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力拓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力拓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4 14: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能力拓展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蛮(mán) 叛乱(pàn) 混乱(hún) 日晷(guǐ)
B.缰绳(jiāng) 黑莓(méi) 潺潺(chún) 渲染(xuàn)
C.喧器(xuān) 犬牙(quǎn) 疲惫(bèi) 蓄养(chù)
D.眩晕(xuàn) 荒唐(huāng) 简陋(Iòu) 刨虫子(pá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荒岛 潮水 水源 寒风呼啸 B.优郁 仪器 境地 人迹罕至
C.隔绝 妨御 手段 满目凄凉 D.贷款 控制 书藉 荒无人烟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流落荒岛 流落街头 流落他乡 B.经历战争 经历磨难 经历历险
C.缺乏粮食 缺乏资源 缺乏勇气 D.解除苦难 解除疑虑 解除职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B.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C.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
D.从书中描写的环境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5.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笛福——英国
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德国
C.《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英国
6.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重见天日)
B.姑且用来安慰自己。(聊以自慰)
C.头脑发昏,眼睛发花。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头疼眼花)
D.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之众)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hú tu jiǎo huo nónɡ chóu cāi xiǎnɡ
( ) ( ) ( ) ( )
fěn suì wài tào jiě shì là ròu
( ) ( ) ( ) (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荒唐——( ) 吹嘘——( ) 嘲弄——( )
反义词:绝望——( ) 喧嚷——( ) 遵守——(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天( )海( ) ( )( )之众 得意( )( )
( )( )会神 垂头( )( ) 跃跃( )( )
(1)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的词语是______;上面词语中AABC式的词语是_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
(2)遇到再大的困难,你也不要______,要相信自己。(选词填空)
10.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里最冷的时候。 ( )
(3)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4)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美誉。( )
(5)“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
11.交流平台(读名著,学习评价人物)。
(1)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汤姆。从他给小镇居民讲述历险经过时,还不忘吹嘘一番,我觉得他既____,又________。
(2)名著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我们在评价人物时要_______,角度不能太单一。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中“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可以看出尼尔斯虽然_________,但其实也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3)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就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____。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是___、_____,评价人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尼尔斯”和“汤姆·索亚”这两个外国名著中的儿童形象,我更喜欢___,理由是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通过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①句中来宽慰自己的 “一些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是鲁滨逊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
③这句话告诉我们: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面对这些金币,银币,我真是哭笑不得,自言自语地说道:“对我来说,你们有什么用?全都报废了!你们这一大堆,还比不上一把餐刀,我不会用你们,把你们放在船上沉入海底吧!”但转念一想,还是用布包起来吧,指不定什么时候用得上。此时,天空已乌云密布,大风也越刮越大,只一刻钟,风已十分强劲。当务之急是马上离开这里,晚了恐怕永远也上不了岸了。拿定了主意,我就赶快下水。
②风暴来临时我已回到自己的(zhàng peng)里。大风刮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外边那条船已经不见了,我很(chī jīng),但心里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去搬船上的所有东西,凡是有用的,我都搬来了。
③到此时,我已不再想那条船上的东西了,此时,心里已经想到了别的方面,比如,野兽和野人来了我该怎么办,如何防备,我对这个问题(zhuó mó)了好长时间,想出了好多方案。是支个帐篷,还是挖个洞穴呢?总之,我后来决定两者兼顾,至于具体怎么做,我想说明一下也无妨。
④我早就觉得我那临时的栖身之处不能长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距海很近,地势较低,我相信这对健康很不利;而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周围没有淡水,于是我决定搬走,去找一个较为方便,较有利于健康的地方。
⑤依照我的情况,我感到这个地方应考虑这样几点:第一,像我前面说到的那样,要有利于健康,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防止烈日的曝晒,要能抵抗生番和(měng shòu)的袭击;第三,要能看见大海,方便有一天天从人愿,待某条船路过时,我应当可以得救,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愿放弃这个希望。在找到适合这些条件的地方时,我在一个耸立的小山处发现了一片平地,平地的后面是山坡,陡得像一堵墙,所以不论是人或动物,都不能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并且在这处山岩上还有一些地方凹进去,好像是山洞的入口,不过并没有山洞。
⑥我拿定了主意,在这凹地前的绿草地上支起帐篷。
13.给文中拼音处填写词语。
14.从选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对应的四字词语。
(1)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
(2)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
(3)狭小简陋的住所或庇护的地方。( )
15.“我很吃惊,但心里感到幸运”中“我”感到幸运是因为__________。
16.阅读选文第④⑤两段,在表格中补充“我”的临时栖身处的不足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1)距海很近 (2)_________ (3)__________ (1)___________ (2)要能防止烈日的曝晒 (3)要能抵抗生番和猛兽的袭击 (4)_______
1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困难不过如此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地望着他。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为什么?”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襄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8.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丟 今非昔比 惊叹 B.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19.文章第--到七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主题。
