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目标导学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史实
2.知道元朝建立的过程和文天祥抗元斗争
3.知道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内容,理解其原因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一代天骄”是谁 他为何被称为“成吉思汗”
(1)“一代天骄”:铁木真。
(2)原因: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依据史料,完成下列表格。
史实 概况
“平西夏”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 年西夏灭亡
“灭女真” 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下江南” 金朝灭亡后, 和 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如何成就“累世之业”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1)成就:
①施行“ ”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至元八年”: 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
2.何时“摧灭弱宋” “一天下”的意义是什么
(1)“摧灭弱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 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点拨: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春秋战国→秦;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宋夏金→元。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改号曰元(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重点案例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他们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材料二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探究2.根据材料二说明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
材料三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探究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世祖对农业生产的态度。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元世祖接受汉族儒臣建议的具体做法。
如何理解忽必烈的“治国方略”
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取得汉族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正确认识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抗元从反对民族掠夺和压迫角度出发,具有正义性,他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我们在肯定文天祥抗元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
素养达标
1.“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歌曲中提及的人物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最大“恩德”是 (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2.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他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下的简易图,方框内的时间应是 ( )
A.1229年 B.1231年
C.1234年 D.1268年
3.(2022·郑州期中)元朝建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很快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为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 ( )
A.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南宋的友好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
4.(2022·郑州期末)习近平同志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以下诗句中,体现出文天祥爱国之情的是 (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C.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遭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最终南宋被灭。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 )
A.当时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政治腐败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需要
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辽、宋、夏、金、元时期最相关的阶段特征是 (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铁木真统一蒙古族各部 为金朝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 1227年蒙古灭西夏 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C 忽必烈接受“行汉法”的建议 严重影响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D 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8.七年级学生小明酷爱连环画,在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时,被其中的人物事迹所感染,特地搜集以下连环画册,与同学们一起阅读。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连环画一中的“成吉思汗”名叫什么 他英勇善战为蒙古历史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连环画二中的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连环画三中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9.能力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吉思汗出现前,(蒙古地区)没有首领或君王……部落时时发生战斗和冲突。他们有些人把抢劫、暴行、淫猥和酒色看成豪勇和高尚的行为。契丹汗(指金朝皇帝)经常向他们强征硬索财物……他们过着这种贫穷、困苦、不幸的日子。
——摘编自《世界征服者史》
材料二 可以看出他(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一)在逆境中成长;(二)在团结中壮大;(三)在征战中强盛……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中亚古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0年春,成吉思汗率主力攻占不花剌(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221年,成吉思汗追战于申河(印度河)……至此,花剌子模全部沦陷于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攻破灵州(今甘肃灵武),蒙古军四处搜杀,西夏军民“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时空连线
文丞相祠是为纪念南宋著名抗元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他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后,被囚禁了近4年时间,于1283年就义。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万历,清嘉庆、道光,以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目标导学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史实
2.知道元朝建立的过程和文天祥抗元斗争
3.知道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内容,理解其原因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一代天骄”是谁 他为何被称为“成吉思汗”
(1)“一代天骄”:铁木真。
(2)原因: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依据史料,完成下列表格。
史实 概况
“平西夏”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灭女真” 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下江南”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如何成就“累世之业”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1)成就:
①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何时“摧灭弱宋” “一天下”的意义是什么
(1)“摧灭弱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点拨: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春秋战国→秦;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宋夏金→元。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改号曰元(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重点案例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他们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答:局面: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
改变: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材料二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探究2.根据材料二说明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
答:北魏、辽、金因推行汉法统治时间较长,其他不推行汉法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很快相继败亡。
材料三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探究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世祖对农业生产的态度。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元世祖接受汉族儒臣建议的具体做法。
答:态度: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
做法: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如何理解忽必烈的“治国方略”
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取得汉族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正确认识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抗元从反对民族掠夺和压迫角度出发,具有正义性,他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我们在肯定文天祥抗元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
素养达标
1.“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歌曲中提及的人物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最大“恩德”是 (B)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2.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他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下的简易图,方框内的时间应是 (C)
A.1229年 B.1231年
C.1234年 D.1268年
3.(2022·郑州期中)元朝建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很快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为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 (D)
A.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南宋的友好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
4.(2022·郑州期末)习近平同志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以下诗句中,体现出文天祥爱国之情的是 (C)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C.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遭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最终南宋被灭。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B)
A.当时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政治腐败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需要
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辽、宋、夏、金、元时期最相关的阶段特征是 (B)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D)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铁木真统一蒙古族各部 为金朝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 1227年蒙古灭西夏 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C 忽必烈接受“行汉法”的建议 严重影响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D 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8.七年级学生小明酷爱连环画,在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时,被其中的人物事迹所感染,特地搜集以下连环画册,与同学们一起阅读。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连环画一中的“成吉思汗”名叫什么 他英勇善战为蒙古历史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
(2)连环画二中的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3)连环画三中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答: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最后被杀害。
9.能力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吉思汗出现前,(蒙古地区)没有首领或君王……部落时时发生战斗和冲突。他们有些人把抢劫、暴行、淫猥和酒色看成豪勇和高尚的行为。契丹汗(指金朝皇帝)经常向他们强征硬索财物……他们过着这种贫穷、困苦、不幸的日子。
——摘编自《世界征服者史》
材料二 可以看出他(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一)在逆境中成长;(二)在团结中壮大;(三)在征战中强盛……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中亚古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0年春,成吉思汗率主力攻占不花剌(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221年,成吉思汗追战于申河(印度河)……至此,花剌子模全部沦陷于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攻破灵州(今甘肃灵武),蒙古军四处搜杀,西夏军民“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
答:客观原因:金朝的压迫,内部的纷争,只有统一和强大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主观原因:不畏逆境的精神,团结能争取到的力量,利用战争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答:成吉思汗是一位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他统一了蒙古诸部,结束了各部落间的互相征战;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提高了蒙古人的文化素养;抵御了其他政权对蒙古的压迫;为以后元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从客观上加强了民族交融以及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常年的征战过程中,成吉思汗不仅给其他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也耗损了本国的力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答:时代背景、研究者的立场、个人认识等。
时空连线
文丞相祠是为纪念南宋著名抗元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他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后,被囚禁了近4年时间,于1283年就义。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万历,清嘉庆、道光,以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