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磁是什么 课件(共47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17.1磁是什么 课件(共47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23 16: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公元843年,在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地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船上一些聪明的中国人利用手中的仪器指示的方向,开辟了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这个神奇的仪器,就是罗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你知道磁在生活中有哪些妙用吗?
自主探究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磁体的不同部位磁性一样强吗
3.磁极间有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规律?
4.把一个磁体分成若干块,会有什么结果?
5.什么是磁化?
一、磁现象
1、磁性: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体
天然磁体:
人造磁体:
探究实验一: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铁矿石
(磁铁矿)
条形、蹄形、
针形、环形……
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中间最弱,两端最强
磁体各部分磁性一样强吗
探究实验二:
所有磁体,在平面转动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指南的叫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
怎样表示磁体的两个极呢?
  将一块磁体“分割”成若干块小磁体,不论分成的小磁体有多少块,每一块小磁体均有两个异名的磁极。
  如果一块磁体摔成了两块,是不是这两块各自成为一个磁极呢?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相吸
F
相斥
F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把两磁极靠近会有什么现象?
5、磁化:
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硬磁体:磁化后磁性不容易消失
软磁体: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
N
S
N
S
轨道
线圈
和谐号
N
S
N
S
车厢
车厢
线圈
磁悬浮列车原理图
小 结
1、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性分布: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三个规律:
3、磁体的指向性:
将磁体悬挂起来,让它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跟踪练习
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
———————————————原理实现悬浮的;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一条形磁铁不慎从中间摔成两段,则每段上有( )
A、一个磁极 B、两个异名磁极
C、两个同名磁极 D、没有磁性
B
3、用一根钢棒的一端靠近一个悬吊着的条形磁铁N极,条形磁铁被吸引,说明( )
A 钢棒一定没有磁性
B 钢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
C 钢棒一定有磁性
D 无法确定
B
4、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乙棒的一 端能吸甲棒的中间,由此可判断( )
A.甲乙都有磁性。
B.甲一定没有磁性,乙一定有磁性
C.甲一定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
D.乙一定有磁性,甲有无磁性无法判断。


D
5、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尖端,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自由端 会( )
A、如甲所示
B、如乙所示
C、如丙所示
D、如甲、乙都有可能
S
N



S
N
S
S
N
C
磁体周围有什么?我们来探究探究。
磁铁可以不接触就吸引铁钉,为什么?
活动:让小磁针转起来
手拨动
嘴吹动
手对小磁针的作用
空气对小磁针的作用
磁体靠近
?对小磁针的作用
小磁针周围有磁体时,能使小磁针转动,说明小磁针与磁体间存在着物质。
183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把磁体周围的这种物质命名为“磁场”,它是由磁体产生的。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动手实验:将桌子上小瓶内铁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置在条形或U形磁铁上方,然后轻敲玻璃板。
观察铁屑排列的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然后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条形磁体的周围铁屑分布
U形磁体周围铁屑分布
二、磁 场
1、定义:
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2、特点:
看不见,摸不着
3、基本性质: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4、磁场方向:
小磁针在磁场中某点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思考:怎样将磁场表现出来?
类比:光线
人为引入,现实并不存在,方便理解
物理中人为引入磁感应线来表现磁场
磁场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三、磁感线
——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在磁场中,画了带箭头的曲线,用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这种描述磁场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磁感线和光线都利用了这种方法,即磁感线和光线都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三、磁感线——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认为地引入了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
磁感线的特点
(1)磁感线只是假想的曲线,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而模拟出的(模型法),实际并不存在,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条形磁体的磁感线
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2)在磁体外部,
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从S极回到N极为闭合曲线.
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端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其两极处磁性最强.
(4)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果某一点两条磁感线相交,该点就有两个磁场方向,而这是不可能的.
N
S
A
C
B
磁场的强弱:
A>C>B
d. 磁场是分布在整个磁体周围的立体空间里的。
条形磁铁的立体磁感线
U形磁体磁感线的空间分布
异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
同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
条形磁体的磁感线
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同名磁极的磁感线
磁场 磁感应线
是否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 不存在
方向 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 磁体外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应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性强弱 磁体外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磁体外越靠近磁极处,磁感应线越密,表示磁场越强
磁场和磁感线
司南
战国时期 ,出现了用天然磁石琢制的“司南”,它的样子象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底盘上自由旋转,当它静止时,勺柄指的就是南方。
西



四、地磁场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这个大磁体的N极不在地球的南极,而是在其附近;同样,大磁体的S极也是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我们就处在地球这个大磁体所产生的磁场中.地磁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例如,行军、航海需要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向.海龟的洄游、信鸽的飞翔也是依靠地磁场来定向.
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偏角,叫磁偏角。这是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的。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叫磁偏角。这是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的,比哥伦布要早400多年。
鸽子
绿海龟
都是依靠地磁场导航!
动物罗盘
地磁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假如没有地磁场,来自宇宙空间的高速带带电粒子流将直射地球,威胁生命.另外,在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周围的大气成分也可能发生改变,使得生命无法生存.所以,地磁场这顶“保护伞”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就利用司南来辨别方向,司南是现代所用的指南针的始祖.指南针这一伟大发明,在航海、探险、军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磁现象与电现象的对比:
磁现象 电现象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磁极有两种:北(N)极和南(S)极 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磁极不接触也能相互作用 电荷不接触也能相互作用
用磁体摩擦可使磁性材料磁化 摩擦可使物体带电
练 习
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极出发,最后回到—————极。
N
S
2、根据小磁针的N(红色)、S极,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
S N
3、关于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磁体的磁感线总是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C、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
D、磁感线无方向性
C
4、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D、A
C
  5.标出磁极的名称和A、B两点的磁场方向.
N
S
N
N
6、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
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
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
B
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涂黑部分)指向错误的是(  )
A.甲小磁针
B.乙小磁针
C.丙小磁针
D.丁小磁针
1
B
巩固新知
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是( )
2
B
课堂练习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