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4 18:05:22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时间。
4、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情境导入
《清明上河图》
走近《清明上河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宋朝
“强唐弱宋”——北宋需给西夏和辽岁币,还发生靖康之耻,南宋先是给金岁币,后被新崛起的蒙古族所灭。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一、宋代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根据宋代《耕获图》和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垦田面积扩大(圩田、梯田)
《耕获图》
圩 田
赣州崇义上堡梯田
收刈图
《耕获图》
耕田
插秧
收割
打场
入仓
灌溉
堆秸
1.农业的发展
根据宋代《耕获图》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井然有序的农事活动
精耕细作
牛转翻车
1.农业的发展
根据图片资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秧马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牛转翻车)
1.农业的发展
相关史事: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根据相关史事和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牛转翻车、复种)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1.农业的发展
根据相关史事和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通史》
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宋代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
北宋,广东和福建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说说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发展的情况。
1.农业的发展
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2.手工业的兴盛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纺车图》
南宋棉毯
蜀锦
(二)制瓷业
①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别致;
②江西的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是我国的制瓷中心。
玉荷瓶
(景德镇瓷器)
(二)制瓷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水平世界领先;
②北宋东京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
(三)造船业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一)商业都市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南宋皇城图》(临安)
(1)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经商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和市镇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一)商业都市
(3)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一)商业都市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纸币的出现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五六十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难以携带。
——李攸《宋朝事实》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南宋会子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影响: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合作探究: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纸币比金属货币制造成本低,更易于携带、保管和运输,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了贵金属的无形损失以及损毁带来的流通不畅。
材料一:《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材料二:“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3.商业贸易的繁荣
海外贸易
材料:“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动以百万计”。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促进宋朝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同时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思考: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观察宋代贸易图,思考: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
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始建于1009年。
宋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相关史事: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
宋金项饰
铜钱
“南海一号”出水的瓷器
“南海一号”巨大船体
告诉你鲜为人知的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1世纪,欧
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150万人。
一千年多前中国华北的钢铁年产就达125万吨, ……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作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
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占当时世界的80 。
……
——摘编自《千年前的中国与世界》
“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中国的经济……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德)贡德.弗兰克
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1045) 赋税 3581万 4509万 44:56
南宋 (1196) 赋税 6000万 1432万 81:19
材料一:
思考:兴盛的南方经济,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变化有什么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
唐中后期至
五代十国时期
至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
步发展,出现
经济重心南移
倾向。
江南地区经济初步发展。
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人口南迁
人口南迁
观看视频,思考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从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1页
材料二: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2页
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材料三: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合作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材料四:
数据来源:《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
唐代中后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经济重心
南移的过程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宋代
经济的发展
南方相对比较安定
中原人口大批南迁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原因
表现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结果
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检测提升
A
C
A
A
3、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4、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5.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