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10单元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课时练习
1.(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N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
【答案】A
【详解】A、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都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干燥,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你,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能干燥氢气
B.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氢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 )
A.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 B.通电后都能发生电离
C.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D.在溶液里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A
【分析】根据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微观原因H+进行分析。
【详解】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
都是因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加深对酸的通性的理解。
4.(2018·江苏淮安·统考二模)下列各项为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雾
C.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B
【详解】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该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产生浓厚的白烟,不是白雾,该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钙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该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答案】C
【详解】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不相同,氢离子的数量是硫酸根离子的2倍,故该选项错误;
B、性质: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该选项错误;
C、用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该选项正确;
D、硫酸不会与氯化钙反应,含硫酸废水不能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该选项错误。
故选C。
6.(2022·云南·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黄色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冷
D.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答案】B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为浅绿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故A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会有白雾出现,故B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故C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7.(2022春·广东广州·九年级专题练习)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性。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答案】C
【详解】A. 氢氧化钡中的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属于碱的共性;
B. 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属于碱的共性;
C. 氢氧化钡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氢氧根离子无关,不属于碱的共性,
D. 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都能与CO2反应生成水,属于碱的共性。
故选C。
8.(2022·安徽·统考模拟预测)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是中和反应的是( )
A.食醋(含醋酸)除水垢(含氢氧化镁) B.纯碱和柠檬酸反应制作汽水
C.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D.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烧碱溶液
【答案】B
【详解】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是盐,它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详解】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有白雾,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均显酸性,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选项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氧气,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选项错误;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明显现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有白色沉淀生成,选项错误,故选B。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详解】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混合,在瓶口形成白雾,浓硫酸则不具有挥发性,不能形成白雾,故A不符合题意;
B、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故B符合题意;
C、浓盐酸不具有干燥性,不能用于干燥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均是碱性
C.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数目发生减少,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为氯化钠的溶液,溶液显中性,故B错误;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C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硫酸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相等
B.性质:能与CO2等非金属物质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答案】C
【详解】A、根据硫酸的化学式H2SO4可知,硫酸溶液中H+和 的数目比为2:1,错误;
B、硫酸不能与CO2等非金属物质反应,错误;
C、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正确;
D、CaCl2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硫酸钙和稀盐酸未能去除酸性物质,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氢氧化钙处理后排放,错误。
故选C。
13.(2022·湖北黄石·校联考模拟预测)能确定某一物质一定是酸的依据是( )
A.某水溶液能够导电 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D.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答案】D
【详解】A、某水溶液能够导电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是酸。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不是酸。故错。
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是酸。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是酸。故错。
C、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是酸。例如硫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硫酸氢钠不是酸。故错。
D、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能确定该物质一定是酸。故对。
故选D。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知识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古代“湿法冶金术”炼制金属铜CO+CuO=Cu+CO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答案】A
【详解】A、古代“湿法冶金术”炼制金属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分别向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可知紫色石蕊遇酸变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_;无色酚酞溶液遇酸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
【答案】 红 蓝 不变色 红
【详解】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可知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16.(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进行如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BD
(2)酚酞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3)
【详解】(1)根据题意加入稀盐酸后,铜不与酸反应;镁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有气泡冒出的是B和D;
(2)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碱性逐渐消失最终完全反应后溶液不显碱性则酚酞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证明发生了反应;
(3)D中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7.(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何鉴别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________?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如何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_____? 如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
(3)水垢的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实验室常用稀盐酸除水垢,而家庭中常用食醋除水垢,分别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用试管分别取三种待测液少许,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稀硫酸,再分别向另两只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稀盐酸,则另一个是稀硝酸 、
(2) 分别取两种固体各少许放入玻璃器皿中,过一会表面变潮湿的原固体是氢氧化钠,不变的是氢氧化钙 用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液少许,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的原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用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液少许,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3)、、、
【详解】(1)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用银离子检验氯离子;用试管分别取三种待测液少许,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稀硫酸,再分别向另两只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稀盐酸,则另一个是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分别取两种固体各少许放入玻璃器皿中,过一会表面变潮湿的原固体是氢氧化钠,不变的是氢氧化钙;
用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液少许,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的原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用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液少许,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8.(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性质④,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某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这种盐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红
(2)NaCl、NaOH
(3)
(4)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等)
【详解】(1)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呈红色,故填:红;
(2)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中,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图像可知最后溶液的pH是大于7,显碱性,所以n点有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故填:NaCl、NaOH;
(3)根据题意,二氧化硫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4)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沉淀,所以该盐溶液是铜盐溶液,可能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等)。
