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一单元综合
元勋( ) 奠基( ) 选聘( ) 谣言
背诵 昼夜( ) 昆仑( ) 挚友( )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 )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 妇孺皆知( )
xūn
diàn
pìn
zhòu
lún
zhì
xiǎn
jū
cuì
lù
rú
《邓稼先》
宰割( ) 署名( ) 截然不同( )
罗布泊( ) 马革裹尸 无垠( )
夐( ) 萦带( ) 曛( )
铤( ) 筹划( ) 摄制
燕然勒功( )( )
殷红 ( ) 彷徨( )
zǎi
shǔ
jié
pō
yín
xiònɡ
yínɡ
xūn
tǐnɡ
chóu
yān
lè
yān
pánɡ huánɡ
《邓稼先》
任人宰割
比喻国家、民族或个人完全被别人控制,任凭别人压迫、奴役和残害。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到死才停止。指奋斗终生,献出一切。已,停止。
死而后已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女、小孩都知道。指人人都知道。
指引起人们的注意或重视。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引人注目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邓稼先》
邓稼先
历史背景
不凡经历
名人对比
面对谣言
中国男儿
赤子情怀
站起来了任人宰割
贡献巨大
突出品质
“我不能走”
“两弹”元勋
爱国情怀
永恒骄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邓稼先:忠厚平实
困难重重:勇于克服
面对意外:身先士卒
邓稼先:认真求实
杨振宁:骄傲自豪
忠诚纯正
志存高远
无怨无悔
1. 本文中六个部分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由表及里,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于对比中点明邓稼先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拓展,从另一角度写邓稼先的贡献之大;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重点写环境之恶劣和邓稼先卓越的才能、意志、信念和精神;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深情而高度地赞颂邓稼先的崇高品质。
①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更倾向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
②作者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谊,这篇介绍邓稼先的传记,饱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③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五十年的友谊,但很长一段时间分隔大洋两岸,加之研制核武器是高度机密,他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2.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 作者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异)
职务(同) 功劳(同) 学术水平(同) 文化背景(异)
性格、为人(异)
美国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
中国
原子弹研制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相当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3.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和电报书信?
所处位置 引用内容 作用
第34段
《吊古战场文》
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第38段
“五四”时代
的一首歌
说明了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第六部分
电报和书信的内容
对邓稼先做了总体评价,突出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饱含着作者对挚友的深情。
4. 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
A.本文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
B.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表现了邓稼先的高贵品质和奉献精神。
C.全文共六个部分,文章的形式是“散”的,但主题是集中的,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至情的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 50 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
本文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
B
2. 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 )
A.有一位导演要拍摄《邓稼先传》,要“我”给他提建议,于是“我”建议他采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B.这首歌是“我”父亲所喜欢的,他一生都喜欢,所以“我”也喜欢这首歌,故在此引用。
C.作者用这首歌来歌颂邓稼先的那种献身精神,是对他为祖国国防屡建奇功的赞美,也是他为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命运所作贡献的真实写照。
D.作者觉得行文太枯燥,加上一首歌,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歌曲内容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引用歌曲是为了歌颂邓稼先甘为祖国牺牲的精神,表现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之大。
C
3. 下列关于《邓稼先》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人名为标题,既点明了文章所要记叙和颂扬的对象,又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B.本文开头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以前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在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C.本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围绕邓稼先写了与他有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
D.本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部分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D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半个世纪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B.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了邓稼先忠厚质朴的品质。
C.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完全是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D.文章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C
5.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 50 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作者与邓稼先有 50 年的友谊,却分隔大洋 20 余年,对邓稼先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扬长避短,不写细节;而且邓稼先的工作是保密的,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梳头 抱歉 秩序( ) 深宵( )
伴侣( ) 小楷 硕果( ) 卓越( )
迭起( ) 澎湃( ) 大无畏 锲而不舍( )
目不窥园( ) 沥尽心血( ) 心不在焉( )
慷慨淋漓( ) 气冲斗牛( )衰微( ) 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 ) 校补( ) 赫然( ) 迥乎不同( )
zhì
lǚ
xiāo
shuò
zhuó
dié
pénɡ pài
qiè
kuī
lì
yān
kānɡ kǎi
dǒu
shuāi
wù
yá
jiào
hè
jiǒnɡ
锲而不舍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形容埋头读书。
目不窥园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兀兀穷年
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尽心血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心不在焉
群蚁排衙
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赫然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迥乎不同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慷慨淋漓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气冲斗牛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卓越的学者
大勇的革命家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 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1)精练含蓄。
(2)生动形象。
(3)富于感情。
(4)富于音乐美。
2. 本文的整体写作方法是什么?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3.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找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段落 具体语句 好处
第3段
第4段
第15段
第18段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
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大骂”“指着”等动词,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闻一多先生的话,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描绘了闻一多从容的姿态,突出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 对下列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钻劲和研究学问的高涨热情。
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的品行。
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C
2.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关于“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对他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围绕其作为“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行文。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动作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既精致凝练,又生动形象,且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C
3.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志士。
B.课文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些四字短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以饱满的激情赞美了闻一多“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的治学态度。
