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18-22年真题整理
1.(201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B .水稻的抗稻瘟病和小麦的抗锈病
C .马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 .豌豆的圆粒和紫花
2.(20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44条十 XX
C .男性的 Y 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 D .女性的 X 染色体既可传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
3.(201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近亲结婚会亲上加亲,且婚恋自由,不应被禁止 B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 .近亲结婚,其后代患显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D.只要禁止近亲结婚,就可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
4.(2019)喜马拉雅白色家兔在30℃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25℃的条件下,四肢、尾、耳朵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这个事例说明 ( )
A .性状仅由基因决定 B .生物的基因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C .性状仅由环境条件决定 D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5.(2019)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有 ( )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2019)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生物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叫生物的变异 B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 DNA
C .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遗传 D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7.(2020)生物体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 .野外地质工作者肤色较黑 B .无光条件下韭菜叶长成黄白色
C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 D .长跑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慢
8.(20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B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44(条)+ XX
C.女性的 X 染色体既可传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 D .男性的 Y 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
9.(2020)(2022)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 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10.(2020)已知能卷舌( R )和不能卷舌( r )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RR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rr 。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 )
A . Rr B . RR 或 Rr C . Rr 或 rr D . RR 或 rr
11.(2021)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中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
A.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B.生物需要摄入营养物质 C.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12.(2021)人类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是46条,受精卵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 )
A.23条 B.46条 C.92条 D.46对
13.(2018)如图操作,生出的小鼠比普通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1倍。这种技术是 ( )
A .免疫技术
B .变异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遗传技术
14.(2021)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鲤鱼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以上事实说明 ( )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15.(2021)下列描述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猫的白毛与蓝眼 B.人的双眼皮与有耳垂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红花
16.(202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 )
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17.(2022)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 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
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 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
18.(2018)许多科学家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 ( )
A.甲烷 B.氢 C.氧气 D.水蒸气
19.(2019)根据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诞生于 ( )
A .原始大气 B .原始海洋 C .火山口 D .原始大陆
20.(2020)科学家推测,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 ( )
A .水蒸气 B .氧气 C .氢气 D .甲烷
21.(20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B .由简单到复杂 C .由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 D .由低等到高等
22.(2019)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 .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
C .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23.(2019)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其中结构最简单的可能是 ( )
A .甲 B.乙 C .丙 D .丁、戊
24.(2018)(2020)(2022)观赏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 ( )
A .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变异 D .自然选择的结果
25.(202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其中心内容是 ( )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 D.细菌为适应环境产生抗药性
26.(2022)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而来的
C.戊最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27.(2018)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 ( )
A .疟疾 B .脚癣 C .细菌性痢疾 D .狂犬病
28.(2018)分析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 )
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 .易感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
29.(2018)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人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30.(2019)艾滋病病毒能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死亡率极高,控制艾滋病蔓延的主要措施是 ( )
A .预防保护 B .设立隔离区 C .特效药治疗 D .注射免疫针
31.(2019)人体对病原体的侵害共设置了“三道防线”,其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
A .唾液中的杀菌物质 B .皮肤和黏膜 C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2.(2019)流感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 ( )
A .发病快、死亡率高 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 .有遗传性,不是病原体引起的
33.(2020)给儿童接种水痘疫苗进行计划免疫,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水痘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 A .抗原特异性免疫 B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 .抗体特异性免疫 D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34.(2020)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组成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 ( )
A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 .皮肤和黏膜 C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5.(2021)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
A.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 B.抗原,有杀菌作用 C.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D.抗体,有杀菌作用
36.(2021)如图1和Il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数量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37.(2021)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是 ( )
A.疟疾 B.脚癣 C.细菌性痢疾 D.狂犬病
38.(202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我们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使用公勺公筷属于 (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
39.(2022)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直接杀灭病原体
40.(2022)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包括 (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 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41.(2018)在打篮球的过程中,一位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
A.用指压法在远心端压住 B.用止血带在近心端捆住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赶紧送医院
42.(2019)某些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下列疾病中,可能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是 ( )
A .色盲和坏血病 B .高血压和癌症 C .侏儒症和白化病 D .先天性聋哑和血友病
43.(2021)拥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心情不好时,下列做法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是 ( )
A.以饮酒的方式放松心情,忘却烦恼 B.向亲友倾诉甚至大哭一场
C.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影 D.用甩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内心的烦恼
44.(2022)战疫要有“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
A.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 B.熬夜玩网络游戏 C.经常不吃早餐,偏爱油炸食品 D.同学聚会吸烟
45.(2020)板蓝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图是中药板蓝根颗粒的说明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TC”表明购买此药要凭医师处方
B .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
C .以酒配合服药,可以协助药物吸收
D .应在有效期内服用
46.(2019)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
A .首先打开门窗 B .打开电灯和电器,也可点火照明
C .关闭煤气阀门 D .把中毒者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47.(2019)食品存放时间过长会腐败变质,引起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 .环境温度太低 B .环境中空气太干燥 C .环境温度太高 D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
48.(2018)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B .将生活垃圾倒人河流 C .追求过度包装 D .为了方便,多使用塑料袋
49.(2020)“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是 ( )
A .只吃流动摊点上的垃圾食品 B .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上网
C .生活中不与父母交流,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D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50.(2021)食品的腐败变质,不仅降低了食品的营养和质量,而且还可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
A.环境温度太低 B.环境温度太高 C.环境中空气太干燥 D.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
51.(2021)垃圾分类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当下,在宿迁,“垃圾分类”不光是一个热词,更是一场全民行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
A.废旧电池 B.金属 C.过期药品 D.废弃的水银温度计
52.(2022)“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 (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3.(2022)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 B.吃药时不要干咽,要用温开水服用
C.通常以茶配合服药,来协助药物的吸收 D.非处方药标志为“OTC ”,可以自行购买,随意服用
54.(2019)我国科学家研究的海水稻是耐盐碱的杂交水稻,它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主持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名字是 ( )
A .达尔文 B .虎克 C .袁隆平 D .恩吉尔曼
55.(2021)我国科研人员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改变了中国粮食不能自给的现状,同时对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邓稼先
56.(2018)我国建立了不少野生珍贵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保护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并且可以使它们得到发展 B .提供了肉类食物的来源,开发了生物资源
C .可提供科学研究,为引种驯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D .为大量繁殖提供种源,为培养新品种提供原始材料
57.(2019)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 .物种多样性 B .生物数量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58.(202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合理的是 ( )
A .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 .引人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59.(2020)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 B .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 .骑自行车出行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 .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
60.(2021)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
退耕还草 B.植树造林 C.乱砍滥伐 D.建立自然保护区
61.(2022)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该主题纪念日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外来物种人侵,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62.(2020)传染病的流行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预防。传染病是由_________引起的,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八年级下册18-22年真题整理答案
1-5 ABBDB
6-10 BCBAA
11-15 ABCDC
16-20 ACCBB
21-25 ADABB
26-30 CDBBA
31-35 DCABC
36-40 ADACB
41-45 ABAAD
46-50 BDADD
51-55 BBBCC
56-60 BBCDC
61 C
62.答案: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