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1三上·苍南期末)星期一升旗仪式时需要穿校服,小科想要把刚洗完的校服快速晾干,应把校服晾在( )。
A.通风阳光处 B.阳光处 C.阴凉处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衣服变干实际上是水蒸发了,从液态变成了气态。通风阳光处,空气流动加快,可以带走更多的液体分子,故可加速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所以小科想要把刚洗完的校服快速晾干,应把校服晾在通风阳光处。
2.(2021三上·苍南期末)洗完澡卫生间的镜子变得模糊,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
A.水蒸气变成了水 B.水变成了水蒸气 C.镜子里流出了水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亮亮晚上洗完澡后发现卫生间的镜子变得模糊了,用手摸上去湿湿的,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
3.(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测量水温时,温度计插人水中后什么时候读数?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立即读数
B.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C.插入时间越久越准确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不能立刻读数,也不能过较长时间再读数,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所以正确的是B。
4.(2021三上·苍南期末)冬天开空调时我们要让空调的扇叶( ),这样房间才会更快地热起来。
A.向上 B.向下 C.水平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冬天开空调取暖时,为了让房间更快地暖和起来,我们需要将扇叶朝下,这样冷空气受热上升,这样冷热空气循环起来,家里就暖和了。
5.(2021三上·苍南期末)玻璃瓶里装有一瓶空气,我们可以往里而再打进一些空气,也可以从瓶中抽出一些空气。这种现象说明( )。
A.空气只能扩张
B.空气只能被压缩
C.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扩张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玻璃瓶里装有一瓶空气,我们可以往里面打进一些空气,也可以从瓶中抽出一些空气。这种现象说明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张,所以C符合题意。
6.(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收集天气的数据时,下列不会使用的观测仪器是( )。
A.天文望远镜 B.气象卫星 C.雷达
【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信息数据收集是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是目前天气预报主要的数据来源。天文望远镜不是用来收集天气数据信息的仪器。故A选项符合题意。
7.(2021三上·苍南期末)街上经常会看到卖气球的商人把气球拧成不同的样子,主要利用了空气( ) 的特性。
A.质量小 B.没有固定形状 C.透明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流动性强,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容易被压缩。图中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原因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故B选项符合题意。
8.(2021三上·苍南期末)温州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这描述的是( )。
A.气候 B.气温 C.天气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温州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这句话描述的是温州的气候特点。可见C符合题意。
9.(2021三上·苍南期末)做空气、水和石块的传递游战时,可以选择( )来装空气。
A.杯子 B.竹篮 C.塑料袋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由于空气会流动,可以用塑料袋来装空气。杯子是敞口的,空气容易流动;竹篮能透气,无法装空气,故C正确,AB错误。
10.(2021三上·苍南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霜 B.雪 C.雨
【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雨、雪都是降雨现象,霜不是降水现象,霜是地表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11.(2021三上·苍南期末)溶解食盐时,采用以下( )方法溶解最快。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碾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A、加热水温并搅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快;
B、碾碎并搅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快;
C、加热水温、碾碎并搅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最快。
12.(2021三上·苍南期末)冬至节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吃汤圆。做汤圆需要先把糯米碾成粉末状,加水后揉成块状再搓成球,最后煮熟。下列关于这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碾成粉末状后不是原来的物质
B.糯米加更多的水会被全部溶解
C.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糯米碾成粉末状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糯米加更多的水不会被全部溶解,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C是正确的选项。
13.(2021三上·苍南期末)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充气的气球,想要让天平平衡,最合适放在天平右边的是( )。
A.石头 B.绿豆 C.橘子
【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质量很轻。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充气的气球,想要让天平平衡,最合适放在天平右边的是绿豆;石头和橘子太重。
14.(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50毫升的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50毫升的水中大约可以溶解18克食盐,所以在50毫升的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5.(2021三上·苍南期末)往哪一根吸管吹气,瓶子中的水会从另一根吸管出来?( )
A.a吸管 B.b吸管 C.a或b吸管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小明从B吸管向里面吹气,瓶内空气增加,占据空间增加,就会把水压入A吸管中,从A吸管流出。
16.(2021三上·苍南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因为温度升高而使体积变大的是( )。
A.温度计的液柱在上升
B.孔明灯加热空气后上升
C.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选项A:温度计的液柱在上升,是因为内部液柱受热体积增大而升高。所以不符合题意;
选项B:孔明灯加热空气后上升,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属于因为温度升高而使体积变大的现象。所以不符合题意;
选项C:水结冰后体积增大,是因为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体积变大。属于水的热缩冷胀的性质。符合题意。
17.(2021三上·苍南期末)12月15日苍南下了两场雨,早上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2毫米;下午又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5毫米。右图是降水量等级标准表,这天的降水量等级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答案】C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12月15日苍南下了两场雨,早上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2毫米;下午又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5毫米。所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27毫米,根据降水量等级标准表,这天的降水量等级是大雨。
18.(2021三上·苍南期末)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A.冰块不够 B.保证比赛的公平 C.节约冰块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比赛公平,所以B符合题意。
19.(2021三上·苍南期末)小科和小雪同时测量气温,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12摄氏度,小雪在阳光下测得的气温是20摄氏度。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
