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4 10: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世界古代史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德意日三国代表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建立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二战的主要战场;《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
学习提示: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正义性。
学习延伸:了解二战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理解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知识结构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时间:
1939—1945年
2、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了两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3)直接原因: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4)催化原因:
20世纪30年代,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3、主要战场:
(1)东方主战场
(2)欧洲西线战场
(3)欧洲东线战场
(4)北非战场
(5)太平洋战场
日本
中国
VS
德国
丹、挪、荷、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意大利
苏联
德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VS
VS
VS
VS
2、主要进程:
(1)序幕: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升级: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关史事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协定。11月,墨索里尼说:“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心国”一词,即来源于此。11月25日,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9月,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国军将士
国军将士抗击日军
台儿庄战役
缴获坦克
反击日军轰炸
万家岭战役
太原会战国军机枪手
正面战场
平型关伏击
地雷战
麻雀战
地道战
百团大战
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敌后战场
(3)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教学视频:德国闪击波兰
(4)扩大:
①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随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相继沦陷,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德国轰炸英国。
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的支援下,侵入丹麦。
1940年4月6日,德军在威塞尔河口集结,准备开赴挪威。
德军炮兵部队进入挪威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英国女王夫妇走上街头,视察遭到破坏的房屋建筑。此举极大地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 。
丘吉尔在与兰姆塞海军上将一起察看作战地图
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喷火”式战斗机
丘吉尔在前线视察
教学视频:欧洲西线战场
(4)扩大:
②苏德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占领大片苏联领土;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
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学视频:欧洲东线战场
(4)最大规模: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
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中后开始沉没的情景
相关史事
1941年 12月 7日清晨,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此时,由数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日本攻击舰队已悄然接近珍珠港。7时55分,日军飞机向珍珠港发动了攻击。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 350余架飞机。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珍珠港。美军仓促应战。日本以很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26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转折
1、反法西斯力量联合: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转折:
(1)苏德战场:
1942年7月,德国进攻苏联的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1943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伤兵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捕的德国战俘
2、转折:
(2)太平洋战场:
1942年,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进行反击,日军损失惨重。
相关史事
1942年,为了压制美国海军力量,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军事地位,日本决定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美军事先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伺机反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3、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3年9月3日,意方代表在西西里岛希腊库扎附近的盟军司令部签署停战协议
墨索里尼暴尸米兰街头
4、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场景
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
1943—1945 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洲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教学视频:太平洋战争及远征军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开罗会议:
(1)时间:
1943.11
(2)国家:
中、美、英
(3)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开罗会议中的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2、雅尔塔会议:
(1)时间:
1945.2
(2)目的:
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3)国家:
中、美、苏
(4)内容: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雅尔塔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相关史事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3、战争结束:
(1)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士兵和美国军队士兵在德国易北河会师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相关史事
苏军包围柏林以后,希特勒在柏林集中兵力,企图做垂死挣扎。苏军则调集了数倍于德军的军队、飞机和坦克。4月16日凌晨,苏军万炮齐发,对德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接着,在100多个巨型探照灯的照耀下,数千辆坦克引导苏军战士向德军阵地发动了进攻。经过10多天的激烈战斗,苏军逐渐攻入柏林市中心。希特勒见大势已去,在地下室饮弹自尽。
(2)日本投降: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知识拓展
原子弹是指利用核裂变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1939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决定研制原子弹。后来,这一决定逐渐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的庞大计划,动用了大约60万人。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美国研制原子弹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
4、战争影响:
(1)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消极:
(3)积极:
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损耗了大量的财富,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①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胜利原因及启示:
(1)胜利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正义战争;
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③各国人民英勇作战;
④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
(2)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③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④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⑤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夯实基础
1.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道:“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这里的“外部因素”是( )
A.经济大危机 B.德、意、日法西斯的威胁
C.实力强大的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夯实基础
1.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所以1941年1月罗斯福总统就职时,美国所面临的外部威胁是德、意、日法西斯的威胁,B项正确;经济大危机发生于1929年至1933年,罗斯福总统通过实行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实力强大的苏联对美国称霸世界构成威胁,应是在二战之后,排除C项;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2.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导致美军共有八艘战列舰沉没或严重受损,三艘轻型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沉没,231架飞机失踪,3784名官兵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丧失战斗力长达六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
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夯实基础
2.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导致美军共有八艘战列舰沉没或严重受损,三艘轻型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沉没”、“美国太平洋舰队丧失战斗力长达六个月”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由数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日本攻击舰队已悄然接近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7时55分,日军飞机向珍珠港发动了攻击。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珍珠港。美军仓促应战。日本以很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26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因此这一历史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D项正确;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与“日军”、“美军”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是德国对英国的进攻,与“日军”、“美军”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下面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A.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B.决定成立联合国
C.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德黑兰会议的内容,不属于雅尔塔会议,D项符合题意;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决定成立联合国和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都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4.2022年5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讲话中说:“保卫祖国一直是神圣的举动……我们向盟军的所有士兵致敬,包括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以及所有抵抗人士,中国勇敢的士兵和游击队员,还有所有打败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人。”这段讲话反映了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军民的牺牲 B.先进的武器装备
C.中国人民的贡献 D.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答案】D 【详解】根据“保卫祖国一直是神圣的举动……我们向盟军的所有士兵致敬,包括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以及所有抵抗人士,中国勇敢的士兵和游击队员,还有所有打败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人。”可得出材料强调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抵抗,因此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ABC项。故选D项。
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