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未命名
考试范围:10-13课;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未命名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1分)蒙古族的史学巨著《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天空在旋转,都落在征战,老百姓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
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B.蒙古灭西夏和金
C.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忽必烈建立元朝
2.(本题1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位英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 B.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
C.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D.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3.(本题1分)某同学阅读了《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他想为这本书写一句作品简介。以下可以入选的是( )
A.统契丹,建政权,澶渊之盟结和平 B.统女真,完统一,建立金朝灭北宋
C.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D.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图改革
4.(本题1分)奉行“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政策,施行“治国安民”方略,建立元朝,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的少数民族领袖是( )
A.铁木真 B.成吉思汗 C.松赞干布 D.忽必烈
5.(本题1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所示历史现象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B.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C.民族交融的深化 D.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6.(本题1分)下表是元朝部分行省行政区划,据下表可知,元朝此举目的在于( )
名称 行政区划
陕西行省 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
湖广行省 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
江浙行省 从江南平原逶迤直至福建山地
河南江北行省 合淮水南北为一
A.壮大地方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民族融合 D.提高行政效率
7.(本题1分)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制度,其在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8.(本题1分)《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说明了( )
A.元朝建立遍布全国的驿站 B.元代海上交通发达
C.元代海外贸易兴盛 D.元代民族交融深化
9.(本题1分)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10.(本题1分)《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中书省
11.(本题1分)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交融加强 B.市民阶层壮大 C.社会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12.(本题1分)《水浒传》中写道:燕青带着李逵在东京城内游玩,来到一热闹处,听得里边既有敲锣表演的,又有说评话(评书)的,李逵定要进去听听。书中的“热闹处”应该是( )
A.酒肆 B.草市 C.瓦子 D.票号
13.(本题1分)“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街头歌舞表演等等”。这佐证了( )
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C.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14.(本题1分)某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史专题展,如下图是某展厅的一组图片,该展厅的主题是( )
A.唐诗的繁荣 B.元曲的兴起 C.宋词的发展 D.明清小说的流行
15.(本题1分)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一门父子三词客”中苏轼的成就是( )
A.开创了豪迈飘逸的词风 B.编写了《资治通鉴》
C.《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绘画作品 D.写了《梦溪笔谈》一书
16.(本题1分)《元史》记载:“(元朝)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 )
A.驿站四通八达 B.海上交通发达 C.民族关系和睦 D.中外贸易频繁
17.(本题1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慢长的过程,其中火器的使用( )
A.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使世界逐渐走向了统一 D.对欧洲的火器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18.(本题1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北移
19.(本题1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本题1分)2022年3月5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六颗通讯卫星和一颗商业遥感卫星,实现了“一箭七星”的任务。火箭的出现渊源于下列哪一古代重大发明?(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共30分)
21.(本题5分)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完成相关探究活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A政权和图二中B政权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的。(填少数民族名称)
(2)分析图一、图二、图三,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2.(本题6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260年,他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1271年,他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 元朝建立后,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同时,他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
(1)材料一中,“他”是谁?“大都”是指今天的哪个城市?元朝定都于大都距今多少周年?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为子“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并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什么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3)以上材料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3.(本题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24.(本题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乌战争
材料二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不但传承当地的风俗人情,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1)阅读材料一,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成果会应用到这场战争中。
(2)举出两个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相互学习的史实。
(3)读材料三,说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并介绍它的风俗习惯和传承内涵。
25.(本题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三项重大发明。
材料二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三 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B
6.B
7.D
8.A
9.A
10.C
11.C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D
20.A
21.(1) 契丹 女真
(2)示例:从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论述:①960年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②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③1127年南宋建立,占据江南的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对西藏、台湾实施行政管辖,版图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总之,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从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的状态。(能对3幅图分别说明,符合观点即可)
22.(1)忽必烈;北京;750周年。
(2)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
(3)元朝的建立与统治或忽必烈的统治。
23.(1)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写出一例,符合题意即可)“交子”。
(2)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意思相近即可)
(3)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意思相近即可)
24.(1)火药,指南针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唐朝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新罗派使节和商人来唐学习等,符合题意即可
(3)春节 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 挂彩灯,划旱船。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意在培养孩子们传承中华文明、牢记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感恩社会和家庭的培育等。
25.(1)图一:活字印刷术 图二:火药 图三:指南针
(2)贡献: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3)原因:继承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大一统,社会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宋元时期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