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法》等知识点,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看,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文字资料营造思维情境,然后由浅入深、层层设问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由此让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规模空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的发展进程。通过探究活动,教现组织学生在课堂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学生的评价或片面或主观,但目的是让学能够将知识“认知—理解—内化”,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运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国表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教具 和教法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对比美国经济危机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生:学生认真听讲,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创设情境一以普通美国工人乔治为例,出示材料设问:文字反映的是美国什么时期的情况?繁荣背后有哪些哪些危机?乔治后来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乔治在经济危机前后生活的变化引出经济危机这一知识目标出示材料及柱状图,分析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教师通过讲解经济危机的原因让学生思考能否消除经济危机。创设四个情境,指导学生阅读图片,让学生体会当时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的危害。金融业——美国股市崩盘情况工业——美国工业下降情况农业——美国农业萧条情况民生——美国的失业率情况阅读材料,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过渡:面对这样的情况,胡佛政府束手无策,大家寻找到了一盏明灯——罗斯福炉边谈话二、罗斯福新政通过材料和数据介绍罗斯福其人,通过罗斯福身残志坚、百折不挠的品质和在世界人民心中较高的地位,引导学生学习罗斯福的精神品质,从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罗斯福针对上一情境所列举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四个方面的危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对比和归纳金融业——《紧急银行法案》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农业调整法》民生——“以工代赈”、《社会保障法》通过材料归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效果[活动与探究]通过资本主义社会近500年来的主要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的讲话讨论罗斯福新政能否彻底解决经济危机 引导学生通过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让学生讨论得出罗斯福新政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不能彻底解决经济危机这一结论。总结: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学生通过情景体验,了解经济危机的危害,并通过材料概括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学生通过了解罗斯福生平大事,学习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措施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得出结论。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的设置,使知识问题化,提高了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采用图片史料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培养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行知识上的上拓展。通过罗斯福一生加强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抗争的精神的认可和学习。采用图片史料教学和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行阅读归纳,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