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微专题教案:评点最美的风景——寻找最美的风景(第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方案】微专题教案:评点最美的风景——寻找最美的风景(第三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4 09: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评点最美的风景
——寻找最美的风景(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散文中写景文字之美。
2.分享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并评价他人成果。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散文中写景文字之美。
2.分享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并评价他人成果。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推送学习任务单
二、制作活动评价量表
【课堂活动】
一、活动导入
走过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秋日故都,赏过朱自清笔下清华园的夏日荷塘,沿着史铁生的车辙游遍了地坛的四季,领略了现代大家笔下的风景。又陪苏轼月下泛舟于黄冈的赤壁,随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去登雪后的泰山。这一路走来,你一定找到了你心中最美的风景。
二、活动过程
任务一、命名画面,撰写点评
请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命名,并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点评。
要求:
①给画面命名。
②交代出处。
③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特点、表达技巧、语言的色彩、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鉴赏推荐。
④可适当引用原文。
⑤100字左右,限时10分钟内完成。
示例:
我最喜欢的风景是《故都的秋》中的第3段的“晨院赏秋”。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宏大的画面,色调和谐统一,碧绿辽阔的天空是这幅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圈;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白色的驯鸽,这些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辽阔的碧空,俯身撷取牵牛花,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动静结合,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青天百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的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画面中作者对色彩的选配也颇具匠心,大多是“冷色”,如绿、青、蓝等,以此来显示故都的秋深沉、淡薄的特征。若改用红、橙、黄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的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
任务二、展示交流,评议推荐
活动要求:
①个人发言:包括朗诵文段、命名、简要赏析(喜欢的理由)。
②小组评议:推选三篇文字,写出推荐理由。
③被推荐者将赏析和推荐文字一并发到班级微信群里进行分享展示。
评价量表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分 推荐理由
朗诵 3分
画面命名 2分
赏析 5分
总分 10分
三、活动作业
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文段,将录音分享发到班级微信群。
四、专题小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