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加油!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乡士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准备与初读
1.了解阅读期待
(1)你看到《乡土中国》这本书的书名时,认为它可能写的是什么?
(2)阅读本书的目录后,你认为会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内容?
提示:可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为单元教学反思小结作准备。
2.拟订初读计划
(1)阅读目录,根据篇幅长短,师生共同讨论拟订初读计划。
(2)初读计划应包括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进度监控等。
可以借助如下表格:
阅读内容 阅读时间(时长、日期等) 完成情况(圈点批注、自我评价等)
第一篇
第二篇
……
后记
重刊序言
3.明确初读要求
(1)要求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或摘记点评。
(2)定期检查学生书内批注或摘记点评情况。
二、任务1: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
1.以《差序格局》为例理解文中核心概念
(1)阅读全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重要词语。
(2)同桌相互查一查,看看下列词语有没有圈出来。
公 私 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伦 群己界限 个人主义 自我主义
(3)四人小组围绕下列问题讨论:
①“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在文中是怎么一步一步形成的?
②“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形成与分析“私”的社会现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
(1)联系全书,找出作者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2)结合作者的论述和相关资料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相互解说。
附:《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面对面的社群(文盲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团体道德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两性恋爱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无讼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3.任选一篇,选择3-5个专业术语,查阅相关工具书,为文章添加脚注。
三、任务2: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
1.撰写内容提要
(1)把全班分成14个小组,每个小组共同研读其中一篇。
(2)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撰写这篇文章的内容提要。
2.寻找篇章关联
(1)本书中各章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前后相连。请用波浪线画出篇与篇之间的过渡句段。
(2)讨论:说说每一篇与书名《乡土中国》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3.绘制思维导图
(1)小组讨论: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角度,将14篇文章分组,可以分成几组?简要说明理由。
(2)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教材“阅读指导2”的图示或开发其他形式,以目录为基础,适当增加必要内容,做一个全书思维导图或结构框架图。
四、任务3:关注“问题”,学以致用
1.要有问题意识
(1)阅读学术著作,要注意联系生活,联系当下,思考其与自身或现实产生的关联。
(2)任选一篇文章,用“读这篇文章,我所关心的不仅是……而且是……”的句式把文章和你所关心的问题联系起来。
2.开展调查访问
(1)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
(2)参考教材第四单元的“附三:调查报告结构表”,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3)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如制作手抄报、举行演讲、开展辩论、设计网页等,与同学交流。
提示:第四单元的“调查报告结构表”既可作为学习支架,又有助于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学习衔接;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分享形式可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而定。
五、任务4:拓展阅读,知人论世
1.阅读《重利序言》与《后记》,查找资料,以“《乡土中国》的学术价值”为主题进行班级讨论。
2.阅读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反思与小结
1.回顾反思本单元的学习过程,完成下表:
自我评价和反思表 姓名: 填表日期: 我认真地回顾了从 月 日到 月 日期间阅读过的书籍与文章、听课笔记和作业等,发现:我阅读《乡土中国》,合计 字左右;课堂上我大约有 次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我总共写了 篇文章(段),合计 字左右。 我的收获还有: 在整本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方面,我的收获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收获和进步,我认为是因为: 在学术书籍阅读与学术研讨过程中,我的收获是: 4.在学术书籍阅读与学术研讨过程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或克服的问题,它们是: 5.最后,我想告诉大家:
(上表根据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一书中的“学生使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表”改编而成)
2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的交流,或者以张贴的形式相互交流。
1
学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