A.12摄氏度 B.20摄氏度 C.16摄氏度
【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小科测量记录的温度应该是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空气的温度是12℃。
20.(2021三上·苍南期末)一只充气的篮球质量是500克,用打气筒再打进30筒空气后,质量为503克,则30筒空气的质量是( )。
A.503克 B.30克 C.3克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一只充气的篮球质量是500克,用打气筒再打进30筒空气后,质量为503克,则30筒空气的质量是3克。
二、图表题(共16分)
21.(2021三上·苍南期末)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请用编号填写下面的维恩图。
①无色②占据空间③看得见
④没有固定形状 ⑤摸不着 ⑥很轻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的特点:是液体、有质量、看得见、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摸得着、没有固定形状。空气的特点是气体、有质量、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摸不着、没有固定形状。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有质量、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空气是气体、摸不着。
22.(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水”单元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以下实验器材。请找到它们对应的名称与作用,并连线。
【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三脚架是实验室用来支撑的仪器;石棉网是实验室用来使加热物体受热更均匀的;烧杯是实验室用来盛放液态的仪器;温度计,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
23.(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了“水"单元后,小科想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他在厨房里收集了以下实验材料:食盐、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
(1)把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分别与水混合后搅拌,发现食用油出现了右图的现象,说明食用油 (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
(2)在探究“冰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一杯加粗冰糖,一杯加细冰糖
B.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C.一杯加热水,一杯加温水
(3)小科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味精”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味精没有溶解,他应该( )。
A.加一些水,直到味精溶解
B.继续加味精,用力搅拌
C.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味精克数
(4)小科对“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了以下三个猜想,正确的是( )。
A.搅拌越快,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B.水越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C.温度越高,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5)妈妈不小心把沙子混到了食盐里,请小科帮忙将食盐分离出来。小科使用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他的操作步骤是 → → ,其中可以分离出沙子的是装置 。(填序号)
【答案】(1)不能
(2)B
(3)C
(4)C
(5)③;①;②;①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小苏打等,还有一些物质不能溶于水,比如:食用油。把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分别与水混合后搅拌,发现食用油漂浮在水面,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所以,在探究“冰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我们应该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当物质在水中有沉淀时,说明物质已经达到在水中溶解的饱和度,应该立即记录下来。所以,小科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味精”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味精没有溶解,他应该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味精克数。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当物质在水中有沉淀时,说明物质已经达到在水中溶解的饱和度,若要继续溶解,需要再加水,才可以提高物质的溶解能力。所以,小科对“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的猜想中,正确的是水越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5)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小科的操作步骤是③①②。并且分离沙子的是过滤装置,所以,是图①。
24.(2021三上·苍南期末)小科学习“空气”单元时,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了以下表格。
抽取空气 向上拉活塞 向下压活塞
注射器的变化
(1)记录表中的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当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时,我们观察到活塞指向18毫升,比原来多了8毫升,这是因为( )。
A.空气微粒变多了
B.空气微粒变大了
C.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了
(2)当我们向下压活塞后,松开活塞,活塞会 (填“不动”或“弹回”)。
(3)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射到一个质量为5克的气球里,现在这个气球的质量( )。
A.大于5克 B.等于5克 C.小于5克
(4)小科用这个注射器再抽取10毫升的水,向下压活塞时发现很困难,这说明了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
(5)向上拉装有水的注射器,水里出现了气泡,说明空气 (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6)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运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请写出2个)
【答案】(1)C
(2)弹回
(3)A
(4)不容易
(5)能
(6)充气篮球 轮胎(合理即可)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1)记录单中的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当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时,我们观察到活塞指向18毫升,比原来多了8毫升,这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了,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2)从表格中的记录单中我们发现:向下压活塞时空气被压缩,松开手后活塞会弹回,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3)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射到一个质量为5克的气球里,现在这个气球的质量大于5克。
(4)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再抽取10毫升水,向下压活塞时发现很困难,这说明水不容易被压缩。
(5)向上拉装有水的注射器,水里出现了气泡,说明空气不能溶解在水里。
(6)空气可以被压缩,轮胎、自动喷漆都是空气容易被压缩的这一性质应用。
25.(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了“天气”单元后,小科同学观察了苍南2021年12月1日到12月7日的天气,以下是他记录的天气日历。
日期 最高温 最低温 天气. 风力风向
2021-12-01周三 15℃ 1℃ 多云~晴 东北风2级
2021- 12-02周四 15℃ 4℃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12-03周五 18℃ 5℃ 多云 西北风2级
2021-12-04周六 16℃ 7℃ 多云~阴 北风2级
2021-12-05周日 19℃ 7℃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 12-06周一. 19℃ 7℃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12-07周二 17℃ 多云~阴 东北风2级
(1)从小科的天气日历记录中可以看出,那段时间的最低气温让人感受到 (填“寒冷”或“炎热”)。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A.早上6点