20.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轻松写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名著“速读本”走俏市场。这类书对经典名著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情节梗概、人物角色进行简单介绍,并展示其中的典故、名言、经典桥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短时间内快速阅读经典的速成方案。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选择你读过或看过的影视剧写一篇梗概,以“ (名著/影视剧)梗概”为题写作。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中,混乱(hún)应为hùn。
B项中,潺潺(chún)应为chán。
C项中,蓄养(chù)应为xù。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A.全部正确;
B.有误,“优郁”的“优”应为“忧”;意思是忧伤郁结;忧虑烦闷。另一种解释是指心灵的颓废。
C.有误,“妨御”的“妨”应为“防”;意思是抗击敌人的进攻。
D.有误,“书藉”的“藉”应为“籍”;意思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经历:意思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
历险:经历危险。
历险已包含经历的意思,所以经历历险搭配不当。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做这种题,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多读课外的有教益的书藉,多背诵和默写,这样才可以扩大知识面,遇到同类型的知识点要做到归类记忆,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记忆,以免混淆。
从环境中,往往可以预见到人物的命运,窥见出人物的性格。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渲染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说明人物所在环境;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所以D错误。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识记。在本题中对应有误的是B项。《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
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注意平时对字词的理解和分析,本题中意思不对应的是C项。头疼眼花并没有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是指手足无措。
7. 糊涂 搅和 浓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糊涂、搅、稠、猜想、套、解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荒谬 吹捧 嘲笑 希望 安静 违背
【解析】略
9. 涯 角 乌 合 扬 扬 聚 精 丧 气 欲 试 乌合之众 跃跃欲试 历历在目 头头是道 垂头丧气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天涯海角:涯:边际。也作“海角天涯”、“地角天涯”。①指偏僻遥远的地方。②形容彼此相隔很远。
乌合之众:原义是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一样聚合),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得意洋洋:解释为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跃跃欲试:形容心情激动,急于想试一试。
(1)根据题干可以得出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的词语是指乌合之众,上面词语中AABC式的词语是跃跃欲试,类似的词语还有: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欣欣向荣、斤斤计较、代代相传、亭亭玉立、步步登高、面面相觑、窃窃私语、遥遥相对、空空如也、碌碌无为、多多益善、济济一堂
(2)本题中遇到困难不要,用“垂头丧气”搭配。
10. 解释说明 表示引用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声音的延长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补充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话题转换、标明作者、加强重点、引出下文等。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表示语言的延长;表示语言或歌曲等的省略;表示语句的转折;表示语言断断续续;表示事物或道理的多项列举;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递进 ;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引号的作用: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着重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
(1)“一年的最后一天”"指大年夜,所以为解释说明帮。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为俗语,引号起引用的作用。
(3)省略号用在人物说话中时,常常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风车之国”是荷兰的特定称谓。
(5)“呜——呜——呜”表示声音的延长。
11. 热爱自由 喜欢冒险 有趣 有点儿虚荣心 客观 淘气 体贴父母 语言 动作 神态 性格 立体的 多面的 不能太单一 尼尔斯 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经历了一系列事情,逐渐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详解】本题考查多角度评价人物。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文章介绍了主人公汤姆五次的历险过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顽童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写了汤姆和贝奇在山洞中迷了路,因为汤姆心态的乐观积极,绝不放弃任何希望,使他走了出来,回到了家乡,并和乡亲们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汤姆。从他给小镇居民讲述历险经过时,还不忘吹嘘一番,我觉得他既有趣,又有点儿虚荣心。
(2)《骑鹅旅行记》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讲述的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特别喜欢虐待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般大小的故事。神奇的是,尼尔斯能够听懂任何动物的语言。因为尼尔斯曾经捉弄过许多小动物,所以被动物们疯狂追赶。尼尔斯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爬到了家鹅的身上。没想到家鹅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朋友,也碰到过很多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名著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我们在评价人物时要客观,角度不能太单一。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中“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读到他心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3)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就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如《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
