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成才之路》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基础夯实+能力提升: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成才之路》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基础夯实+能力提升: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份,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4-01 10:06:13

文档简介


基础夯实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
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答案:C
解析:根据v=v0+at和x=v0t+at2可知,A、B选项不正确,由a=可知,C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以增大。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v-t图象 B.乙是x-t图象
C.丙是x-t图象 D.丁是a-t图象
答案:ACD
3.(山东潍坊四县一校12~13学年高一期中联考)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t+0.5t2(m),从t=0时开始计时,t1时它的速度大小为3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a=1m/s2
B.物体的加速度a=0.5m/s2
C.t1=2s
D.t1=4s
答案:AC
解析:将x=v0t+at2与x=t+0.5t2
对比知v0=1m/s,a=1m/s2
当v=3m/s时,t1==2s
所以A、C选项正确。
4.(常熟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答案:C
解析:汽车停止所用时间t2==4s
所以刹车后2s内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5.(河南大学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40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经过40s到达最高点
答案:B
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知,火箭前40s向上匀加速运动,40s~120s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A、C、D错。上升的最大高度x=×800×120m=48000m。
6.(临沂市重点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度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
A.位移为8m,符合规定
B.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
C.位移为4m,符合规定
D.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
答案:C
解析:x=t=t=4m,所以符合规定。
7.
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
答案:(1)0 (2)12.5m
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km/h=10m/s,v=0,加速度a=-4m/s2,设刹车滑行ts后停止,滑行距离为x。
(1)由速度公式v1=v0+at得滑行时间
t==s=2.5s
即刹车后经过2.5s停止,所以3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x为x=v0t+at2=10×2.5m+×(-4)×2.52m=12.5m。
8.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直线滑下(如下图所示),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25s
解析:滑雪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求,已知量为初速度v0,末速度vt和位移x,待求量是时间t,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解法Ⅰ:利用公式vt=v0+at①和x=v0t+at2②求解。
由①式得v0=vt-at代入②式得x=vtt-at2③将②式与③式相加得2x=v0t+vtt所以,需要的时间
t===25s
解法Ⅱ: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
=和x=t求解。
平均速度===3.4m/s
由x=t得,需要的时间t===25s。
能力提升
1.(绵阳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答案:AC
解析:根据图线和时间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可判定A、C选项正确。
2.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假设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a=2m/s2,v=80m/s    B.a=1m/s2,v=40m/s
C.a=80m/s2,v=40m/s D.a=1m/s2,v=80m/s
答案:A
解析:由x=at2得a==m/s2=2m/s2,由x=t=t得v==m/s=80m/s。
3.(河北正定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答案:C
解析:设一节车厢长为L,则L=at
nL=at,将t1=2s,t2=6s代入上面两式
解得n=9
4.(2013·试题调研)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如果汽车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则有x=v0t+at2=20m,A项正确;v=v0+at=12m/s,B项错误。
如果汽车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则有x′=v0t-at2=12m,C项正确,D项错误。
5.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s速度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______m。
答案:98m
解析:因为升降机从井底到井口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匀加速、匀速、匀减速
解法一:(1)匀加速上升阶段 a1==0.8m/s2
h1=a1t=×0.8×52m=10m
(2)匀速上升阶段h2=vt2=4×20m=80m
(3)匀减速上升阶段a3==m/s=1m/s2
h3=a3t=×1×42m=8m
所以矿井深度h=h1+h2+h3=(10+80+8)m=98m
解法二:本题如用平均速度来解就不用求a1,a3,而只要根据=,s=t就可求解。
(1)匀加速上升阶段h1=1t1=t1=×5m=10m
(2)匀速上升阶段h2=v2t2=4×20m=80m
(3)匀减速上升阶段h3=3t3=t3=×4m=8m
所以矿井深度
h=h1+h2+h3=10m+80m+8m=98m
6.(山东平度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45m处有一只小狗(图甲),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从司机看见小狗到长途客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间隔Δt=0.5s。若从司机看见小狗开始计时(t=0),该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长途客车在Δt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判断小狗是否安全。如果安全,请说明你判断的依据;如果不安全,有哪些方式可以使小狗安全。
答案:(1)10m (2)50m (3)不安全
解析:(1)公共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1=vΔt=10m
(2)公共汽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x2=x1+vt/2=50m
(3)因为x2>x,所以小狗不安全。
若要小狗不发生危险,可以采用如下的一些方式:
①小狗沿车的前进方向在4.5s内跑出5m以上的距离。
②小狗沿垂直运动的方向在4.5s内跑出的距离超过车的宽度。
7.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
答案:5m/s
解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应用解析法,也可以应用图象法。
解法1:设最高速度为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x=a1t+vmt2-a2t
vm=a1t1,0=vm-a2t2
整理得vm==m/s=5m/s
解法2:应用图象法,做出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v-t图线与t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
x=,vm===m/s=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