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20:29:02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生物
2022一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相同,B正确:乙批次酵母菌在时刻种群增长速率
1.D【解析】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是血浆的成分,血红
最大,甲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时刻之前,
蛋白是红细胞内蛋白质。故选D
C错误:时,甲、乙均达到K值,由于甲的酵母菌数
2.A【解析】据图分析,甲、乙、丙、丁的类型分别为①
量首先达到K值,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甲的营
轴突一胞体.②轴突一树突.③轴突一轴突、①轴突
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错误。
胞体。放选A。
9,B【解析】据题意,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壤退化
3.C【解析】给原发性甲减患者注射TRH或TSH不
并演化成碱斑地,所以群落的水平结构变得简单,A
能缓解病情,可注射甲状腺激素缓解病情,A、B错误:
错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小,B正确:滨海地区原先
给继发性甲减患者注射TSH或甲状腺激素可缓解病
优势种群不一定是碱蓬,C错误:碱蓬的生态位会发
情,C正确:若忠患者垂体病变,则注射TRH不能缓解
生变化,D错误。
病情,D错误。
10.B【解析】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其物种组成一般
4.A【解析】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
不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
误: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确:荒漠群落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接种流感减毒活疫
排泄含氨的废物,而不是排尿素,B错误;草原群落
苗可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增强免疫系统的免
中狮子以追击的方式捕食猎物,C正确:林下缺少阳
疫防御能力,C正确;流感减毒活疫苗侵染人体后,可
光,有的草本植物长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
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的阳光,D正确。
5.B【解析】干扰素是由免疫细胞产生,通过内环境运11.A【解析】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随着季节的变化,
输作用于内分泌系统。故选B。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
6,C【解析】据表分析,红光促进莴苣种子萌发,A错
化,这属于群落的季节性,故从冬季到夏季湖泊中生
误:红外光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根据交替处理的几
物数量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A错误:据图分
组实验结果可知,红光的促进作用可以被随后照射的
析,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水体的温度、含
红外光降低。若用红光和红外光交替多次处理,则种
氧量和光照,B正确:冬季和夏季水温变化较大的分
子的萌发率取决于最后一次处理的是哪种波长的光,
别是表水层和斜温层,C正确: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
C正确:黑暗处理莴苣种子不会萌发,自然光含有红
表水层,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表水
光和红外光,照射自然光,种子会萌发,D错误。
层的含氧量较高与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相
7.D【解析】科学家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调查东
关,D正确。
北虎的种群数量。故选D。
12.B【解析】据图分析,b、d属于植食动物,c屈于杂
8.C【解析】据图分析,甲、乙批次酵母菌数量均呈“S”
食性动物,A错误;c、d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和捕食关
形增长,A正确;甲、乙批次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系,B正确;g占据的第三、第四、第五,3个营养级,C
1(
3
.
研究发现,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继发性甲减主要

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
,

甲状腺激素(
TSH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给原发性甲减患者注射
TRH
可缓解病情
B
.
给原发性甲减患者注射
TSH
可缓解病情
C
.
给继发性甲减患者注射
TSH
可缓解病

D
.
给继发性甲减患者注射
TRH
可缓解病

)
2022>2023—学度高二学级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 ,21题 。全卷满分 100分 。考试用时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 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6题 ,共 40分 。第 1~12题 ,每题 2 分;第 13~16小题 ,每题 4 分 。在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浆的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是水 。下列物质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血红蛋白 2.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常通过化学突触连接,突触的类型 一 般有 ①轴突— 胞体 、②轴突— 树
突 、③轴突— 轴突 、④树突— 树突等类型 。下列甲 、乙 、丙 、丁的类型(如图)分别是
(
B
.
④②③

D
.
①③②

)A.①②③①
C.②④①③
4.鼻喷式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是我国首次发明的只需要在鼻孔里 喷一 喷就能预防流感的新型疫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能力
D.流感减毒活疫苗侵染人体后,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5.人体的稳态需要各个系统和器官协调一致地运行 。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通过 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下图中能够表示干扰素传递信息进行调节的是
(
A
.


C
.


