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语言应用: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维能力:通过抓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标点、称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从而明白陶罐与铁罐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
审美创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4.明白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告诉的道理,能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对人要有礼貌。
5.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能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语言应用: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思维能力: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审美创造: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课时重难点
明白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告诉的道理,能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对人要有礼貌。
教学过程
导入
1.你能脱口而出6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吗?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拔苗助长
郑人买履……
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
那么《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3.老师考考你,请同学拼读,然后说出答案。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én tǔ dài jià
( ) ( ) ( ) ( ) ( )
二、学对话、悟形象。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课文写了在国王橱柜里,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很多年过去了,在荒凉的废墟上,陶罐完好如初,铁罐却无影无踪了。
2.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我们有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呢?
预设1:方法一——找近义词:嘲笑、讥笑、讽刺
预设2:方法二——查字典: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
预设3:方法三——联系上下文
3.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原来因为陶罐易碎
4.那我们来看铁罐是怎样用尖酸刻薄的话来奚落陶罐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部分。
数一数:铁罐和陶罐它们共有几次对话?
请你读一读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看看每一次铁罐说话的神态、情绪有什么变化,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铁罐。试着跟视频读一下。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骄傲、自以为了不起)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抓提示语看标点符号
恼怒:生气、发火、愤怒
4)你算什么?我是那么坚固,你是容易破碎,你是不可以和我放在一起看待的。(铁罐认为陶罐不可以与自己相提并论)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铁罐的这句话呢?
冒三丈、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地说
5)铁罐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变化?
傲慢 轻蔑 恼怒 火冒三丈
5.对于铁罐这样不依不饶的傲慢无礼,陶罐是怎样回应的?你想怎样来评价它。请你对比铁罐的言行,说说你的想法。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尊重他人有礼貌)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据理力争、语气平和)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宽厚大度)
6.对于铁罐的奚落,陶罐不再理会了。铁罐骂陶罐“懦弱”,你觉得陶罐懦弱吗?
陶罐不懦弱,能和铁罐据理力争,是一种勇气;但不咄咄逼人,适可而止,适时停止退出无意义的争辩,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宽厚与智慧呀。
7.默读第二部分,请你在文中找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结果的语句读一读。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陶罐完好如初)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陶罐成了极有价值的珍贵古董文物)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铁罐被氧化消失)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8.此时,你想怎么真诚地劝一下铁罐?
预设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我们要尊重他人,和睦相处。
预设2: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肯定句表达: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要善于看到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否定句表达: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9.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小组自由说)
起因: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经过:“你敢和我比美吗?铁罐子!”陶罐傲慢地问。
1)“住嘴!”陶罐恼羞成怒,“你怎能和我比,你等着吧,很快,我就会被皇上看中,送到皇后那里做装饰品,而你只能呆在这里。”
2)“住嘴!”陶罐大发雷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我就会被请到国王的书房里作为宝物,而你就不行了,只能在这里盛东西了。” …… …… ……
改编童话
结果:一天,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铁罐和陶罐同时被摔到地上。
“一天,突然地震了……”…… ……
3)展开想象,后来会发生什么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生动有趣、鲜明深刻、耐人寻味,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三、拓展阅读
阅读链接——快速读一下,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1.我会概括故事内容
起因 经过 结果
比赛 北风 猛烈地吹太阳 温和地晒 裹得更紧脱掉衣服
2.走进北风内心:谁先挑起比赛?你猜,当时北风怎么想的?
自己力大无比,太阳温和无力,我肯定赢定了。
北风已经悄悄地溜走了。这时,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北风和铁罐相似的地方: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结局也相似,都是失败告终。
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
让我们一起把这藏在故事里的道理记在心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和睦相处。
四、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考考你
世界四大寓言家是哪四位?
古希腊的伊索 法国的拉封丹 德国的莱辛 俄国的克雷洛夫
寓言是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安徒生童话》的著名翻译家叶君健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希望小朋友课后多找一些经典寓言故事来阅读,让寓言伴随成长,让经典润泽心灵,让阅读丰富人生!
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要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铁罐:傲慢 轻蔑 恼怒
奚落
陶罐:谦虚 友善 宽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