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
14 突破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时间:15分钟)
1.(2021·湖北武汉模拟)实验室小鼠只有在亮灯后触碰杠杆,才能得到食物。经过此反复训练,灯光会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灯光刺激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引起小鼠触碰杠杆
B.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
C.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D.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非条件反射
答案 B
解析 题中小鼠经过反复训练,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后天的一种学习行为,属于条件反射,灯光刺激不能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需经过感受器等,A、D错误;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相关神经元形成联系,B正确;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
2.(2021·广深珠三校联考)如图是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会加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题干“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可知,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A正确;由图可知,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例如抑制胃肠蠕动,同理,副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B错误;由图可知,安静时心率慢,同时促进胃肠蠕动,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
3.(2021·选择性考试河北卷,11)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解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发生障碍,患者不能听懂话,A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内外离子浓度差,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内外一定的K+浓度差导致的,B正确;静息电位主要是K+大量外流造成的,若内环境K+浓度高,会导致K+在单位时间内外流减少,则会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状态下膜电位减小,C错误;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如谷氨酸和一氧化氮,D正确。
4.(2021·河北九校联考)研究表明,嘌呤能神经元对平滑肌的作用是通过PDGFRα+细胞介导的,而平滑肌细胞和PDGFRα+细胞之间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递电信号进行信息传递)。PDGFRα+细胞上有P2Y1受体和SK3通道,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平滑肌细胞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调节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嘌呤能神经元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ATP
B.图中P2Y1受体与神经递质ATP的结合无需线粒体供能
C.兴奋在缝隙连接处的传递速率比在突触处的传递速率快
D.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使平滑肌细胞发生收缩反应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嘌呤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ATP,释放的方式是胞吐,A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不消耗线粒体产生的ATP,B正确;兴奋在缝隙连接处可直接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递,其传递速率快于突触处的化学信号传递,C正确;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平滑肌细胞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电位仍为外正内负的状态,不会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平滑肌处于舒张状态,D错误。
5.(2021·湘豫名校联考)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到寒冷刺激时,血液中丙的含量会升高,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能作用于下丘脑的信息分子除丙外,还有神经递质等多种信息
C.若给动物饲喂大量乙,则体内丙的含量上升
D.若手术摘除垂体,则分泌激素功能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甲状腺
答案 C
解析 寒冷可以刺激下丘脑,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正确;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激素和特定神经递质都可作用于下丘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口服,C错误;手术摘除垂体,性腺、甲状腺等腺体都会受到影响,D正确。
6.(2021·1月八省联考江苏卷,13)一氧化氮(NO)是最早发现能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气体。NO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O可储存于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B.NO与乙酰胆碱均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NO与乙酰胆碱都能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D.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可用NO剂治疗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NO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没有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而是直接进入靶细胞内,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并非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A、B、C错误;NO最终可以引起平滑肌舒张,因此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D正确。
7.(创新情境)(2021·四川成都七中诊断)大鼠脊髓损伤后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研究人员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重新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如下图所示。其中S1和S2表示神经纤维连接处。该项研究有望实现截瘫患者自主性排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题图可知,在重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弧中膀胱属于____________,根据图中的反射弧,请用数字和箭头的方式描述排尿反射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纤维后,膜外的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兴奋,此时神经细胞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以上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大鼠脊髓部分损伤后,排尿反射仍可发生,但机体无法自主排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某只大鼠不能正常排尿,可能原因是S1或S2连接处异常。实验小组在反射弧的b、c处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然后刺激a点,发现b处的电流表偏转,c处的电流表不偏转,则可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受器和效应器 1→2→3→4→5→6→1
(2)Na+内流 神经—体液调节 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控制
(3)S1连接处正常,S2连接处异常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在重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弧中膀胱属于感受器和效应器,根据图中的反射弧,排尿反射的过程为1→2→3→4→5→6→1。(2)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纤维后,Na+通道打开.膜外的Na+内流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兴奋,神经细胞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肾上腺素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由于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控制,所以在大鼠脊髓损伤后,排尿反射仍可发生,但机体无法自主排尿。(3)实验后某只大鼠不能正常排尿,可能原因是S1或S2连接处异常。实验小组在反射弧的b、c处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然后刺激a点,发现b处的电流表偏转,c处的电流表不偏转,则可推测S1连接处正常,S2连接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