)B.③⑤
D.⑥④
6.将一批莴苣种子交替照射红光(R)和红外光(FR) ,然后置于黑暗 。一 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 子的萌发率(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组别 光照处理方式 萌发率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1 R 70%
2 RtFR 6%
3 RtFRtR 74%
4 RtFRtRtFR 6%
5 RtFRtRtFRtR 76%
6 RtFRtRtFRtRtFR 7%
A.红光抑制莴苣种子萌发
B.红外光促进种子萌发
C.莴苣种子萌发率大小取决于最后一次光照
D.照射自然光和黑暗处理莴苣种子均不会萌发 7.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有多种方法 。科学家在 2015年查明,东北
长白山脉北部地区有 27只东北虎 。科学家调查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东北虎种群数量时最
可能采用
A.样方法
B.标记重捕法
C.黑光灯诱捕法
D.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
(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1
页(共
8

)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2 页(共 8 页)
8.某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甲 、乙两批次培养某种酵母菌 ,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 。研究结果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 、乙批次酵母菌数量均呈"S”形增长
B.甲 、乙批次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甲 、乙批次酵母菌在 t1 时刻种群增长速率均最大
D.甲 、乙批次培养液在 t2 时刻营养物质剩余量不相同
9.广东某滨海地区因 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壤退化并演化成碱斑地 ,其中 自然植被仅有碱蓬 、 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 。在碱斑地形成过程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水平结构变得复杂
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小
C.碱蓬的优势种群地位不变
D.碱蓬的生态位没有发生变化
10.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 ,可将陆地群落分为荒漠 、草原 、森林等类型 。 下 列关于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其物种组成一般不同
B.荒漠群落中某些爬行动物产生较多的尿量以排泄较多尿素
C.草原群落中狮子以追击的方式捕食猎物
D.热带雨林群落中某些草本植物长有巨大的叶片 ,充分利用光照资源
11.如图为北温带某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冬季到夏季 ,湖泊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B.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水体的温度 、含氧量和光照
C.冬季和夏季水温变化较大的分别是表水层和斜温层
D.表水层的含氧量较高与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相关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3 页(共 8 页)
12.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 ,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d属于植食性动物
B.c、d存在种间竟争关系
C.g 占据 4个营养级
D.e为次级消费者
13."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下图表示我国北方典型的"庭院生态系统”模式 。 该模式将种植业 、养殖业与沼气发酵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庭院生态系统”正常运行需要能量和物质不断地输人
B.猪同化量来源于蔬菜同化量和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C."庭院生态系统”实现通过能量多级利用 ,提高能量利用率
D.沼气池发酵产生的 CO2 、甲烷等在生态系统中往返循环
14.在一条食物链"青草t兔t狐”中,其能量流动如下表所示(单位:kJ.hm-2 . a- 1 ),不考虑 未利用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青草 兔 狐
光合作用固定 的太阳能 摄人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人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8 1.05×106 7.50×105 7.15×105 2.44×104 2.25×104 2.18×104
A.兔用于生长 、发育 、繁殖的能量是 3.0×105 kJ.hm- 2 .a- 1
B.第一 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0.31%
C.兔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9×103 kJ.hm- 2 .a- 1
D.狐的同化量中约有 3.11%的能量用于其生长 、发育和繁殖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4 页(共 8 页)
15.图甲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图乙为能量流向卷叶瞑的过程 ,图中字母表 示各种能量数值 ,M 为摄人量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用图甲中各种生物的同化量可以构建能量金字塔
B.细菌 、蚯蚓等分解有机物是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C.图乙中卷叶瞑的 M1 、M2 、R 的关系是 M1 =M2 +R,R→ M2
D.图乙中 P 的能量直接来源于水稻和卷叶瞑
16.我国南方地区每年 10月下旬到次年 5 月初是双季稻种植区的冬闲期 。研究人员在冬闲期 稻田中分别种植紫云英(豆科固氮植物)和油菜 ,紫云英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 、油菜籽粒收获 后秸杆切碎还田 。 图甲是在早稻 、晚稻成熟期进行土壤取样 ,并测得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碳 能力的相对值 ,图乙是晚稻收获后测得的土壤有机碳总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对照组应是在冬闲期稻田中不种植任何作物
B.紫云英和油菜秸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
C.根据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 ,推测紫云英组晚稻的产量最低
D.紫云英和油菜秸杆还田可以使土壤储碳量进一 步提高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 5题 ,共 60分。
17.( 10分)
图 1表示人体内环境组成 ,图 2表示突触结构组成 。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 (用图 1 中数字填写)组成 。某 同学下楼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致使膝盖部位红肿 ,引起红肿的原因是 。
(2)图 1 中 ⑤表示毛细血管管壁细胞 ,该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填 名称)。若 A 端红细胞携带的氧气经过 B 端进人 ④中被消耗 ,经过 层生 物膜 。
(3)图 2 中突触是由 (用图 2 中数字填写)组成的 。 已知 Ach是一 种兴奋型递质 ,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 ,Ach与 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肉收缩 。 当完成 一次兴奋传递后 ,Ach立即被分解 ,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 Ach的分解 ,则会导致

