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题冲关—核心知识点专练9 生态与环保综合运用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大题冲关—核心知识点专练9 生态与环保综合运用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3 21: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大题冲关—核心知识点专练
9 生态与环保综合运用题
1.(2021·河南天一大联考)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水体,可利用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将植物分布为两层,并结合照明、通气等技术,有效地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急剧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浮床中的植物与水体中的藻类具有________关系。生态浮床中的曝气头不断地进行曝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能净化水质,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这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有人提出,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够抑制水体藻类的快速繁殖,这种说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体中N、P等无机盐含量 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答案合理即可)
(2)种间竞争 促进需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答案合理即可)
(3)间接
(4)合理,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使光线不足,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无机盐含量过多,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体中的藻类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则水体中溶解氧会急剧降低。(2)浮床中的植物与水体中的藻类竞争无机盐、阳光等,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曝气头不断曝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氧含量,促进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3)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植物净化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使光线不足,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
2.(2020·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库布齐沙漠盘踞于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南岸,经人们几十年治理,书写了从“死亡之海”变为“经济绿洲”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新路。草方格沙障是沙漠治理中一种常见的治沙方法,先将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漠中,然后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以此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请分析回答:
(1)从“死亡之海”变为“经济绿洲”,此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经人们几十年治理,采用“草方格沙障”“飞机播种造林”等方式控制沙漠蔓延,从群落角度分析,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方格沙障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提高治理地区的丰富度,丰富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白沙蒿是沙地的“先锋”植物,能固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复活草,该植物有着较强的储水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复活草的储水与其体内的糖基海藻糖有关,据此研究出的化妆品体现了复活草的________价值。
(4)沙漠中的常见动物沙蜥主要以蚂蚁等各类小昆虫为食。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沙蜥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蚂蚁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x J/(cm2·a),两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若研究一个月内沙蜥所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图中缺少的能量去向为________。
答案 (1)初生演替 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 (3)直接 (4)(沙蜥所处营养级)同化的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80/x×100 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
解析 (1)沙丘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白沙蒿是沙地上的“先锋”植物,能固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够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根据复活草的储水与其体内的糖基海藻糖有关,研究出的化妆品体现了复活草的直接价值。(4)由图分析可知,B=摄入量A-粪便量,故B表示沙蜥所处营养级同化的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沙蜥所处营养级同化量/蚂蚁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100%=80/x×100%。若研究一个月内沙蜥所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图中还应标明C中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
3. (2021·云南玉溪一中联考)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此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____________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保护。
(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着一种能呈现红色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又称K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结合生物多样性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机环境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 (2)直接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环境容纳量 (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方面,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措施。(2)景观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
4.(2021·山东烟台调研)薇甘菊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恶性入侵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其入侵某生态系统后,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昆虫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表。
入侵程度 未入侵 轻度入侵 重度入侵
昆虫(种) 110 75 55
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60.2 48.6 35.7
凋落物 2.1 3.8 4.8
土壤 180.9 151.0 122.8
(1)分析上表可知薇甘菊入侵对昆虫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控制薇甘菊的入侵程度进一步加大,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同时对另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进行了调查,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图示为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的调查结果。
①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______________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②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底栖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昆虫的种类减少 薇甘菊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和数量下降,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2)增强 凋落物碳储量增多,土壤碳储量减少 (3)引入竞争植物;引入天敌 (4)①减少 食物、氧气(合理即可) ②该结论不正确,虽然调查得到的物种数相同,但物种组成及种群密度可能存在差异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薇甘菊入侵会使昆虫种类数减少,可能的原因是薇甘菊和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和数量下降,导致昆虫栖息环境等受到破坏,从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2)从表格中看出,随着入侵程度增强,凋落物的碳储量增加,土壤中的碳储量减少,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增强。(3)要控制薇甘菊的入侵程度进一步加大,可以引入竞争植物或天敌。(4)①从图中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氧气。②虽然调查得到的物种数相同,但物种组成及种群密度可能存在差异,故不能说“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底栖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