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12:02: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得过且过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比至( ) (2)遂自鸣曰( ) (3)得过且过(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陶侃惜谷
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③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陶侃:东晋名将。②贼:伤害。③执:抓住。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见人持( ) (2)人云( )
5.以下与“执而鞭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推门而入 B.出淤泥而不染 C.不约而同 D.不劳而获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则故事中,陶侃的做法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与文化。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除了这篇文言文,我们还学过文言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是______句。
10.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________”,一人“______”。(用原文填空)
11.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
A.其他人 B.北人 C.问者 D.北人和问者
13.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
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
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
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
14.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15.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⑦歌,声振林木,响⑧遏⑨行云⑩。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ōu):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jiàn):以酒食送行。⑤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⑥抚节:按着节拍。⑦悲:悲壮。⑧响:声音。⑨遏:阻住。⑩行云:飘浮的云。乃:于是。谢:认错。
16.“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7.“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薛谭“辞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反”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9.这篇文言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路遇先生
余儿①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②,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③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
【注释】①余儿:我的孩子。②命:命令,吩咐。③俟:等到。
20.说说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鞠躬行礼 鞠躬:__________
(2)人皆称为知礼 知礼:__________
21.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该怎么做?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22.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 ②去:距离 ③顾:难道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___ ② 越明年_____________
24.翻译句子: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8.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9.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30.“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3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我欲之楚( ) 此数者愈善( )
32.翻译下列的句子。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到了 于是,就 姑且 2.等到了冬末严寒的时候,(它的)羽毛脱落了。 3.①得过且过,以为能过得下去便姑且混下去。要是人鱼像寒号虫,那叫没出息!②我们要力争上游,不能得过且过。③人处在顺境总有忧患意识,在逆境中要有坚定的战胜困难的勇气。
【详解】译文: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4. 拿着 说 5.A 6.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7.陶侃是一个忠实农耕、珍惜粮食、严于执法的人。
【分析】译文:陶侃曾经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十分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拿鞭子抽他。(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对农副业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见人持的意思是看到别人拿着,所以持的意思是拿着。人云的意思是,人们都说,所以云的意思是说。
5.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执而鞭之,意思是抓起来用鞭子打。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行为的方式,手段。推门而入,意思是事先不打招呼直接进去。而表示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同样也表修饰。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表转折,意思为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不约而同中而也表转折,意为却。意思是没有提前约好却相同的。不劳而获中的而也是却表转折,意思是没有劳动却有收获。
6.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要注意需要翻译的语句中的重点词,把重点词全部翻译出来,才可以全部得分。然后注意翻译时的逻辑和语序问题即可。
7.本题中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先读懂文章,然后结合文章中的相关实例来进行分析。要紧密结合文章分析,不要自行概括即可。
8. 学弈 两小儿辩日 伯牙鼓琴 9. 只听弈秋的教诲 设问 10.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1.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分析】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8.此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对文言文的识记和掌握,要注意日常学习的积累。此篇文言文题目为《学弈》,出自《孟子》,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学习应当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9.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可以先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惟”是“只”的意思,“听”是听从的意思。“之”代词,指代弈秋的教导。所以“惟弈秋之为听”可翻译为:只听弈秋的教诲。
要判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什么句子,可以先对本句进行翻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根据句子翻译可知提出问题后,又进行了回答,是设问句(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起到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吸引读者的作用。)
10.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时注意首先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找出关键信息“其一人”“一人”并结合文言文具体翻译即可找出答案。
11.此题在作答时,可结合文言文译文。文中两个人同时学下棋,一人专心致志,在棋艺上学有所成,一人三心二意,棋艺不如前者。所以故事让我们知道,做事情要一心一意,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12.B 13.C 14.A 15.文中的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是一个可笑的人。
【分析】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 以为,认为 返回 17. (秦青)打着节拍,唱着悲壮的歌,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上飘浮的云朵都停了下来。 夸张 秦青的声音嘹亮、动听 18. 自以为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 意识到自己骄傲自满了 19.A
【分析】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16.略
17.略
18.略
19.略
20. 弯腰行礼 懂礼节 21.鞠躬行礼,正立路旁。 22.要尊敬师长,懂礼貌。
【详解】译文:我的儿子行走在路上,遇到了先生。(向他)鞠躬行礼,端正地站立在路旁。先生有话要说,儿子恭敬地听着。先生发问,又恭敬地回答他。等到先生离去,然后才走。人们都说这是知礼(懂得礼仪)。
23. 想 到了 24.你凭什么前往? 25. 对比 立志 26.人不仅要树立志向,还要付出行动。
【详解】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7.语言 28.B 29. 大小角度(视觉角度) 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30.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答案不唯一)
【详解】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31. 想要 越 32.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33.这个故事说明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详解】译文: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