B.中午12点
C.下午2点
D.晚上12点
(3)我们除了用文字记录天气,还可以画图制作天气符号,苍南12月1日到7日这一周的天气主要以( )为主。
A. B. C.
(4)根据天气日历中12月3日记录的云量,我们发现那天( )。
A.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B.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C.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5)12月6日星期一吹的是北风,升国旗时国旗将向 飘(填方向)。
(6)测量降水量的装置是 ,如果你要制作简易测量降水量的装置,下列最合适的容器是( )。
A.
B.
C.
(7)12月7号记录的最低气温被墨水弄脏了,根据右图的气温计的示数,我们知道当天的最低气温是 ℃。
【答案】(1)寒冷
(2)C;A
(3)B
(4)B
(5)南
(6)雨量器;B
(7)8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云量;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分析天气日历记录表,这段时间的最低气温在10°℃以下,气温较低,让人感受到寒冷。
(2)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般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后,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苍南12月1日到7日这一周的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天气符号是图1的B。
(4)根据天气日历中12月3日记录的云量,多云天气的表现是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北风就是从北向南吹,12月6日星期一吹的是北风,升国旗时国旗将向南飘。
(6)测量降水量的装置是雨量器,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最合适的容器图(图2)是B透明直筒杯。
(7)图3中气温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7个小格,是8℃。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1三上·苍南期末)星期一升旗仪式时需要穿校服,小科想要把刚洗完的校服快速晾干,应把校服晾在( )。
A.通风阳光处 B.阳光处 C.阴凉处
2.(2021三上·苍南期末)洗完澡卫生间的镜子变得模糊,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
A.水蒸气变成了水 B.水变成了水蒸气 C.镜子里流出了水
3.(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测量水温时,温度计插人水中后什么时候读数?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立即读数
B.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C.插入时间越久越准确
4.(2021三上·苍南期末)冬天开空调时我们要让空调的扇叶( ),这样房间才会更快地热起来。
A.向上 B.向下 C.水平
5.(2021三上·苍南期末)玻璃瓶里装有一瓶空气,我们可以往里而再打进一些空气,也可以从瓶中抽出一些空气。这种现象说明( )。
A.空气只能扩张
B.空气只能被压缩
C.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扩张
6.(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收集天气的数据时,下列不会使用的观测仪器是( )。
