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5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16: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乘法分配律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自主探究,发现定律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再算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4+2)×25
=6×25
=150(名)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分别计算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
4×25+2×25
=100+50
=150(名)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6×25
=150(名)
4×25+2×25
=100+50
=150(名)
1.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4+2)×25 =4×25+2×25
2.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我们的数学书长 25 厘米,宽为 28 厘米,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它的周长。
(25+18)×2
= 43 ×2
= 86(cm)
25×2+18×2
= 50 +36
= 86(cm)
(25+18)×2=25×2+18×2
(4+2)×25=4×25+2×25
(25+18)×2=25×2+18×2
归纳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___×___+___×___
a×( b+c )=___×___+___×___
a
c
b
c
a
b
a
c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负责挖坑、种树的同学比负责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
①先求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最后求它们的差。
②先求每组挖坑、种树的比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再求 25 组共多多少人。
① 4×25-2×25
= 100-50
= 50(人)
② (4-2)×25
= 2×25
= 50(人)
你有什么新发现?
(4-2)×25=4×25-2×25
(a-b)×c=a×c-b×c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
×

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
乘法分配律
2.观察右边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17×(3+7)=117×3+117×7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3.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200+4)
25×200+25×4
35×201
35×200+35
265×105-265×5
265×(105-5)
25×11×4
11×(25×4)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结果都相等。
= 5100
= 7035
= 26500
= 1100
4.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103×12
=(100+3)×12
=100×12+3×12
=1200+36
=1236
20×55
=20×(50+5)
=20×50+20×5
=1000+100
=1100
24×205
=24×(200+5)
=24×200+24×5
=4800+120
=4920
5.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2)×25 =4×25+2×25
(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