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健康环境的卫士》教案
教学内容 做健康环境的卫士
科目 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学对象 初一 教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通过相关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环保的意识。
教材分析: 设置本专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自觉自愿地从我做起,注意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重点: 了解主要三大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难点: 能够从小事做起,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环境对人类的危害参考。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提示法、探究法、 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我们身边主要的三大污染物来源有哪些? 解疑综合归纳:面对环境污染的情况,我们是携手共进,还是不闻不问?我们现在可以做的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相互补充并分享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展示成果。 通过带来的伤害——引发学生的危机感,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环保意识的形成,通过讨论自己能够做什么,或者做过什么。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案例,(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的)
教学过程: 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还可以补充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地球表面的70%为水所覆盖,其中只有 %是淡水,而其中的 %又被冻结在冰盖中,其余的保存在土壤里,因而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中只剩下不到 %的部分可供人使用。 2、干旱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 亿人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问题,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3、地球上的森林自从1981年开始以每年 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具体地说,就是每年相当于半个日本的面积,每分钟有相当与15个足球场大的森林在消失。 4、森林有吸收 的功能,是地球热量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剂,对于稳定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对于阻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 ,有助于农业生产。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创设环境污染之灾难篇的影片情景,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课的导入——播放《环境污染之灾难的片断》 【百度视频】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现场 教师提问: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人展板,回答) 教师归纳:播放《环境污染之灾难的片断》,把学生带入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现场的情境,在学生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吗?学生响亮齐答:《做健康环境的卫士》,教师提问;地球为什么会被破坏的如此不堪?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同学发言非常好,从视频里看到了我们所生存地球的环境正在遭到破坏,以前我们身边有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水,小鱼儿在水里欢乐地游来游去,绿色的小草,鲜艳的花朵,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可是现在,河流干涸,绿地逐渐变成荒漠,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越来越少。这些现象都是大自然被破坏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环境问题 典型环境污染现象及危害: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食品污染、 固废污染、及其他污染。而我们今天主要介绍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这三大污染。 (1)、空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物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质等 环境污染与危害形式:(1) 汽车尾气 (2) 光化学烟雾 (3) 酸雨 (4) 温室效应加剧 (5) 臭氧层空洞 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危害: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 【百度搜索】空气污染的图片 教师提问: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空气污染能够导致哪些疾病?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人展板,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目前计入大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这样,人们可以提前24小时获知自己生活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这对于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指导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锻炼有很好的作用。 空气污染物与健康的关系: 主要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碳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一氧化碳汽车与血红蛋白结合,致使组织供氧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头痛,头晕颗粒物(直径<10微米)工业、汽车、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慢性支气管炎,纤维化结节,全身影响(重金属),肺癌(多环芳烃、石棉纤维)二氧化氮汽车、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光化学氧化物的原料)光化学氧化物(O3)氢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的二次产物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呼吸困难
空气污染怎么保护自己? 衣服脏了,可以清洗,食物坏了,可以舍弃,如果空气遭受污染,我们可不可以不呼吸? 自我保护:①口罩②少开窗(开窗也要避开早晚雾霾天)③少出门(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办法,如一定要出门,多乘公交车)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手,漱口,去掉身上所带的污染物。 (2)、水污染 主要污染物:有毒无机污染物 有毒有机污染物 耗氧污染物 植物营养污染物 其它污染物 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这些污染来源会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比如每年夏天巢湖蓝藻泛滥)。观看水污染的图片。 危害: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 【百度搜索】水污染的图片 知识拓展:日本的“镉米”事件 1955年日本发生了“镉米”事件。其原因是富山县的农民长期用神通川上游铅锌冶炼厂的废水灌溉稻田,致使土壤和稻米中含镉量增加。人们食用这种稻米,使得镉在体内积累,引起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骨折,以至死亡。这种疾病以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被称为“痛痛病”。残留在土壤中的镉至今难以清除。 (3)、白色污染 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我们目前常见常用并常说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当白色的,轻轻的但却有相当厚度的塑料一次性餐具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着实为这方便又实用的小东西叫过好,它因不能重复使用而卫士,不需要洗涤而方便等等。但很快,我么就认识到,这类塑料餐具,虽说用后被我们扔掉了,但却永远成为这个地球上的无机物垃圾,不能被分解。于是,这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麻烦,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野到山林,从小河沟到长江,到处可见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于是人们开始呼吁治理这白色污染,消灭这白色污染公害。观看白色污染物的图片 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 丢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子、苍蝇和病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一次性饭盒等塑料制品内的毒害物质(氯乙烯),被人们接触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百度搜索】白色污染的图片 你今天使用一次性饭盒了吗?你出去购物常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吗?舍弃白色污染做一个环保的人。 2、爱护环境就是爱护你自己 环境被破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比如说①地球变暖②酸雨③臭氧层空洞(观看图片) 这些破坏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后果,那我们如何爱护环境? 教师提问:面对上面提到的的情况,我们是携手共进,还是不闻不问?(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全球我们拥有470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96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从1961年成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6大洲的153个国家发起或完成了12000个环保项目。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一个由27个国家级会员、21个项目办公室及5个附属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学生小组讨论,发言人展板,回答) 教师归纳: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及乱倒废弃物,节约用电、用水、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取代纸制贺卡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自配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作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卖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便。 思考:1经阅读了解到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 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 课堂小结: 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让我们携手与共,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地球不仅仅是我们当代人的,也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的,我们只有发展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互惠共进,我们家园的美丽才能永续,我们人类的生存才能永续——请爱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健康环境的卫士》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水平五《体育与健康》第八章内容。设置本专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自觉自愿地从我做起,注意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环境污染对于学生来讲应该不是一种空白,所以本节课在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的时候,着重定位于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让学生代表进行陈述,与老师进行交流。尝试改变以往知识呈现的方式,教学不应该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唤醒。本课需要对话,在组织上应该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