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2.3有机合成材料 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2.3有机合成材料 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15: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有机合成材料
【课时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认识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任务一 有机化合物
1.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_________元素。有机化合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为有机_________化合物和有机_________化合物,如最简单的有机物为_________,淀粉、蛋白质则属于有机_________化合物。
2.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3.2020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甲烷属于( )
A.有机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混合物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醇(CH4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葡萄糖(C6H12O6)中C、H、O的质量比为1:2:1
C.醋酸(C2H4O2)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组成
D.某有机物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5.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已烷 ……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C6H14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5.0% 80.0% 81.8% 82.8% 83.3% 83.7% ……
1g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g 4.00 3.73 3.64 3.59 3.56 3.53 ……
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与烷烃相关的变化规律,写出其中的两条:
(1)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_____。
【变式1】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任务二 有机合成材料
6.(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有机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可分为_________性塑料和_________性塑料。
7.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瓶 B.纯棉围巾 C.不锈钢菜刀 D.木制面板
8.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聚乙烯塑料 C.天然橡胶 D.玻璃
9.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B C D
黄铜不锈钢 棉花羊毛 塑料合成纤维 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10.国家宝藏“绢衣彩绘木俑”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她们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_________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_________(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变式2】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任务三 白色污染
11.“白色”污染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的_________造成的环境问题。解决“白色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_________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③使用环境友好型塑料;④_________废弃塑料。
12.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13.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焚烧废弃塑料 B.重复使用塑料袋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15.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科学预防,抗击病毒。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
(1)施工过程中,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地下,工人师傅铺设了HDPE防渗膜,HDPE是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它属于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施工完毕后剩余的塑料要集中回收再利用,否则会引起环境问题中的_______污染。
【变式3】2019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于是各大城市分别出台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垃圾分类”成为热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利用,能减少垃圾的危害
B.家庭废弃餐厨物品,属于无污染垃圾
C.废弃金属与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D.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课后作业】
1.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食盐 C.食用油 D.白砂糖
2.某牛仔裤标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纤维透气性较好
B.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耐磨性较差
D.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与聚酯纤维
3.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因最早由细胞核中分离得到,而且具有酸性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酸中一定含有C、P
B.不同核酸中碳原子数目都相同
C.核酸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百万
D.不同核酸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C.制造芯片的硅属于非金属材料 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5.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船的主体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
B.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C.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郁铭芳院士是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他纺出了我国第一根合成纤维。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锦纶 B.腈纶 C.羊毛 D.涤纶
(2)口罩是防疫必备品。我国服装设计师设计了数码时尚防护口罩,其中一款口罩外层采用全棉针织面料,内里采用丝绸作为内衬轻柔贴肤,中间的可替换式插片内芯由熔喷无纺布制成,每次使用只需替换插片内芯。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棉花 B.蚕丝 C.聚乙烯 D.聚丙烯
7.垃圾分类回收是绿色新时尚。益阳市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模式,旨在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废旧电池属于________(填“有害”或“无害”)垃圾。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益阳市民的下列做法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是__ 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重复使用塑料袋、塑料盒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8.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如图),往装置中先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的氮气,再将6.4g样品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样品无剩余)依次通过装置A、B、C、D(装置中涉及的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结果发现装置A增重7.2g,装置C增重8.8g。试分析:
(1)装置A中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
(2)装置B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由此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1.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碳(或C) 高分子 小分子 甲烷 高分子 2.A 3.A 4.A 5.(1)增大 (2)等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碳元素质量分数越大,消耗氧气的质量越小 【变式1】B 6.(1)棉花 羊毛 天然橡胶 (2)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热塑 热固 7.A 8.B 9.C 10.(1)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天然) 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好)(合理即可) (2)稳定(或不活泼) 【变式2】D 11.废弃塑料 减少 回收 12.C 13.A 14.D 15.(1)C (2)白色 【变式3】B
【课后作业】1.B 2.C 3.B 4.D 5.A 6.(1)ABD (2)AB 7.(1)有害 (2)③ (3)abcd 8.(1)吸水性 (2)Fe2O3+3CO2Fe+3CO2 (3)2NaOH+CO2=Na2CO3+H2O (4)1:1
棉 82%聚酯纤维 12%氨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