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6 07: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出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提升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稷下学宫、北京大学、留学教育内容的学习,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及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研读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有关史料,多角度理解文化传承的方式,思考文化传承的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育、出版与文化的传承;文博事业与文化的传承。
难点: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2015年初,安徽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现称安大简。随后,一系列战国时期楚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震动了学术界。这是继2008年清华大学清华简之后,又一战国年代简策的重大研究成果。简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书写文章,编连成册的书籍,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形式。随着对以清华简、安大简为代表的战国简策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认识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古代简策是如何产生的?它到底传递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什么信息?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对它的研究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课讲授】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师活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官学与私学。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 唐代国子监课程体系(部分)如下:儒学系统: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通识课程:《孝经》《论语》(有时加《老子》《尔雅》等)。专业课程:《礼记》《春秋左氏传》《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律令格式、法例,书学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基础课程:《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等。
生:学在官府。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师活动】“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这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后来“学在官府”的情况有了怎样的发展?
(1)官学
①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②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③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教师活动】中国古代在“学在官府”的同时,私学也逐渐发展起来,私学发展的情况如何?
(2)私学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教师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贵族官学没落,私人讲学兴起,最早开始办私学的教师就是原来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私学兴起,培养了大量的知识人才,学术下移,给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注人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在国都临淄城稷门附近设立了闻名于世的学宫——稷下学官。
材料 战国时代,齐国统治者在都城临淄创设的稷下学宫,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大学堂,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是诸子百家争鸣,促进各派融合、发展,培育、创生新学派的文化沃土;是博士制度的先声,学术大师的摇篮;它兼容并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
——王志民:《稷下学宫: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九,归纳稷下学宫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作用。
答案:实现了私学教育的转型发展;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促进文化的发展。
②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材料 (宋代书院)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成为“讲会”制度,各书院轮流主办,邀请其他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从而扩展为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并且订立了完整的“讲会规约”,有的范国波及数那具,听讲者达一两千人。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教师活动】官学和私学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通过教材学西方学校的发展。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
(1)近代西方学校的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雅典大学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法国:拿破仓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教师活动】请同学阅读材料。
材料 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期人才辈出,其济时艰”。京师大学堂,“参访外国教育,以建设新教育”,要求从时务出发,深入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它不单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与船坚炮利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学术以变法维新,来挽救中国,使中国走向自强。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一个世纪前的教改成果》
【教师活动】近代中国的北京大学师如何建立起来的?
3.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1)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教师活动】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材料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报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客者,非为致富。
(2)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梅贻琦1931-1948年任职校长期间,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教师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请同学通过教材总结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的发展。
4.现代中国的教育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数育体系。
(3)“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6)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最早的书籍
(1)世界: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造纸术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教师活动】书籍的普及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以及调班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纸书和印刷书师怎样出现的呢?
