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目标导学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了解唐朝与新罗的交往。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4.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日本“常须达”大唐的目的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朝
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2)方式:向中国派遣“遣唐使”。
(3)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右侧人物的主要事迹与贡献有哪些
(1)事迹: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史料实证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史料实证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政治交往: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
三、玄奘西行
1.“伟大僧人”是玄奘。他有哪些经历 作出了什么贡献
2.经历: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
佛经回到长安。
3.贡献:
(1)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微点拨:鉴真东渡日本是唐玄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是唐太宗时期。
历史解释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重点案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的繁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
【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探究1:“传道艺”指的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并结合鉴真的生平经历,谈谈你从鉴真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答:“传道艺”:传播唐朝文化。
举例: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传播到日本;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经历:前5次东渡日本都没有成功,但他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
品质: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等。
【名人字画探根源】
材料二
《职贡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时期,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画中白衣虬髯骑白马的人是罗刹国使者,身后有仆从打着伞执着扇,抬着礼物。左边穿长袍手里托着珊瑚打着伞盖的人是婆利国使者,他的随从也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
探究2:唐朝时期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
答: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周边很多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图示点拨
中华文化圈形成
【历史比较】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点
(1)同:都是唐朝著名僧人;都为完成使命出生入死,具有顽强毅力;为加强唐朝的睦邻友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2)异: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这一“取”一“送”,恰恰反映了唐文化兼容并蓄和双向交流的特点。
素养达标
1.(2022·郑州期末)日本人吟唐诗,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穿唐服,食唐式点心,用唐式餐具,唐风大为盛行。这说明了(D)
A.日本奢靡之风盛行
B.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C.唐朝文化风靡世界
D.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
2.张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A)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3.(2022·郑州月考)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人物事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B)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文成公主入藏
4.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B)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5.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B)
A.交通便利,来往频繁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封闭政策,吸引人才
D.制度落后,疆域辽阔
6.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B)
时间 事件 影响
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开创了“贞观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54年 鉴真抵达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
材料三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天竺 玄奘 西行 取经 游历10多年带回许多佛经,根据其口述,由弟子记录成《①》
日本 ② 六次 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的理由。
答: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2)材料二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答:事件:日本遣唐使来华。
(3)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的内容;说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答:①《大唐西域记》,②鉴真。
特点: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答: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达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等。
8.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封闭发展的,中外交流始终在进行,尤其是两汉时期,以及隋唐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有很大发展。通过交往,中国在多方面获取收益,也将中国在各方面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请举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两例。
答: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观点:开放交流促发展。
论述:唐朝时期,实行兼容并蓄,开放交流的政策,主动走出去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如:玄奘西行。同时欢迎别国来中国学习交流,如:朝鲜、日本都派遣使节来中国学习,这些都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发展。两汉时期就开始出现的“丝绸之路”更是在中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传到中国,同时,中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也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的发展。综上所述: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国家发展。
时空连线
印度那烂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以纪念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纪念堂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的最有力的见证,是2006年中印友好活动的主会场。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目标导学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了解唐朝与新罗的交往。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4.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日本“常须达”大唐的目的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学习中国的 ,把唐朝
先进的 、天文历法、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2)方式:向中国派遣“遣唐使”。
(3)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右侧人物的主要事迹与贡献有哪些
(1)事迹: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贡献:为中日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史料实证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史料实证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政治交往: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 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
三、玄奘西行
1.“伟大僧人”是 。他有哪些经历 作出了什么贡献
2.经历: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 ,携带大量
回到长安。
3.贡献:
(1)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 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微点拨:鉴真东渡日本是唐玄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是唐太宗时期。
历史解释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重点案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的繁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
【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探究1:“传道艺”指的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并结合鉴真的生平经历,谈谈你从鉴真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名人字画探根源】
材料二
《职贡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时期,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画中白衣虬髯骑白马的人是罗刹国使者,身后有仆从打着伞执着扇,抬着礼物。左边穿长袍手里托着珊瑚打着伞盖的人是婆利国使者,他的随从也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
探究2:唐朝时期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
图示点拨
中华文化圈形成
【历史比较】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点
(1)同:都是唐朝著名僧人;都为完成使命出生入死,具有顽强毅力;为加强唐朝的睦邻友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2)异: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这一“取”一“送”,恰恰反映了唐文化兼容并蓄和双向交流的特点。
素养达标
1.(2022·郑州期末)日本人吟唐诗,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穿唐服,食唐式点心,用唐式餐具,唐风大为盛行。这说明了( )
A.日本奢靡之风盛行
B.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C.唐朝文化风靡世界
D.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
2.张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3.(2022·郑州月考)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人物事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文成公主入藏
4.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5.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交通便利,来往频繁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封闭政策,吸引人才
D.制度落后,疆域辽阔
6.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开创了“贞观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54年 鉴真抵达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
材料三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天竺 玄奘 西行 取经 游历10多年带回许多佛经,根据其口述,由弟子记录成《 》
日本 六次 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答:事件:日本遣唐使来华。
(3)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的内容;说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8.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封闭发展的,中外交流始终在进行,尤其是两汉时期,以及隋唐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有很大发展。通过交往,中国在多方面获取收益,也将中国在各方面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请举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两例。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时空连线
印度那烂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以纪念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纪念堂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的最有力的见证,是2006年中印友好活动的主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