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
地
理(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泽题谛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战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全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
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随后与在轨高度为400一450千米空间站成功对接。据
此完成1一2题。
1.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经历最厚的是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电离层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待发射的运载火箭
B.舱内工作的宇航员
C.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D.乘坐飞船的宇航员
海胆是生活在海洋浅水区的无脊椎动物。科学家在爱尔兰东南部海岸发现一组海胆化石。海胆化
石上仍然附着着它们的刘,推断这些海胆在大约3.5亿年前一起死在海底。据此完成3-4题。
分分
现在的海胆石
爱尔兰东南部海胆化石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地理试卷A第1页(共6页)】
3.爱尔兰东南部海胆化石形成的地质时期为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该地质时期的主要特征
A.铁、镍形成的重要时期
B.重要成煤时期
C.喜马拉雅山脉造山时期
D.恐龙盛行时期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5一6题。
①
宇
阳
面
(④
宙
⑤
5.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是因为
A.①诚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诚少
6,我国西北地区晴天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I.白天②多
Ⅱ.白天③少
Ⅲ.夜晚④少
下.夜晚⑤少
A,I、Ⅱ
B.Ⅲ、W
C.I、Ⅲ
D.Ⅱ、IW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
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湿”,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湿
层”。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某日逆温情况。据此完成7一8题。
高度(米)】
300-250
250-200
逆层上界
200-180
180-160
160-140
140-120
120-100
100-90
90-80
80-70
:
70-60
60-50
50-40
:
40-30
30-20
16
18
20
22
24
24
6810(时)
7,据图可知,此口该地区
A.逆温层日出前结束
B.平流层无逆温现象
C.逆温现象持续时间长
D,白天没有逆温现象
8.逆温对环境的影响有
①空气质量变差
②利于形成雾
③容易造成冻害
④利于形成沙尘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2页(共6页)】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0
C
B
C
C
C
A
A
B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A
B
1.D【解析】电离层在距地面80-500千米高空,故经历电离层厚度最大,选项D正确。
2.C【解析】结合天体的概念可判断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选项C正确。
3.B【解析】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该海胆化石距今3.5亿年,故为古生代,选项B正确
4B【解析】古生代晚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选项B正确。铁、镍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前寒武纪,喜马拉
雅山脉造山时期为新生代,恐龙盛行时期为中生代。
5.C【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但气温升高,故
应为③增加,选项C正确。
6.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晴天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幅射多,「正确:夜晚也为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差,即④少,选项C正确。
7.C【解析】从图可以看出,此日该地区逆温层在上午10时左右结束,白天有逆温现象,选项D错误。
逆温现象从16时到第2天10时,持续时间较长,选项C正确。
8.A【解析】逆温出现时大气较为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差,易形成雾,①②正确,选项A
正确。
9.A【解析】0表示地表径流,影响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与坡度大小及植被覆盖率有关,选项A正确。
10.B【解析】03占径流比重最大,应为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长期下渗及溶蚀作用,易形成石芽,
选项B正确。
11A【解析】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密度大,选项A正确。
12.B解折】从图中可知:①处海水温度为0℃-5℃,②处海水温度为10℃-15℃,两海域温差在5℃-15℃,
最大温差接近15℃,选项B正确。
13.A【解析】③处海域为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选项A正确。
14.A【解析】结合土壤剖面图可判断①为有机质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选项A
正确。
15,B【解析】②为腐殖质层,影响其厚度的主要因素是生物,选项B正确。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16.(14分)
(1)(4分)
100*
90
80
70
…⑤
1040
1083
布法罗
芝加哥
40
奥马哈
-1024
1024
④
(2)③地风力较大;(2分)③地等压线密集,(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风力大。
(3)高压中心:(2分)下沉气流。(2分)
17.(14分)
(1)形状呈扇形,扇顶面积小,扇缘面积大;(2分)扇顶地势高,扇缘地势低。(2分)
(2)沉积物的颗径变小,厚度变小。(2分)
理由: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2分)颗粒小的物质后沉
积且沉积较少。(2分)
(3)扇缘范围扩大:(2分)高度升高。(2分)
18.(16分)
(1)常德市多地震,岩石破碎:(2分)常德市7月份为雨季,降水较多;(2分)山地地形,坡度
较大。(2分)
(2)通过遥感技术或实地调查,获取数据:(3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本次滑坡
造成的损失。(3分)
(3)朝垂直于滑坡前进的方向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2分)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躲避在结实
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2分)
19.(11分)
(1)热带雨林:(1分)
作用:为植被提供水分:养料:支撑作用: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
(2)终年高温:(2分)降水丰沛。(2分)
(3)该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2分)安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安微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故该植被无法在安徽生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