(1)造纸术的发展
①概况: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②意义;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印刷术
①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③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教师活动】从手抄书到印刷书,人类的文化发展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然而,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北宋被发明,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几乎仅仅停留在发明阶段。
1450年前后,在西欧的北部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抄本”。与传统手抄本不同的是,这些“抄本”上面的字迹是用印刷机器压制在纸张上的。它的出现,标志欧洲在全世界范围内诞生了最早的“新一代的书籍”——印刷书,其发明者是一个叫谷登堡的德意志人。受到中国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启发,1440—1448年间,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并迅速传遍欧洲,再度改写人类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也改写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历史。
材料 14世纪之前,欧洲的书籍以手抄复制,仅有几千册。15世纪中叶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应用后,书籍的产量激增,15世纪末欧洲已经有250个城镇开设了活版印刷所,印制的“摇蓝本”达3万种,每种平均印制200部。据估计,16世纪的第一年,各种著作已出版4万多个版本,正规印刷厂有100多家,共印出900多万册书。
——李敏:《印刷术在文献生产和传播中的功能》,载《晋图学刊》,2005年第6期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二,概括谷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生:促进新型印刷书的诞生;推动教育文化普及;促进新思想传播等。
【教师活动】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直接促进了印刷书的诞生。从此以后,书籍的大规模、低成本的复制,终结了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因为手抄书价格昂贵,贵族垄断书籍和文化教育的局面。印刷书的出现,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的新时代。这一时期,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新媒体一报纸和杂志也纷纷出现。书刊的大量印刷出版,印刷书价格的大幅降低,使普通人具备了购买图书的经济条件,从而加速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金属活字印刷术对近代文明的最重要意义,则体现在对欧洲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上。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进行,其重要的思想前提之一就是价格低廉的印刷书的大量出版,为知识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教师活动】概括印刷书的意义。
(3)意义: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典籍的翻译
【教师活动】世界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文化,自从有了基本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后,不同的文化就开始了互相的交流与融合,而古老的中华文化历来是兼容并蓄的,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魏晋时期在渐趋中国本土化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佛教的传播活动主要是通过佛经翻译完成的。
①佛经的翻译: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得到官方支持。唐代,译经活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
材料 隋唐时期,佛经翻译获得了国家统治者的直接支持。经过北周武帝毁佛之后,隋唐统治者积极复兴佛教。国家出面组织译场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并且建立了一套极为严格的翻译制度,佛经在流通前需经皇帝御览及皇帝钦赐。国家权力机构的积极参与使隋唐成为我国译经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玄奘这样承前启后、融古通今的大翻译家,把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推向了顶峰。
——王焱:《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政治化》
②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耶稣会士把中国文化的优秀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入近代以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更促成翻译活动的频频展开。
材料 正是这些科技知识,特别是关于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人的眼界,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梅文鼎、王锡阐以及清朝的康熙皇帝,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外来的科技知识。近代科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实证道路和数学语言,徐光启、方以智等人通过接触近代科技知识,开始重视“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的运用,这与我国古代学者思维方式的直观性、模糊性相比较,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初步显示了近代思维的风貌。
——曹蓉:《明末清初西学东浙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
三、图书馆的成长
【教师活动】图书馆是图书保存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1994年10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的《国际图书馆宜言》,将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列为各项职能之首。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保存书籍最多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1.世界图书馆的发展
(1)古代世界: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
材料 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其中的王朝世表表、史事札记、宫廷教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尤其珍贵的是,在文学类泥版中,这里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创造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陈晓红、毛锐著:《失落的文明:巴比伦》
(2)西方图书馆的演进
①职能变化: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表现: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2.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教师活动】通过材料学习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改编自卿玉弢、王黎、朱俊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改编自徐凌志、卓腮娇《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材料三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救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材料四 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戊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1)古代中国
①官藏: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私藏: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
天一阁藏书楼
(2)近代中国: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3)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天津滨海图书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教师活动】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哪个?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回答。
生:亚历山大博物馆
1.博物馆的起源与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1)博物馆的起源: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①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材料 1675年英国贵族阿什莫尔(Elias Ashmole)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1683年由此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世,建立近代博物馆的先河。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设有古物部、西方艺术部、东方艺术部,赫伯登硬币馆、卡斯特画廊等部门。
——庄元:《创新教育视野中的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
②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法国的卢浮宫
2.近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教师活动】近代以来,受西方博物馆文化的影响,我国也开始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较早的有外国人创办的上海自然博物院,张謇在南通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当然,近代中国最有名的博物馆则是创办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
(1)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
②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
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博物馆的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
(2)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②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在旧藏珍宝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故官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⑤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
【教师活动】通过教材思考近代以来建立博物馆的意义。
3.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的意义
(1)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课后总结
化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话题,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在今天,我们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承古萌新,继往开来,让传统文化的未来更加历久弥新,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官学
(2)私学
(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
3.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4.现代中国的教育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最早的书籍
2.造纸术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三、图书馆的成长
1.世界图书馆的发展
2.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博物馆的起源与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2.近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3.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的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