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23 14: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压强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产生的效果只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D.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
2. 如图所示,木块和叠放在一起,木块重,重,的底面积为,而的底面积为,则对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 B. , C. , D. ,
3.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刀刃做得很薄
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
4.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盐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5.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6.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 水往低处流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用吸管吸饮料 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潜水服
7.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哪一个方向飘动( )
A. 向 方向飘动 B. 向 方向飘动
C. 向 方向飘动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 关于下列物理情景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船只通过长江三峡的级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由于人惯性带来的危害
C. 用盆子泼水时,是利用了盆子的惯性
D. 空中匀速下落的小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9. 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水放在水平地面上,、互为倒置。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压强为,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压强为,则与、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10.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______,压强______,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12. 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______,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为了______,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______。
13. 如图所示的是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在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厚实的鼎盖,闭合锁扣,在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个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竟然在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钢”。鼎内的水在沸腾的原因是鼎内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个标准大气压。
14. 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已完成了水下及水下级深潜试验。已知海水密度为,取。深潜器在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是______ 。深潜器从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6.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甲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如图乙所示,洋洋用轻质吸盘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测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洋洋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为______;
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
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实验中计算大气压的表达式是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7.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18.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实验前,先检查形管压强计探头、软管和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出现______ ;若漏气,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
比较图丙和图丁,可得到结论:______ 。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该液体深度处的压强是______ ;
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取
四、计算题
19. 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中盛有水。甲高为,乙与甲内水面等高,均为。
若甲内水深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乙所受重力为牛,底面积为米,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现将乙放入甲内水中,水不溢出,甲对地面的压强恰为原来的倍,求乙密度的最小值。
20. 如图所示,一重为、底面积为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深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取求:
液体的密度;
距容器底面向上处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桌面受到的压强。
答案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若压力不是由于重力引起,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故A错误;
、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例如压在竖直面上的物体,压力沿水平方向,故B错误,D正确;
C、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C错误。
故选:。
2.【答案】
【解析】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木块对的压力:

木块对的压强: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刀刃做的很薄,即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符合题意。
B、书包带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背起来舒服些,不符合题意。
C、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大型的平板车装有很多的轮子,即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根据可知,压强相等时,密度越大深度越小,因为盐水密度最大,所以深度最小的是盐水,其次是水,最多的是油.
故选C.
5.【答案】
【解析】解: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受到的压强变大,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故B错;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大气压强,故C正确;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水往低处流是由于重力作用,不是大气压的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注射时,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肌肉中,靠的是推力,不是大气压的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C符合题意;
D、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利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7.【答案】
【解析】解: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使得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向马路中央运动。
故选:。
8.【答案】
【解析】解:
A、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即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正确;
B、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正确;
C、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飞出去了,故C错误;
D、空中匀速下落的小雨滴,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
9.【答案】
【解析】解:
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水,所以倒置后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变,即;
由可得,
由图可知,,所以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
10.【答案】
【解析】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时,质量为,所以甲的密度为;当乙的体积为时,质量为,所以乙的密度为;所以::;
,::,::,
::,

边长高之比:
::;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故选:。
11.【答案】大 小
【解析】解: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机器人内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压入进风机,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故答案为:大;小。
12.【答案】压强 增大摩擦力
【解析】解:工程载重汽车比一般汽车轮子多,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
轮胎上有花纹而且比较深,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由可得,。
故答案为:压强;增大摩擦力;。
13.【答案】大于
【解析】解: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在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厚实的鼎盖,闭合锁扣,在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个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竟然在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钢”。鼎内的水在沸腾的原因是鼎内的气压大于个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大于。
14.【答案】 变大
【解析】解:
深潜器在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深潜器从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可知受到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15.【答案】不变 不变 变大
【解析】解: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不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所以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
16.【答案】B、、 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小一些
【解析】解:前三步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拉力的大小,所以应先挤压排气,再拉,再记数,正确顺序应为、、;
蘸水和用力挤压吸盘都是为了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这样里面几乎没有气压,外面的大气压才能将其紧紧压在玻璃板上;
依据,吸盘的面积越大,受到的压力越大,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求越大,所以小一些的吸盘更切合实际;
大气压的值为:

故答案为:、、;
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小一些;

17.【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解析】解: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ABD。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故答案为: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18.【答案】高度差 相等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解: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
比较图乙和图丙,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比较丙图和丁图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丁图的深度大,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大,故可得到结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图可以看出,当液体的深度为时,其对应的压强值为;
由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高度差;相等;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19.【答案】解:水对容器甲底的压强:

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
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

甲对地面原压强,
由“将乙浸没在甲容器内的水中后,水不溢出,甲对地面的压强恰为原压强的倍”可得,,
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不变,
则,



由图可知,水深为容器高度的,由“将乙浸没在甲容器内的水中后,水不溢出”可知,乙排开水的高度最多为原来水的深度的,
则乙排开水的体积,

答: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密度的最小值为。
20.【答案】解:由得:
液体的密度;
容器底向上处的点的深度,
点的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重力,
则桌面上受到的压力,
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答:液体的密度是。
距容器底面向上处点的液体压强是。
桌面上受到的压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