19.(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完成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操作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将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再向上述试剂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水,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稀盐酸,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1.铁锈溶解2.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3.铁锈消失后铁钉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4.溶液最终变为浅绿色。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无色 2NaOH+CuSO4=Cu(OH)2 ↓+Na2SO4 蓝色沉淀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H)2 +2HCl=CuCl2+2H2O 溶液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 固体部分溶解,上层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加稀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a(OH)2+2HCl=CaCl2+2H2O
【详解】将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铁锈消失后铁钉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 ↓+Na2SO4;再向上述试剂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2HCl=CuCl2+2H2O;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水,振荡,固体部分溶解,上层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稀盐酸,振荡,加稀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的生产。下图是某工厂制备高纯碳酸钙的工业流程。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模拟实验,(SiO2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盐酸缓慢加入粉碎后的优质石灰石中,同时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2)“操作 1”、“操作 2”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由以上的工业流程可得出 SiO2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任写一点)
【答案】(1) 加快反应速率 CaCO3+2HCl=CaCl2+H2O+CO2↑
(2)漏斗
(3)不与酸反应(或不与水反应)
【解析】(1)搅拌是为了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酸溶”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盐酸缓慢加入粉碎后的优质石灰石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加快反应速率;;
(2)由图可知,“操作1”、“操作2”步骤中实现了固液分离,说明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漏斗;
(3)在“酸溶”和过滤后得到的是 SiO2固体,说明 SiO2有不与酸反应、不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故填:不与酸反应。
21.(2022·安徽淮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FeCO3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的简易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盐酸与Mn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②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将铁元素转化为Fe(OH)3沉淀,其反应为:,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加入K2S、MnS等硫化物,均可将MnCl2中混有的CuCl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但实际生产中选用MnS,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
(2) 过滤 漏斗
(3)H2O
(4)除杂不引入新的杂质
【解析】(1)
根据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新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盐酸与Mn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2)②处操作需将固液分离,因此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写:漏斗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反应前2Fe、4Cl、2H、2O,反应后2Fe、10H、6O、4Cl,相差8H、4O,可以推出X物质的化学式为H2O,故填写:H2O
(4)
若加入K2S的话,滤液3中会引入K+,属于引入新杂质,不合理,因此选MnS,故填写:除杂不引入新的杂质
2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所加稀硫酸均过量)。
(1)试管A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2)试管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管C中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试管D中加稀硫酸至过量,则试管D中溶质含有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答案】(1)红
(2)
(3)
(4) Na+、H+、 H+和结合生成H2O
【详解】(1)试管A中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填:红;
(2)试管B中的铁锈中含有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和水,故填:;
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锈反应后,里面的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C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试管D中加稀硫酸至过量,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则试管D中溶质含有的离子有硫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氢离子,故填:;
酸碱中和的实质是:H+和结合生成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10单元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课时练习
1.(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N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
2.(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能干燥氢气
B.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 )
A.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 B.通电后都能发生电离
C.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D.在溶液里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4.(2018·江苏淮安·统考二模)下列各项为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雾
C.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5.(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6.(2022·云南·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黄色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冷
D.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7.(2022春·广东广州·九年级专题练习)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性。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8.(2022·安徽·统考模拟预测)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是中和反应的是( )
A.食醋(含醋酸)除水垢(含氢氧化镁) B.纯碱和柠檬酸反应制作汽水
C.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D.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烧碱溶液
9.(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1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均是碱性
C.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12.(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硫酸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相等
B.性质:能与CO2等非金属物质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13.(2022·湖北黄石·校联考模拟预测)能确定某一物质一定是酸的依据是( )
A.某水溶液能够导电 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D.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知识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古代“湿法冶金术”炼制金属铜CO+CuO=Cu+CO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15.(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分别向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可知紫色石蕊遇酸变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_;无色酚酞溶液遇酸________,遇碱变_________。
16.(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进行如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何鉴别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________?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如何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_____? 如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
(3)水垢的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实验室常用稀盐酸除水垢,而家庭中常用食醋除水垢,分别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8.(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性质④,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某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这种盐可能是___________。
19.(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完成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操作 反应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将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再向上述试剂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水,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向10mL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10mL稀盐酸,振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的生产。下图是某工厂制备高纯碳酸钙的工业流程。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模拟实验,(SiO2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盐酸缓慢加入粉碎后的优质石灰石中,同时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2)“操作 1”、“操作 2”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由以上的工业流程可得出 SiO2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任写一点)
21.(2022·安徽淮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FeCO3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的简易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盐酸与Mn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②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将铁元素转化为Fe(OH)3沉淀,其反应为:,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加入K2S、MnS等硫化物,均可将MnCl2中混有的CuCl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但实际生产中选用MnS,其原因是______。
2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所加稀硫酸均过量)。
(1)试管A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2)试管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管C中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试管D中加稀硫酸至过量,则试管D中溶质含有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