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
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B
解析:引入速度概念就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而运动的快慢实质就是物体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也可以理解为物体位置变化快,所以A、B正确。根据速度公式:v=,得到Δx=v·Δt,可见速度越大,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越快,如果时间短,位移有可能较小,即位移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故C错。
2.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答案:AB
解析:平均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致,它不能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瞬时速度的方向,故B对D错。正确的选项应为AB。
3.(浙江温州十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下图表示三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其异同点是( )
A.运动的速率相同,3s内经过的路程相同,起点的位置相同
B.运动的速率相同,3s内经过的路程相同,起点的位置不同
C.运动的速率不同,3s内经过的路程不同,但起点的位置相同
D.均无共同点
答案:B
解析:x-t图象中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率,由此可知,三个物体运动的速率相同;由x-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3s内经过的路程都为3m,但起点位置不同:x1=x2=3m,x3=-3m,故B项正确。
4.(杭州萧山区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m/s
答案:C
5.如下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 )
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
B.他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他1s末的速度为1m/s
答案:C
解析: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s内平均速度为m/s=2m/s;4s内平均速度=m/s=2.5m/s。
6.假期小明外出旅行,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小明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a)、(b)所示,则小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m/s。
答案:26.7
解析:由图可看出在50min的时间内汽车行驶了80km的路程,所以平均速率为v==26.7m/s。
7.下图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扑克牌的照片,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请你估算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
答案:7×10-5s
解析:扑克牌的宽度约为6cm,所以Δt=≈7×10-5s。
8.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作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你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xm到达终点?
答案:(1)从同一地点但不同时出发。
(2)匀速直线运动。
(3)t2时刻、t4时刻分别相遇。
(4)乌龟先到达终点。
能力提升
1.(福建四地六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
B.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答案:B
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3s内小球运动了s=0.05m。
∴===0.17m/s。
3.(河北正定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如下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根据=,经计算可知A、B项正确,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4.(潍坊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青银高速潍坊到昌乐段可视为东西向的直线。设想在从潍坊到昌乐的路边每1km设置一个标记,分别记为0、1、2、3、…、25、26、27,标记“0”在潍坊,标记“27”恰好在昌乐,如图所示。如果小轿车于某日8时25分经过标记“27”,8时43分经过标记“0”,则( )
A.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是90km/h
B.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是90km/h
C.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是14.4km/min
D.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是14.4km/min
答案:A
解析:===1.5km/min=90km/h,轿车向东运动,所以A项正确。
5.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km,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从其中的G37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徐州至南京区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假设这期间列车行驶的是直线)________km/h。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济南西
15:42
15:44
0
徐州东
16:54
16:56
269
南京南
18:11
18:13
599
上海虹桥
19:33
19:40
883
答案:264km/h
解析:由列车时刻表知:
从徐州至南京的路程为x=330km
所需时间为t=1.25h
故==264km/h
6.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答案:(1) (2)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Δx/Δt知
(1)设全程的时间为2Δt,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Δx1=v1Δt,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Δx2=v2Δt,则全程位移Δx=Δx1+Δx2=(v1+v2)Δt,故全程平均速度==。
(2)设全程位移为2Δx,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Δt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Δt=,故全程平均速度为′==。
7.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s=100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道口200m处,修路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答案:40m;0.2
解析:设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为x,火车速度设为v,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设为nv,当他向左跑时,根据时间相等列出的方程为:=,当他向右跑时,根据时间相等列出的方程为:=,联立解得:x=40m,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