A.天文望远镜 B.气象卫星 C.雷达
7.(2021三上·苍南期末)街上经常会看到卖气球的商人把气球拧成不同的样子,主要利用了空气( ) 的特性。
A.质量小 B.没有固定形状 C.透明
8.(2021三上·苍南期末)温州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这描述的是( )。
A.气候 B.气温 C.天气
9.(2021三上·苍南期末)做空气、水和石块的传递游战时,可以选择( )来装空气。
A.杯子 B.竹篮 C.塑料袋
10.(2021三上·苍南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霜 B.雪 C.雨
11.(2021三上·苍南期末)溶解食盐时,采用以下( )方法溶解最快。
A. B. C.
12.(2021三上·苍南期末)冬至节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吃汤圆。做汤圆需要先把糯米碾成粉末状,加水后揉成块状再搓成球,最后煮熟。下列关于这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碾成粉末状后不是原来的物质
B.糯米加更多的水会被全部溶解
C.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13.(2021三上·苍南期末)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充气的气球,想要让天平平衡,最合适放在天平右边的是( )。
A.石头 B.绿豆 C.橘子
14.(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50毫升的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5.(2021三上·苍南期末)往哪一根吸管吹气,瓶子中的水会从另一根吸管出来?( )
A.a吸管 B.b吸管 C.a或b吸管都可以
16.(2021三上·苍南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因为温度升高而使体积变大的是( )。
A.温度计的液柱在上升
B.孔明灯加热空气后上升
C.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17.(2021三上·苍南期末)12月15日苍南下了两场雨,早上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2毫米;下午又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5毫米。右图是降水量等级标准表,这天的降水量等级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18.(2021三上·苍南期末)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A.冰块不够 B.保证比赛的公平 C.节约冰块
19.(2021三上·苍南期末)小科和小雪同时测量气温,小科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12摄氏度,小雪在阳光下测得的气温是20摄氏度。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
A.12摄氏度 B.20摄氏度 C.16摄氏度
20.(2021三上·苍南期末)一只充气的篮球质量是500克,用打气筒再打进30筒空气后,质量为503克,则30筒空气的质量是( )。
A.503克 B.30克 C.3克
二、图表题(共16分)
21.(2021三上·苍南期末)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请用编号填写下面的维恩图。
①无色②占据空间③看得见
④没有固定形状 ⑤摸不着 ⑥很轻
22.(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水”单元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以下实验器材。请找到它们对应的名称与作用,并连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
23.(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了“水"单元后,小科想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他在厨房里收集了以下实验材料:食盐、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
(1)把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分别与水混合后搅拌,发现食用油出现了右图的现象,说明食用油 (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
(2)在探究“冰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一杯加粗冰糖,一杯加细冰糖
B.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C.一杯加热水,一杯加温水
(3)小科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味精”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味精没有溶解,他应该( )。
A.加一些水,直到味精溶解
B.继续加味精,用力搅拌
C.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味精克数
(4)小科对“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了以下三个猜想,正确的是( )。
A.搅拌越快,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B.水越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C.温度越高,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5)妈妈不小心把沙子混到了食盐里,请小科帮忙将食盐分离出来。小科使用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他的操作步骤是 → → ,其中可以分离出沙子的是装置 。(填序号)
24.(2021三上·苍南期末)小科学习“空气”单元时,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了以下表格。
抽取空气 向上拉活塞 向下压活塞
注射器的变化
(1)记录表中的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当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时,我们观察到活塞指向18毫升,比原来多了8毫升,这是因为( )。
A.空气微粒变多了
B.空气微粒变大了
C.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了
(2)当我们向下压活塞后,松开活塞,活塞会 (填“不动”或“弹回”)。
(3)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射到一个质量为5克的气球里,现在这个气球的质量( )。
A.大于5克 B.等于5克 C.小于5克
(4)小科用这个注射器再抽取10毫升的水,向下压活塞时发现很困难,这说明了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
(5)向上拉装有水的注射器,水里出现了气泡,说明空气 (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6)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运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请写出2个)
25.(2021三上·苍南期末)在学习了“天气”单元后,小科同学观察了苍南2021年12月1日到12月7日的天气,以下是他记录的天气日历。
日期 最高温 最低温 天气. 风力风向
2021-12-01周三 15℃ 1℃ 多云~晴 东北风2级
2021- 12-02周四 15℃ 4℃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12-03周五 18℃ 5℃ 多云 西北风2级
2021-12-04周六 16℃ 7℃ 多云~阴 北风2级
2021-12-05周日 19℃ 7℃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 12-06周一. 19℃ 7℃ 多云~晴 北风2级
2021-12-07周二 17℃ 多云~阴 东北风2级
(1)从小科的天气日历记录中可以看出,那段时间的最低气温让人感受到 (填“寒冷”或“炎热”)。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A.早上6点
B.中午12点
C.下午2点
D.晚上12点
(3)我们除了用文字记录天气,还可以画图制作天气符号,苍南12月1日到7日这一周的天气主要以( )为主。
A. B. C.
(4)根据天气日历中12月3日记录的云量,我们发现那天( )。
A.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B.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C.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5)12月6日星期一吹的是北风,升国旗时国旗将向 飘(填方向)。
(6)测量降水量的装置是 ,如果你要制作简易测量降水量的装置,下列最合适的容器是( )。
A.
B.
C.
