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2.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3.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C.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大
D.如果你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你的质量会是地球上的1/6
4.一个核心区域直径已经超过地球大小的太阳活动现象形成于太阳表面(图方框内黑点位置)。下列关于此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于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外层
B.其数目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
C.其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几十倍
D.此为太阳活动谷年
5.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环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
B.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日环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6.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B.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C.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
D.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A.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
D.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
8.2017年12月3日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几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9.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10.如图,太阳和月球分别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卫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时所看到的太阳是它的大气层,耀斑发生在光球层
B.月球表面有许多较暗的区域,是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
C.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
D.太阳的质量比月球要大得多,但是体积和月球相近
11.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日珥等都发生在色球层上
B.耀斑是指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地方,它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12.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上的小黑点
B.太阳黑子峰年出现的平均周期为11年
C.太阳黑子出现的地方温度很高,可达8000℃
D.太阳黑子和日珥是同一种太阳活动
13.下列关于太阳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行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一颗自己会发光的卫星
C.太阳表面温度非常高,它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
D.月球看上去和太阳的大小相似,主要原因是两者的体积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 。月球本身 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 照亮的月面。如图所示是在太空中拍摄的月球图,我们看到月球的表面阴暗状况不同,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月球上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 ,这也是照片上月球周围的空间一片漆黑的原因。
15.月球又称为月亮,是天空中除太阳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天体,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月球表面布满了 。月球表面没有 和 ,昼夜温差 。任何生物都无法在月球上生存。月球的半径为 km,体积只有地球的 ,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 。
16.如图所示,读太阳的外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光球层的字母是 ,代表色球层的字母是 。
(2)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主要活动是 。
(3)2013年北美、中国等发生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讯短时间突然中断或通信效果很差的事件,这与 有关。
17.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 。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18.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 过程。
(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
19.2009年7月22日,浙江省出现了300年一遇(下一次日全食得等到2309年6月9日)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
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
2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了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1)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选填:“能”、“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
(2)由图可见,月球背面有许许多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绝大多数是由 撞击而形成的。
(3)当月相为新月时,“嫦娥四号”处于 (选填:“白昼”或“黑夜”)
三、解答题
21.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 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2)12测站图像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之 (选填“增加”或“减少”),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 (选填“正”或“负”,下同)相关的关系。而22测站图像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 相关的关系。
(3)简述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气候方面外,还有哪些影响?
① ;② 。
22.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 1 所示。 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环形山,也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 2 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g 体积 V/cm3 下落高度 h/cm 坑的深度 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 1、2、3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的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23.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有紫外线这些都是破坏红旗保存完好的因素,而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的环形山不会对红旗保存造成影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B
【解析】A、空气流动形成风,可以放风筝,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无法放风筝,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可以扔石块,B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雪,因此不能打雪仗,C不符合题意;
D、声音需要在空气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能听雷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C
【解析】A、图中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B不符合题意;
C、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C符合题意;
D、质量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质量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B
【解析】A.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太阳大气层最内层的光球层(由内到外的顺序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不是最外层。错误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2020年为第25周。正确
C.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光球层的温度为约为 5500℃ 。错误
D.在一个活动周期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逐渐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因为黑点已超过地球大小的太阳活动,故为太阳活动峰年。错误。 故答案为:B
5.D
【解析】A、不能通过望远镜直接对太阳进行观测,A不符合题意;
B、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B不符合题意;
C、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由于月亮本身本身不会发光,是通过太阳光的反射形成的月相,因此不能看到圆月,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B
【解析】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导致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于是形成了环形山了,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人看不见,自然就成黑色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B
【解析】A、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失去大气层的保护,陨石等容易撞击月球表面造成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与月球的大气层并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
C、大气层能够调节气温,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A
【解析】A、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由图片可知,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A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B不符合题意;
C、“超级月亮”并不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C不符合题意;
D、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由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体积没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C
【解析】A、日珥发生于色球层,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一般出现在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
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C符合题意;
D、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C
【解析】A、肉眼可以看见的是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不符合题意;
B、月亮主要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那些“高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强,看上去就明亮;那些“平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弱,看上去就比较暗了,B不符合题意;
C、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C符合题意;
D、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都比月球要大得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C
【解析】A: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A错误。
B:耀斑是指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地方,B错误。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C正确。
D:太阳活动不会引发地震火山,D错误。故选C。
12.B
【解析】A、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黒子,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B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的部分,温度达不到8000℃ C不符合题意;
D、太阳黑子和日珥并不是同一种太阳活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C
【解析】A、太阳是一颗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A不符合题意;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一颗自己不会发光的卫星,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表面温度非常高,它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C符合题意;
D、月球看上去和太阳的大小相似,主要原因是太阳离离地球比月亮离地球要远得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4.卫星;不;太阳光;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上没有空气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光照亮的月面。如图所示是在太空中拍摄的月球图,我们看到月球的表面阴暗状况不同,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上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这也是照片上月球周围的空间一片漆黑的原因。
15.天然卫星;环形山;大气;水;大;1738;2%;1/81.3
【解析】月球又称为月亮,是天空中除太阳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天体,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任何生物都无法在月球上生存。月球的半径为1738km,体积只有地球的2%,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16.(1)A;B(2)太阳黑子;耀斑(3)太阳黑子
【解析】(1)太阳外部结构分为三层,由里向外为光球层,即图中字母A,中间为色球层,即图中字母B,最外层为日冕层,其中在最外层伸出长长的像舌头一样的为日饵。太阳黑子和耀斑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中黑子在光球层上,耀斑在色球层上。它们的活动周期均为11年。
(2)A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B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
(3)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对气候的影响,它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二是对地球上大气层中电离层的影响,从而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三是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四是在南北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强烈的太阳活动直接引起“磁暴”; 2013年北美、中国等发生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讯短时间突然中断或通信效果很差的事件,这与太阳活动有关。
17.(1)快(2)上升
【解析】(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谷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18.(1)日食(2)色球
【解析】(1) 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与太阳、地球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可能落到地球上。这月球的阴影覆盖的地面范围内,月球阴影遮挡住了太阳,就形成了日食这种天文现象,故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日食过程。
(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
19.(1)A(2)B(3)B
【解析】(1)被 遮挡住发黑的部分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光球层,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的表现是突然增亮,应该是耀斑活动,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由分析可知太阳活动包括: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与此有关。A、C、D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20.(1)不能(2)外来星体或陨石(3)白昼
【解析】(1)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
(2)由图可见,月球背面有许许多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绝大多数是由外来星体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3)当月相为新月时,“嫦娥四号”能被太阳直射,因此处于白昼。
三、解答题
21.(1)温度(2)增加;正;负
(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解析】(1)黑子成黑色主要是由于局部温度较周围低。
(2)直接根据12测站曲线变化,黑子数多时,降水量多,两者呈正相关;而22测站黑子相对数多则降水少,两者呈负相关。
(3)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22.(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
【解析】(1)分析1、2、3三组数据,质量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下落高度越大,坑的深度越深,故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下落高度有关;
(2)分析3、6、7三组数据,当物体体积和下落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坑的深度越大;
(3)分析4、5、6三组数据,当物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时,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由于地球和月球引力不同,所以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可能还和月球引力有关,或者 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 。
23.(1)碰撞说(2)环形山(或月坑)
【解析】(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
4.1太阳和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