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童
年
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
单元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
特点。
童年的水墨画
18
自读提示:
1.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作对象是谁?
水墨画 染绿 钓竿 扑腾 破碎
拨动 浪花 葫芦 清爽 蘑菇
染
竿
蘑
腾
碎
拨
浪
葫
墨
爽
菇
我会写
A.水墨画(mò) 梳妆(sū) 染绿(rǎn)
B.拨动(bá) 戏耍(shuǎ) 扇动(shān)
C.斗笠(dǒu) 清爽(shuǎng)葫芦(hú)
下面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C
练一练
读诗,说一说作者写了几个场景。
这首儿童诗描写了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地方的场景。
在每个标题后面加上动词,说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溪边 、江上 、林中_____
钓鱼 玩耍 采蘑菇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拟人、比喻
平静、碧绿
这句话写了溪水的什么特点?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染”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倒映在水中的人影被碧绿的溪水染绿了,突出了
溪水的绿。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戏耍”不仅指游戏、玩耍,还有戏弄的意思。
比喻
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性极好的孩子
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干净。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比喻、拟人
蘑菇的形状很可爱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诗中的两个“斗笠”一样吗?
蘑菇
戴斗笠的孩子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水墨画是国画的代表,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颜色所画出的画,用笔简约,意境深远
题目为什么叫《童年的水墨画》
本文的每一首诗,用简短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诗中的每一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
树下
小鸟把树枝当作歌唱的舞台,
大树像绿伞一样茂盛。
阻挡了炙热的阳光,
碧绿的草地上躺着一群孩子
孩子们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嘴角露出了一丝丝甜美的微笑。
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请模仿课文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一节小诗。
操场
像盲人一样
伸出手臂摸索
一双双小手做着鬼脸
你推我碰笑哈哈
是哪个小淘气躲进了花丛。
只留下一阵欢乐的笑声
草地
天空刚洗过澡瓦蓝瓦蓝的,
白云一朵朵千奇百怪
孩子们抓着风筝
像一匹匹快乐的小野马
是谁一声高喊“放手”
只见天上一只只风筝随风飞舞
校园
孩子们的脸上,
漾着纯洁的笑容。
长绳带着银铃般的笑声,
一下一下地甩着。
教室
书页在桌上轻轻地翻动,
嘴里蹦着怎么也说不完的话。
小鸟停在枝头,
侧耳听着琅琅的书声。
树下
没有炙热的阳光,
小鸟在枝头歌唱,
孩子们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嘴角露出了一丝丝甜美的微笑。
操场
像盲人一样
小心翼翼地摸索
孩子们做着搞怪的鬼脸
周围传来开心地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