(7)12月7号记录的最低气温被墨水弄脏了,根据右图的气温计的示数,我们知道当天的最低气温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衣服变干实际上是水蒸发了,从液态变成了气态。通风阳光处,空气流动加快,可以带走更多的液体分子,故可加速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所以小科想要把刚洗完的校服快速晾干,应把校服晾在通风阳光处。
2.【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亮亮晚上洗完澡后发现卫生间的镜子变得模糊了,用手摸上去湿湿的,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
3.【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不能立刻读数,也不能过较长时间再读数,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所以正确的是B。
4.【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冬天开空调取暖时,为了让房间更快地暖和起来,我们需要将扇叶朝下,这样冷空气受热上升,这样冷热空气循环起来,家里就暖和了。
5.【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玻璃瓶里装有一瓶空气,我们可以往里面打进一些空气,也可以从瓶中抽出一些空气。这种现象说明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张,所以C符合题意。
6.【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信息数据收集是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是目前天气预报主要的数据来源。天文望远镜不是用来收集天气数据信息的仪器。故A选项符合题意。
7.【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流动性强,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容易被压缩。图中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原因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故B选项符合题意。
8.【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温州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这句话描述的是温州的气候特点。可见C符合题意。
9.【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由于空气会流动,可以用塑料袋来装空气。杯子是敞口的,空气容易流动;竹篮能透气,无法装空气,故C正确,AB错误。
10.【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雨、雪都是降雨现象,霜不是降水现象,霜是地表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11.【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碾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A、加热水温并搅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快;
B、碾碎并搅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快;
C、加热水温、碾碎并搅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最快。
12.【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糯米碾成粉末状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糯米加更多的水不会被全部溶解,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C是正确的选项。
13.【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质量很轻。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充气的气球,想要让天平平衡,最合适放在天平右边的是绿豆;石头和橘子太重。
14.【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50毫升的水中大约可以溶解18克食盐,所以在50毫升的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5.【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小明从B吸管向里面吹气,瓶内空气增加,占据空间增加,就会把水压入A吸管中,从A吸管流出。
16.【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选项A:温度计的液柱在上升,是因为内部液柱受热体积增大而升高。所以不符合题意;
选项B:孔明灯加热空气后上升,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属于因为温度升高而使体积变大的现象。所以不符合题意;
选项C:水结冰后体积增大,是因为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体积变大。属于水的热缩冷胀的性质。符合题意。
17.【答案】C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12月15日苍南下了两场雨,早上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2毫米;下午又下了一场,测得雨量器中水的深度为15毫米。所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27毫米,根据降水量等级标准表,这天的降水量等级是大雨。
18.【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比赛公平,所以B符合题意。
19.【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小科测量记录的温度应该是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空气的温度是12℃。
20.【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一只充气的篮球质量是500克,用打气筒再打进30筒空气后,质量为503克,则30筒空气的质量是3克。
21.【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的特点:是液体、有质量、看得见、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摸得着、没有固定形状。空气的特点是气体、有质量、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摸不着、没有固定形状。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有质量、占据空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空气是气体、摸不着。
22.【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三脚架是实验室用来支撑的仪器;石棉网是实验室用来使加热物体受热更均匀的;烧杯是实验室用来盛放液态的仪器;温度计,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
23.【答案】(1)不能
(2)B
(3)C
(4)C
(5)③;①;②;①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小苏打等,还有一些物质不能溶于水,比如:食用油。把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分别与水混合后搅拌,发现食用油漂浮在水面,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所以,在探究“冰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我们应该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当物质在水中有沉淀时,说明物质已经达到在水中溶解的饱和度,应该立即记录下来。所以,小科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味精”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味精没有溶解,他应该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味精克数。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当物质在水中有沉淀时,说明物质已经达到在水中溶解的饱和度,若要继续溶解,需要再加水,才可以提高物质的溶解能力。所以,小科对“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的猜想中,正确的是水越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5)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小科的操作步骤是③①②。并且分离沙子的是过滤装置,所以,是图①。
24.【答案】(1)C
(2)弹回
(3)A
(4)不容易
(5)能
(6)充气篮球 轮胎(合理即可)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1)记录单中的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当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时,我们观察到活塞指向18毫升,比原来多了8毫升,这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了,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2)从表格中的记录单中我们发现:向下压活塞时空气被压缩,松开手后活塞会弹回,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3)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射到一个质量为5克的气球里,现在这个气球的质量大于5克。
(4)小科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再抽取10毫升水,向下压活塞时发现很困难,这说明水不容易被压缩。
(5)向上拉装有水的注射器,水里出现了气泡,说明空气不能溶解在水里。
(6)空气可以被压缩,轮胎、自动喷漆都是空气容易被压缩的这一性质应用。
25.【答案】(1)寒冷
(2)C;A
(3)B
(4)B
(5)南
(6)雨量器;B
(7)8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云量;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分析天气日历记录表,这段时间的最低气温在10°℃以下,气温较低,让人感受到寒冷。
(2)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般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后,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苍南12月1日到7日这一周的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天气符号是图1的B。
(4)根据天气日历中12月3日记录的云量,多云天气的表现是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北风就是从北向南吹,12月6日星期一吹的是北风,升国旗时国旗将向南飘。
(6)测量降水量的装置是雨量器,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最合适的容器图(图2)是B透明直筒杯。
(7)图3中气温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7个小格,是8℃。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