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10 聚焦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10 聚焦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21: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
10 聚焦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时间:15分钟)
1.(2021·1月八省联考重庆卷,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遗传性骨骼肌变性疾病,临床上以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肌肉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下图为Becker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系谱图(图中黑色为患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 1个体致病基因的来源是(  )
A.Ⅰ 1 B.Ⅰ 2
C.Ⅰ 3 D.Ⅰ 4
答案 B
解析 由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Ⅲ 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 1,而Ⅱ 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 2。
2.(2021·豫南九校联考)XY型性别决定的某昆虫,其红眼和白眼由等位基因R、r控制。让红眼(♀)和白眼(♂)杂交,F1为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从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昆虫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该昆虫中可能存在雌性红眼基因的纯合致死现象
C.若F1随机交配,则子代红眼∶白眼=2∶3
D.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r的基因频率相等
答案 D
解析 据题意,F1中红眼雌雄个体杂交,F2中红眼♂∶红眼♀∶白眼♂=1∶1∶1,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应位于X染色体上,再结合亲代红眼♀×白眼♂产生F1的表型及比例,可推出该昆虫中可能存在雌性红眼基因纯合致死的现象,故A、B均正确;若F1随机交配,其中雌性个性产生配子XR∶Xr=1∶3,雄性个性产生配子XR∶Xr∶Y=1∶1∶2,由于XRXR致死,则子代红眼∶白眼=2∶3,C正确;F1的基因型为XRXr、XrXr、XRY、XrY,在雌性个体中r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个体中r基因频率为1/2,D错误。
3.(2021·江西八所重点中学联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可能几个雀斑就会让爱美女士郁郁寡欢。雀斑通常是有遗传性的,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下列关于遗传性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因常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导致的雀斑颜色加深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调查人群中遗传性雀斑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低
C.若遗传性雀斑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均为杂合子的遗传性雀斑夫妇,其女儿皮肤上也出现了雀斑,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婚配,生患遗传性雀斑儿子的概率为1/6
D.镰状细胞贫血、遗传性雀斑和21三体综合征三种遗传病中只有两种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确诊
答案 D
解析 某人因常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导致的雀斑颜色加深是环境引起的,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调查人群中遗传性雀斑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B错误;一对均为杂合子的遗传性雀斑夫妇(相关基因用A/a表示),其女儿皮肤上也出现了雀斑,该女儿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aa)婚配,生患遗传性雀斑儿子的概率为[1-(2/3)×(1/2)]×(1/2)=1/3,C错误;镰状细胞贫血和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确诊,前者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状初步确诊,后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初步确诊,而遗传性雀斑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确诊,D正确。
4.(2021·河南八市重点高中模拟)如图所示为一个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的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患者都是男性,因此该病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Ⅲ区段
B.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
C.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概率较小
D.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Ⅱ区段
答案 A
解析 假设控制该单基因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致病基因若位于Y染色体的Ⅲ区段,则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Ⅱ6正常,而Ⅲ11患该病,可推断该单基因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的Ⅲ区段上(若在该区段上,则Ⅱ6必然患该病),A错误;由于患者都是男性,因此该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概率较小,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上(Ⅰ2、Ⅱ4、Ⅱ5、Ⅲ8的基因型为XBXb,Ⅰ1、Ⅱ3、Ⅱ7、Ⅲ9、Ⅲ11的基因型均为XbY),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区段上(Ⅰ2、Ⅱ4、Ⅱ5、Ⅲ8的基因型均为XBXb,Ⅰ1、Ⅱ3、Ⅱ7、Ⅲ9、Ⅲ11的基因型均为XbYb,Ⅱ6的基因型为XBYb),B、C、D正确。
5.(2021·江苏泰州中学模拟)人类性别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有关,有该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男性,否则表现为女性。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为雌性),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高表达量开启睾丸发育,低表达量开启卵巢发育,没有Z染色体的个体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鸡(ZZW)的性别为雄性
B.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人(XXY)的性别为女性
C.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后与正常母鸡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
D.无论是人类还是鸡,性别都与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有关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含有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的表现为男性。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个体中DMRT1基因表达量高,表现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个体中DMRT1基因表达量低,表现为雌性,由此说明鸡的性别与Z染色体的数量有关,含有一条Z染色体的发育为雌性,含有两条Z染色体的发育为雄性。对于性染色体增加一条的鸡(ZZW),其DMRT1基因表达量高,开启睾丸发育,性别为雄性,A正确;含有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的人类的性别为男性,故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人(XXY)的性别仍然为男性,B错误;正常情况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若一只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其性染色体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仍为ZW,该公鸡(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理论上后代性染色体组成有三种,即ZZ∶ZW∶WW=1∶2∶1,由于没有Z染色体的个体死亡,故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ZZ和ZW两种,性别分别为雄性和雌性,所以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得到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类的性别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有关,鸡的性别与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有关,D正确。
6.(2021·四川绵阳模拟)某二倍体高等植物表现为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叶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其中X染色体上的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窄叶植株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
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雄株全部是宽叶
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会出现窄叶植株
D.如果亲代雄株是宽叶,子代全是宽叶雄株,则亲代雄株基因型为XbYB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若不考虑花粉不育,则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XBXb,窄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是XBYB、XBYb、XbYB,窄叶雄株的基因型是XbYb。由于“X染色体上的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所以雄株不会产生含Xb的配子,故该植物不会出现窄叶雌株(XbXb),即雌株中只有宽叶,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A错误;若亲代雄株是宽叶,则其基因型可能是XBYB、XBYb、XbYB,若为XBYb,当亲代宽叶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可能出现窄叶雄株(XbYb),B、C错误;如果亲代雄株是宽叶,子代全是宽叶雄株,无雌株出现,则亲代宽叶雄株基因型为XbYB,D正确。
7.(科学探究)(2021·成都市诊断)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等位基因),该昆虫的眼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显性)。为了研究该昆虫眼型的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做了甲、乙两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F1 F2
甲组(正交) 正常眼(♀)×粗糙眼(♂) 均为正常眼 正常眼∶粗糙眼=3∶1
乙组(反交) 正常眼(♂)×粗糙眼(♀) 均为正常眼 正常眼∶粗糙眼=3∶1
(1)假设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那么甲组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乙组F2中粗糙眼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假设成立,则雄性粗糙眼昆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一般应该含有________个a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昆虫体色,灰身(B)相对于黑身(b)为显性。若要通过一次交配实验,验证在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互换,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AYa 雌性 4 雄性粗糙眼昆虫的基因型为XaYa,在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的a基因有4个
(2)实验思路:让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与黑身粗糙眼雌性个体(aabb)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昆虫的表型。
预期结果:子代出现(灰身正常眼、灰身粗糙眼、黑身正常眼、黑身粗糙眼)四种表型
解析 (1)假设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可知,控制该昆虫眼型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由亲本表型及子代性状分离比可推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a,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AYa;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A,F1的基因型为XAXa、XaYA,F2的基因型和表型为XAXa(正常眼雌性)、XaXa(粗糙眼雌性)、XAYA(正常眼雄性)、XaYA(正常眼雄性),F2中粗糙眼个体的性别是雌性。如果该假设成立,则雄性粗糙眼昆虫的基因型为XaYa,在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的a基因有4个。(2)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互换。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在该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未发生互换,则该雄性个体只能产生2种配子;若在该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b所在片段发生了互换,则该雄性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因此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让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与黑身粗糙眼雌性个体(aabb)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昆虫的表型。预期结果:子代出现灰身正常眼、灰身粗糙眼、黑身正常眼、黑身粗糙眼四种表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