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C B A D D D A D B C B B
二、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4 个大题,每空2分,共 58分。)
15. (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cab ; (3).c (4). ③④
16 (1). ② (2). 酚酞 (3). a ; b (4). 0.050 (5). >
17.(1).> ; HC+H2O H2CO3+H2O ; >
(2) .氨水 ; <
(3).④>②>③>①
(4). ①.>; = ; ②.5 ; ③. c(Cl—)>c(NH3OH+)>c(H+)>c(OH—)
18(1)C
(2). ① Zn ; ; ② 增大
(3) . ①小于 ② 0.025mol/(L·min) 75% 25% ③ A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宫二号”使用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
C.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 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
2.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是弱电解质 B.碳酸氢钡是强电解质
C. 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D. 食盐水能导电,所以食盐水是电解质
3. 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A. 用装置甲观察Fe(OH)2的生成 B. 用装置乙除去CO中的CO2
C. 用装置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D. 装置丁为25mL滴定管,读数为11.80mL
4.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 H6(g) C H4(g)+ H (g) ΔH>o。当达到平衡时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等容下通人稀有气体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升高反应的温度
5.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B.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焓变(△H)
C.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H-H键放出能量 B.形成H-Cl键吸收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7.室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饱和溶液,其pH增大的是
A.NaOH B.K2SO4 C.AgNO3 D.NaCl
8.某温度下气体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A)、c(B),K增大 B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C.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 A(g)+2B(g)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食品、蔬菜贮存在冰箱或冰柜里 B.家用铁锅、铁铲等餐具保持干燥
C.工业矿石冶炼前先将矿石粉碎 D. 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
11. 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 B.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电池
C.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D. 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2.为了除去MgCl 酸性溶液中的Fe,可在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 O B. NaOH C. MgCO3 D. Na2CO3
13. 对于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下列关于其性生质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C. 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D. 电负性逐渐减小
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处在3个H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不处在2个H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C. 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处在4个C1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D.CO 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不处在2个0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二、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4 个大题,每空2分,共 58分。)
15.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下图1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
图1; 图2
(1)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4)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①加入 H20 ②加入浓硫酸 ③加人NaOH固体 ④加入Na CO3固体
16. NaOH是中学中常用化学试剂。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上图2所示(忽略滴定过程中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回答问题:
(1)曲线①②代表滴定曲线,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是______;
(2)中学常用指示剂有: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和酚酞(变色范围为8.2~10.0)。则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的指示剂最好为_____;
(3)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是_____;
(4)a点溶液中:c(Na+)=______mol/L;
(5)b点溶液中:c(OH-)______(填“>”“<”或“=”)c(CH3COO-)+c(CH3COOH)。
17.酸、碱、盐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化合物,请依据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小苏打溶液pH_______7(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_______(填“>”、“=”或“<”)。
(2)常温下,将体积均为、均为12的氨水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L,溶液较大的是_______,稀释后溶液的_______(填“>”、“=”、“<”)。
(3)相同温度下,浓度均为的下列溶液:①②③④,溶液中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4)已知与相似,水溶液具有弱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常温下,现用盐酸滴定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的负对数[]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已知:)
图3; 图4
①R、Q两点溶液pH关系是:R_______Q(填“>”、“=”或“<”),R、Q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R_______Q(填“>”、“=”或“<”)。
②滴定过程中,若,则此时溶液中_______。
③N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18.电化学装置和化学平衡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应 B.灼热的炭与反应
C.在中燃烧: D.与反应
(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和Zn,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总反应是。
①负极材料是_______;负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
②使用该电池时,正极区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反应:。一定温度下,向4L密闭容器中充入1.6mol的(g)和0.8mol的CO(g)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CO气体和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4:
①一定温度下,第4min时_______第3min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2min~4min内,_______。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③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B.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