D.“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一句中,“望闻问切”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从革命者的角度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D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闻一多先生与杜甫相提并论,从正面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忧民思想,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历史上的高度。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开头的“做了也不一定说”,又自然地引起下文。
C.“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中的“吃尽”“消化尽”“远射”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
D.课文第 4~6 段选取了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作为例子,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斐然的成绩与毫不张扬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与“做”的原则——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A
5.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 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反复 比喻 对偶
C.对比 引用 拟人 比喻 D.引用 引用 比喻 排比
B
舀( ) 揩( ) 碟( ) 捆( )
咳嗽( ) 调羹( ) 绞肉( )
薪金( ) 校对( ) 草率( )
洗澡 悠然 吩咐( ) 抹杀( )
疙瘩( ) 深恶痛绝( ) 不以为然
yǎo
kāi
kǔn
xīn
jiào
shuài
fù
mǒ
ɡē dɑ
jiǎo
dié
ké sou
ɡēnɡ
wù
瞿秋白( ) 忧郁( ) 阖( )
qú
hé
yù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明朗
开朗,爽快。
调羹
羹匙,即匙子、汤匙。
忧郁
忧伤愁闷。
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意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神情姿态:笑声明朗、走路轻捷——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青年:细读每封青年的来信——关爱青年、严格要求
敬仰赞美感激怀念
对待朋友:坚持付车费、与朋友笑谈——真诚、随和、关爱他人
休闲娱乐:看完电影让汽车、把看书当作休息——为他人着想、惜时
日常琐事:校样做他用、吃鱼丸、包书——淡泊名利、严谨、认真
工作习惯:夜以继日、认真投入——忘我精神、奉献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生活片段 形象特征
片段1: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片段2:鲁迅先生
干练敏捷、干脆利落
片段3:鲁迅先生待客和饮食情况
热情周到,尊重妻子
片段4:鲁迅先生和“我”开玩笑
幽默风趣
走路很轻捷
1. 文中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14个片段,这14个片段就像一张张照片,将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先生展现在读者面前。试着梳理并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征。
片段5:天气放晴,鲁迅先生会心的笑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片段6:鲁迅先生
关爱青年,严格要求
片段7: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校样满不在乎
淡泊名利,不拘小节
片段8: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先生是忙碌的
辛勤、忙碌
片段9:夜里看完电影,鲁迅先生坐在路边等车
先人后己,平静慈祥
片段10: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
热爱工作,珍惜时间
片段11: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和彻夜工作
真诚待人,忘我工作
片段12:鲁迅先生亲自验证海婴的鱼丸是否新鲜
尊重孩子,实事求是
片段13:鲁迅先生包书整整齐齐
一丝不苟、认真细致
片段14:鲁迅先生带病拼命工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认真展读青年的来信
2. 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
写许先生
劝客人再坐一会儿
讲述她读书时的一些经历
忙碌
用包饺子的面饼做船和小鸡
等车时不安地来回乱跑
嚷嚷丸子不新鲜
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许先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既体现了许先生贤内助的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热情好客和忙碌。
通过描写海婴的片段来烘托鲁迅先生对孩子的慈爱,丰富了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写海婴
1、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回忆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B. 本文表现了鲁迅先生开朗幽默、敏捷果断、关心他人、真诚热情、对工作刻苦严谨等优秀品质。
C. 本文在看似寻常的叙事中寄寓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
D. 本文的语言含蓄深刻,意味深长,文采斐然,有很强的感染力。
D
本文语言细腻明丽,平实自然,如话家常却感人至深
2、下面选项中对句子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B. 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写出了鲁迅先生不修边幅,遇事风风火火的性格。)
C.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运用细节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细致认真。)
D.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整整齐齐”“压”“站”这几个词语写出了鲁迅先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
这些动作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捷、行事果断不拖拉的特征。
B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来记叙的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
B. 本文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先生形象
C. 本文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敌人斗争等琐事
D. 本文组合了鲁迅先生多个生活片段,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C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qīnɡ
wéi
dānɡ
shú
yé
ɡēnɡ
《孙权劝学》
◆古今异义
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孤单
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往
古义: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耳朵
但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更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新
◆一词多义
《孙权劝学》
当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动词,掌管、担当
助动词,应当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静以修身
介词,用
与“为”连用,可译为“认为”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若
孰若孤
若屈伸呼吸
动词,像、如
代词,你
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险躁则不能治性
动词,研究
动词,修养
大
与蒙论议,大惊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副词,表程度,十分
敬辞,多用于称呼前
蒙辞以军中多务
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倒装句: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孙权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孙权劝学》
学必有得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蒙乃始就学
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 劝因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 学法
鲁肃叹学
非复吴下阿蒙
结友而别
印证成果
孤常读书 大有所益 → 好处
孙权劝学
吕蒙
孙权
鲁肃
虚心受教善于学习机敏精干
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爱才惜才敬才
君臣
君臣
同僚
《孙权劝学》
1.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孙权以读书目的晓之以理,又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真可谓善劝。
B.鲁肃“非复吴下阿蒙”的惊讶充分显示了吕蒙学有所成。
C.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D.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
全文写了“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与蒙论议”三个片段。
2. 下列对《孙权劝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主要是为了揭示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C
为了侧面烘托吕蒙的惊人长进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
B.孙权的话体现出他的善劝,又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指出“学”的可能性,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关心和期望。
C.在文中,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鲁肃对吕蒙情不自禁的赞叹,从侧面体现吕蒙的学有所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受之无愧的坦然态度及对鲁肃的不满、讽刺,笔墨十分生动。
D.结尾处,鲁肃和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及二人情投意合;同时,鲁肃拜蒙母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C
文中没有体现吕蒙对鲁肃的不满、讽刺
4. 下面各项对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A
卿/今/当涂掌事
5. 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惊讶态度的回答,表现他对自己进步的自得、自豪的心理,所以语气中应带有自豪,而不是责怪。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平常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D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B.司马光是北宋人。C.将“平常之处”改为“最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