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这样表述的好处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使句子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许多名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最后发现真理,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A.只要先发现问题,就找到了真理。
B.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D.当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
宽容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父亲说的这句话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我五岁的时候,与胡同里的一个小男孩发生争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扭打起来。小男孩扔出一块砖头,砸得我头破血流,缝了好几针。他母亲到我家道歉时,我就忍着头疼,死死地盯着小男孩,握紧拳头,心里拿定了主意。2-1-c-n-j-y
于是开始了我的“复仇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用自己做的大弹弓,每天躲在晒台上,对着对面白墙上我画的一个丑八怪练习射击。一天早晨,我正在晒台练弹弓。“噢!又打中了!”父亲突然走了上来,看了看白墙上坑坑洼洼、面目全非的丑八怪,走过来低声问我:“还疼吗?”我沉默不语。“还疼吗?”“特别疼!”我大声说。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那个孩子用砖头砸你,对不对?”我摇了摇头。他又问:“那个孩子是不是坏人?”我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既然你都懂,为什么还要去报复他呢?假如你用弹弓弹破了他的头,或者弹伤了他的眼睛,会怎么样?”我沉默不语。“孩子,你要记住,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回想着爸爸的话。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_____。
7.文中“我”两次“沉默不语”,第一次表达了“我”的___,第二次表达了“我”的___。
8.“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www.21-cn-jy.com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坦 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 摆在桌子上 说 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老师看他这样认真 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来源:21cnj*y.co*m】
9.用“\”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渺小——( )
11.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12.“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
14.读了短文,再结合本篇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www-2-1-cnjy-com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根求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为了证明观点,采用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的方法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先写波义耳发现__________,再写他____________,最终制成了____________。21教育网
17.为了证明“成功来自勤奋”的观点,下列事例不适合选用的—项是( )
A.童第周学习基础差,但他起早贪黑地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B.小时候,哥白尼对许多现象充满了好奇,总是缠着妈妈问这问那。
C.齐白石画笔不辍,到了晚年依然每日坚持作画三幅,最终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D.中国女排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童年的趣味。
表里的生物(选段)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 )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 )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 )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出处:21教育名师】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8.给选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美丽 好听 恐怖 可怕
19.“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小蝎子的尾巴实际是____,父亲这样说的原因是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下列对“但是我也感到愉快”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为发现了父亲的谎言而感觉愉快。
B.“我”终于看到表里美丽的世界,知道了表里的秘密,所以开心愉快。
C.小蝎子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所以我感到愉快。
21.结合选段,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做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又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21*cnjy*com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入选节目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诗词题目大部分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三】: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1)具备扎实的中国古典诗词(唐诗宋词)功底;(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技巧;(3)有关于自己与唐诗宋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学习经历;(4)年龄在7~60岁,职业、学历、国籍不限。
22.不属于中央电视台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的是( )
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B.《中国谜语大会》
C.《大手牵小手》 D.《中国诗词大会》
23.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在下列哪一方面有限制?( )
A.国籍 B.年龄 C.职业 D.学历
24.你认为央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有什么意义呢?请至少回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怀疑与学问(节选)
顾颉刚
①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章句》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章句》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③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25.下列选项是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26.下列选项中对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引用孟子的话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B.有力地说明了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C.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反驳本文的中心论点。
D.使论据确凿充分,更加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说服力,突出了中心论点。
27.本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选择了哪个事例作为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这两句中的两个“这样”指代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②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21cnjy.com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③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21·cn·jy·com
30.给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填序号)
A.因为……所以 B.不但……还 C.无论……都 D.只要……就
31.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是从哪个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
句子①是_______描写
句子②是_______描写
句子③是_______描写
32.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可多选)
A.“我”对表里的生物十分好奇。
B.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C.“我”喜欢那块表,希望爸爸送给我。
33.从文段描写的事例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2.C 3.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 4.B21·世纪*教育网
5.文中指父亲和“我”讲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态度和蔼可亲。 6. 语言 谆谆教导,让“我”做一个宽容的人 7. 委屈、生气 思考、犹豫 8.宽容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删去:爱好 奇怪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 喜欢 伟大 11. 他很小说话 爱因斯坦做事认真 12.同学们和老师笑话他做的小板凳不像样,他很惭愧 13., , , :“ , , 。” , 。 14.我们要学习爱因斯坦,认真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
15. 指看惯了就不觉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怪。 追索事物的根源。 16. 举例论证 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 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石器试纸 17.B
18.恐怖 美丽 可怕 好听 1 ( http: / / www.21cnjy.com )9. 表里的秒针 因为“我”好奇心强,为了不让“我”动他的表,爸爸用这种说法更能使“我”信服 20.C 21.示例:我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并且充满天真童趣的孩子。
22.C 23.B 24.让大家更加了解古诗词,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将优秀的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版权所有:21教育】
25.C 26.C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选择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作为论据。 28.后两句是正面说理,前两句是反面说理。 29.一样。因为指代的都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21*cnjy*com
30.B 31. ( http: / / www.21cnjy.com ) 心理 语言 动作 32.AB 33.“我”是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