(4)尼尔斯是《骑鹅旅行记》的主要人物,讲述的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特别喜欢虐待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般大小的故事。 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朋友,也碰到过很多凶恶阴险的敌人。 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汤姆·索亚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主要人物,故事介绍了主人公汤姆五次的历险过程。塑造了汤姆这个顽童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学生写喜欢“尼尔斯”或者“汤姆·索亚”的理由,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12. 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通过鲁滨逊的教化,“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 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事 积极乐观 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缺少主语。删去“使”或“通过”,句子改为:通过鲁滨逊的教化,“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或者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由文中“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可知,来宽慰自己的 “一些东西”是: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事。
这句话是鲁滨逊安慰自己要在绝望中能够看到希望,是积极乐观的。所以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
由句子“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可知,这句话告诉我们: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3.帐篷 吃惊 琢磨 猛兽 14. 哭笑不得 天从人愿 栖身之处 15.在风暴来临前,船上凡是有用的东西,“我”都搬来了 16. 地势较低 周围没有淡水 要有利于健康,要有淡水 要能看见大海,方便遇船得救 17.鲁滨逊是一个乐观、有智慧、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帐篷、吃惊、琢磨、猛兽”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4.本题考查了根据词语含义写出正确词语的掌握能力。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天从人愿: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栖身之处:鸟类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
1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题解答时,结合句子“但心里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去搬船上的所有东西,凡是有用的,我都搬来了”可知,“我”感到幸运是因为对自己在大船被风暴刮走前把有用的东西都搬来而感到庆幸。
16.本题考查了提取文章关键信息能力。
结合文中④⑤两段,即可对比出“我”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根据文中第④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距海很近,地势较低,我相信这对健康很不利;而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周围没有淡水。”可概括出临时栖身处的不足之处有:距海很近;地势较低;周围没有淡水。
根据文中第⑤段“第一,像我前面说到的那样,要有利于健康,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防止烈日的曝晒,要能抵抗生番和猛兽的袭击;第三,要能看见大海,方便有一天天从人愿,待某条船路过时,我应当可以得救”可概括出理想居住地的优势有:要有利于健康,要有淡水;要能防止烈日的曝晒;要能抵抗生番和猛兽的袭击;要能看见大海,方便遇船得救。
17.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本语段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遇到暴风雨后不得不在海岛上生活”的片段。短文讲述了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并在大船被风暴刮走前把有用的东西都搬来,客观分析了自身处境主动寻求解除困难办法的故事。
在解答时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通过阅读全文,了解了短文讲述了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并在大船被风暴刮走前把有用的东西都搬来,客观分析了自身处境主动寻求解除困难办法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鲁滨逊是一个乐观、有智慧、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
18.C 19. 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5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恶劣的天气 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环境气氛 20.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21.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分析】18.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栽跟头:跌倒的意思。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神态自若:形容一个人很镇静,不慌张。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本题中形容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突然变得严肃庄重,应填入“一反常态”。
惊叹:惊讶赞叹。
惊恐:惊慌害怕。
惊异:感到意外,奇怪。
本题中要形容我们感到很奇怪地望着老师,应填入“惊异”。
19.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第一到七自然段写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5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详写了恶劣的天气,略写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通过细节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主题。
20.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文中通过记叙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告诉孩子们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所以中心句为: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2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画线句子说的是欧阳老师这一课以身教的方式带领学生经受考验,磨炼意志,说明他正是以这样的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因而,虽然学历起点低却取得了考上北京高校研究生的可喜成绩,可见精神力量之大。作用是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22.范文:
《三国演义》梗概
在西汉末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汉献帝时期国力衰微,“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权,汉献帝的重臣曹操,还有刘备分别建立了魏、蜀、吴。北有曹操,西有刘备,东有孙权,形成了三国分争天下的形式,但各个国家的态度也不一样。魏国的君主曹操对老百姓实施暴力。因此,不得民心,而西蜀,刘备对人们的态度却是和颜悦色,深受百姓爱戴。也招来了两大闻名军事:伏龙——诸葛亮的称号、凤雏——庞统,还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但这些大将很快去世了,可曹操的赤胆忠心之将夏候惇却教育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三代名将,使曹操成就了终生霸业,加上文武双全之子曹丕,和能征善战大将徐晃,全力以赴,使魏变强大。谁知,半路出了个程咬金,曹操的部下司马家族最终一统全国。
【详解】本题考查局面表达能力。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给自己读过的名著或看过的影视剧写梗概。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自己补充的题目来完成作文。
写梗概时,首先要理清书籍或影视剧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主要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还要,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