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
6 全面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时间:15分钟)
1.(2021·云南玉溪一中调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能在真核细胞中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大肠杆菌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
C.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 C
解析 某些单倍体植株(如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粒形成的单倍体)在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有丝分裂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受精作用没有,D错误。
2.(2021·海口中学调研)为了验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部分交换。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并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原理是DNA复制时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可通过观察中期染色单体的颜色是否有深浅变化来判断
B.若第二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浅的染色单体上会有着色较深的部分
C.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二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条着色都比较浅
D.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一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
答案 B
解析 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半保留复制了一次,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一条链无BrdU,一条链有BrdU,经特殊染色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是着色深,若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仍为深色,无法根据通过观察中期染色单体的颜色是否有深浅变化来判断,A错误;中期和前期染色情况一样,D错误;第二次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分子的一条链无BrdU,另一条链有BrdU,染色后着色深;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有BrdU,染色后着色浅,C错误;若第二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浅的染色单体上会有着色较深的部分,B正确。
3.(2021·四川南充市诊断)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所处时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
B.甲图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乙图所示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丙图中GH段DNA数目的变化是由着丝粒分裂引起的
答案 B
解析 甲图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出现着丝粒分裂,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A正确;甲图所示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错误;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于该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无a基因,则乙图所示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正确;丙图中,GH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2变为1,由着丝粒分裂引起,D正确。
4.(2021·昆明市五校联考)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染色体桥”可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
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交叉互换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一定相同
C.“染色体桥”结构可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
D.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可能会出现2个相同基因
答案 D
解析 该过程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同,B错误;“染色体桥”结构可在有丝分裂后期观察到,C错误;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可能会出现2个相同基因,D正确。
5.(2021·山东聊城调研)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联会时期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号染色体和②号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能会导致B和b重组
B.③号染色体与④号染色体形态的区别源自③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
C.若不发生互换,该生物能产生AB、ab、CD、cd四种配子
D.若不发生互换,该生物自交后代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16
答案 D
解析 若①号染色体与②号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能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与B/b重组,B和b是等位基因,不会重组,A错误;从图中分析,③号染色体与④号染色体联会时,③号染色体上存在不能配对的一部分片段,可能是③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也可能是④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错误;若不发生互换,该生物能产生ABCD、ABcd、abCD、abcd四种配子,C错误;若不发生互换,该生物自交,后代是隐性纯合子(aabbccdd)的概率为1/4×1/4=1/16,D正确。
6.(2021·山东日照调研)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名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分裂前期
B.MCC对APC具有抑制作用
C.上述现象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D.若SAC监控机制异常,子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答案 D
解析 该细胞中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形态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纺锤丝出现均可显示出细胞处于分裂前期,A正确;如果只有一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纺锤丝上,则3M2B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后者抑制APC的活性,暂停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有丝分裂的进行,由此确保只有双定向作用完成,染色单体才能顺利分离,所以MCC对APC具有抑制作用,B正确;减数分裂Ⅱ也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正确;若SAC监控机制异常,子细胞中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错误。
7.(2021·江苏新高考冲刺卷)果蝇属XY型性别决定生物,体细胞中有4对8条染色体。下列对雄果蝇细胞中染色体观察的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有8条染色体,5种形态
B.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有8条染色体,4种形态
C.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5种形态
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4种形态
答案 C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染色体有5种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4种形态,B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有5种形态,C正确;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5种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4种形态,D错误。
8.(2021·襄阳四中调研)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图,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能存在于c与d中
B.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减数分裂Ⅱ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答案 D
解析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与b)上,但不能存在于c与d中,A正确;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所以在减Ⅱ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