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12 为人民服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你在哪儿见到“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为人民服务”这口号是毛泽东主席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来的,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深深扎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今天它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
新知导入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张思德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他带领全班战士,克服生活上的许多困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还照常担负通讯工作,白天生产劳动干了一天活,不顾劳累,在夜里又长距离步行送信,完成通讯任务。
1942年冬,张思德从南泥湾调回延安。不久,因部队整编,
新知导入
领导调他这个班长去另一个班当普通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服从革命的需要,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1943年初夏,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
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张思德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他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
新知导入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新知导入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默读课文,说一说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新知讲解
司马迁 李鼎铭 炊事员
送葬 彻底 泰山 鸿毛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追悼
我会读
qiān
chuī
zànɡ
chè
tài
pò
pī
biāo
xī
迁
炊
葬
彻
泰
迫
标
牺
批
新知讲解
葬
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不要多写一横
不是“水”
新知讲解
葬 zànɡ
结构:上中下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中间的“死”写得扁一些,下方
的“廾”第二笔是撇不是竖。
新知讲解
bō ( )
bāo( )
剥
门上的油漆剥(bō)落了,大门看起来就像被剥(bāo)皮了似的。
剥落
剥皮
新知讲解
多音字
xuē ( )
xiāo( )
削
这个身材瘦削(xuē)的女孩竟然吃了三大碗刀削(xiāo)面!
瘦削
刀削面
新知讲解
沉痛地怀念(死者)。(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追悼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中的哪一句话在进一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1
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知讲解
“我们这个队伍”指的是什么?
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
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红军游击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华中抗日的主力。
1
新知讲解
可以删除这句话中的“完全”和“彻底”两个词吗?
1
不能删除。“完全”和“彻底”表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程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
新知讲解
1
第1自然段提纲挈领地表明了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新知讲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围绕“为人民服务”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新知讲解
如何对待“死”
1
2
3
4
5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我们要
全心全
意为人
民服务
(第1自然段)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中心论点
分段论述:该怎样为人民服务
本文各段落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学习提示
·运用了什么写法。
·表达了什么意思。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新知讲解
2
提出观点
列出依据,印证观点
对比
如何对待“死”
引用
举例
新知讲解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返回
新知讲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返回
本来
有的人
比
大雁的羽毛,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比喻伟大的事物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返回
“为……而死”和“替……去死”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为……而死”有主动担当的态度,带有颂扬的情感。
“替……去死”表示的情感让人痛恨、憎恶。
新知讲解
张思德,加入红军后当过通讯员、交通员,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屡立战功,被战友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
长征途中,为了战胜饥饿,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张思德总是抢在前头,用自己的嘴去分辨草能不能吃,差点因为中毒而牺牲。
在经济困难期间,部队粮食供应紧张。张思德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借故走开,以便让班里的其他同志多吃一点。
他第一次作为班长带队到黄土沟烧炭时,班里有的同志生病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从老乡那里买来鸡蛋和麻油,给班里的病号做荷包蛋。
资 料
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李大钊同志和张思德同志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都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新知讲解
人总是要死的,但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或 ,或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 卖力,替 和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 。
死的意义有不同
司马迁
固有一死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人民利益
法西斯
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
比泰山还要重的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试着填一填,背一背。
新知讲解
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围绕“怎样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新知讲解
3
如何对待批评
关联词
运用这些关联词有什么好处?
更有说服力,让句子的表达更加完整、严谨。
新知讲解
3
举例
新知讲解
李鼎铭(1881—1947)字丰功,
陕西米脂人。他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在1941年夏天召开的边区参议会二届会议上,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建议精简人员、缩减机构,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支持。
新知讲解
3
想一想,是否可以将下面的句子顺序打乱?
③
②
④
①
不怕任何人批评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我们接受任何
人的正确批评
正确批评的标准
不能。四句话越来越具体,层层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新知讲解
4
方法
如何对待困难
与第2自然段如何对待“死”呼应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3自然段,并尝试根据本段中的关联词进行背诵。
3
新知讲解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5
新知讲解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资 料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进行演讲?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对比
引用
举例
课堂小结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一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 ,然后结合实际,从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死”
批评
死去的同志
困难
拓展延伸
张思德“尝百草”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要数爬雪山、过草地了。当年,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首长们把驮文件的马杀了,战士们把牛皮带煮了充饥。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处处按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组织号召的“尝百草”活动中,每见到一种草。他总是先尝,发现能吃的,就马上告诉兄弟单位。
一天,一名战士采了一兜小蘑菇,张思德怕它有毒先尝了尝。结果,他脸色发青、呕吐、浑身无力,这蘑菇有毒……张思德慢慢醒来后,模模糊糊地看见战友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去。”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牺( ) 彻( )
迁( ) 泰( )
批( ) 标( )
牺牲
彻底
迁移
泰山
批评
目标
课堂练习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于( )。”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雷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为人民( )中。在雷锋不幸遇难后,各地人民为他召开了隆重的( )会,以( )对他的无限( )。
泰山
鸿毛
服务
追悼
寄托
哀思
二、妙语连珠。
作业布置
熟练背诵第2、3自然段。
观看电影《张思德》,并把他的事迹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