18.( 12分)
吸烟有害健康 。大数据统计表明 ,吸烟人群戒烟成功后体重普遍都会增加 ,这与烟草中的 尼古丁有关 。下图为尼古丁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部分机制 。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 ,尼古丁进人人体后使脂肪细胞产热增加的调节方式是 。 吸烟人群戒烟成功后体重增加的机制是

(2)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 分泌的 ,由图可知该激素与 具 有协同作用 。
(3)POMC神经元膜上尼古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吸烟人群吸烟时能 够"提神”的原因是 。
(4)研究发现 ,长期吸烟会影响血糖调节 。尼古丁与特定的脑神经元膜受体的结合会激活 "尼古丁厌恶反应”,同时也会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致使血糖升高;当血糖过高时 ,会通过负反 馈调节"尼古丁厌恶反应”神经元的活动 。 由此判断 ,患糖尿病的吸烟者戒烟更 (填"容易”或"困难”)。
(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5
页(共
8

)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6 页(共 8 页)
19.( 10分)
某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得出种 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采用 的方法 。将稀释 100倍的酵母菌培 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mm×1 mm×0.1 mm)上进行计数 。 若计数了 25个中方格中的 5个 ,共有 35个酵母菌 ,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 5个 ,则培养液中酵 母菌活菌密度为 个/mL。
(2)图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刻是 点 ,de时段酵母菌种群年龄结构 类型是 。
(3)图中 de时段 ,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的原因可能是 。 20.( 12分)
我国用 60年时间将陕西榆林境内的毛乌素大沙漠变成"塞上绿洲",将 一 度饱受风沙侵害 的榆林古城变成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塞上绿洲"上 。 回答下列问题:
(1)毛乌素大沙漠变成"塞上绿洲"的演替类型是 。 演替过程 中 ,群落的物种数量和 增多 ,土壤 、光能得到更充分的 利用 。
(2)若调查毛乌素绿洲怪柳(灌木或小乔木)的种群密度 ,随机取样的 目 的是 。 随机取 5个样方 ,每个样方为 1 m2 。你认为该调查的不足之外是

(3)我国用 60年时间将榆林境内的毛乌素大沙漠变成绿洲 ,说明人类活动可以

(4)在毛乌素绿洲上林冠层中 ,黄鹂 、杜鹃等生活在上层 ,山雀 、啄木鸟等生活在中层 ,野兔 、 昆虫 、蛇等生活在下层 ,说明动物群落具有 现象 。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7 页(共 8 页)
21.( 16分)
二化瞑和褐飞虱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 ,导致水稻减产 。科研人员对这两种害虫之间的关 系进行研究 。 回答下列问题:
(1)二化瞑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 ,可以分析两者所处的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的情 况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以确定它们 是否有重叠 。二化瞑与褐飞虱共同利用 同样的有限 而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
(2)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 4组水稻植株上 ,放置二化瞑 ,7 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 放置的二化瞑虫体重量 ,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
实验结果表明 ,褐飞虱对新放置的二化瞑的影响是 。
(3)稻瞑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瞑的虫卵内 ,赤眼蜂与二化瞑的种间关系是

(4)为研究二化瞑 、褐飞虱 、水稻及周围其他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下表为农 田生态系统中 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 kJ/a)。
种群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传给下一 营养级 传给分解者 未被利用
A 727 69 470
B 36 9 4
C 246 100 13 51
表中组成的一个食物链为 ,A 种群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 殖的能量为 kJ/a。 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传 递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
高二大联考 · 生物 第 8 页(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