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专题十五
完形填空(15空)
【新教材新高考】
01
命题规律
1.近三年高考完形填空题材多元化,遵循“文章内容生活化”原则,传递正能量。语篇类型为记叙文,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
2.命题聚焦完形填空的核心考点——逻辑推理,将考查的重点放在理解全文、通篇考虑、掌握大意、注重关联方面。
3.侧重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汇知识的能力,降低了对单词本身意义的考查要求,文中没有生僻词、语言简单、长句不多;对熟词生义、一词多义进行适度考查。考点设置以实词为主,其中对动词、名词以及形容词考查的数量较多。
4.从词义辨析的角度看,大部分题目利用较小的语境和词汇的辨析即可解决;从词汇难度看,初中所学词汇占据大半,其余词汇基本在高中必修范围之内。
02
备考策略
1.熟悉语篇结构,根据句内层次、句组层次和语篇层次,通过对文章总体框架的理解和思辨能力,破解问题。
2.明确完形填空的答题步骤,掌握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进行科学训练,重视短文的关键句、主题句(往往是首句或尾句),从而尽快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
3.牢固掌握词汇的基本用法,不过多关注词汇的辨析,而要多进行思维含量高的语篇活动,通过语言的运用,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带动语言知识的学习。
4.诵读一些地道的英文美篇和完形填空的高考真题,对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学科素养进行渗透。
03
不同文体的应对技巧
记叙文
记叙文是一种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包括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逸闻趣事等。文章多交代when、where、who、what、how五个要素。
应对技巧:
1.读懂文章首句
首句往往是整篇文章的引领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中心和写作意图,是文章发展过程的重要线索。细读首句可以判断文章体裁,预测语篇解读和主旨。读懂首句可以帮助考生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对理解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仔细阅读了首句后,应快速阅读全文,确定文章的文体、主旨和结构。一般地,记叙文类的文章的首句会交代4个W(When,Where,Who,What),这为我们理解文章提供了一个“窗口”。
2.理清事件发展顺序
记叙文类文章以叙述为主,一般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叙述,正确把握文章的发展顺序对把握文章的主脉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选择答案时,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认真比较所给选项,从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答案。
3.注意上下文呼应
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单纯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很少,多数题目必须借助对上下文的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词和上下文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考生必须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及逻辑性。在了解语篇大意的基础上,要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对每道题所给的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比较,并考虑到全文的语境,做到瞻前顾后,上下文呼应,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答题。
议论文
议论文是高考完形填空中较难的一种文体,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论点、论据和论证。要做好议论文类的完形填空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论点。不同的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方式往往不同,大体有以下种情况:
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有些议论文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提出论点。然后再通过具体的论据去证明论点,论据有时候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最后总结全文。
②导入式提出论点。有些议论文会先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具体的事情或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然后根据事情或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再用具体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论点。
③最后提出论点。有些议论文,作者一开始仅仅是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不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对具体现象的分析,自然地得出一种结论,这种结论往往就是作者的论点。答题时要注意理清论点、论据和论证。一般来说,能说明论据主要内容的答案可以在点里得到印证,而能说明论点主要内容的答案也可以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了这个特点,部分选项的答案便一目了然。
应对技巧:
1.从首句入手,找出中心
2.利用原词复现,寻找近义词语
完形填空试题中,有些词语常常重复出现在语篇之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与选项意义紧密相连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些词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3.依据行文逻辑关系,准确辨析词义
说明文
说明文类完形填空题常常就某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说明,文章用来说明某一种社会现象、一个产品的制作过程、一种产品的使用方法、某个科学成就或人类生活中所面临的某个具体的难题等。说明文所呈现的方式较为单一,作者往往一开始就交代说明的对象,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因此,这类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通常就是其中的一个角度或侧面,所以要注意概括每一个段落的主旨大意,尤其是文章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作者往往会对说明的话题进行概括和说明。
说明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具体形式。
②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③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
④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应对技巧:
1.利用总分原则,理清段落关系
符合“总分式”结构的说明文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说一句总结性的话,后面分几个方面阐述或举例说明;二是从几个方面叙述细节情况,然后用一句总结性的话进行归纳。
2.运用顺势承接或者逆向对比,巧妙选择答案
根据空格前后的内容推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选出答案,这属于顺势承接当文章的上下语句间含有一些与空格处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汇时,就要运用逆向对比法。
夹叙夹议文
夹叙夹议类的文章是高考完形填空中较有难度的体裁,也是容易造成考生失误的一类体裁。所选文章语言地道,寓意深刻,可读性强。因此对这种类型的完形填空,大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考夹叙夹议类的完形填空一般有以下三种结构特点:
(1)先叙述作者自己亲历的一件事情或所见所闻,然后针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揭示生活的真理。
(2)先提出一种观点或看法,然后围绕这一观点或看法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一般是一个事例,有时也会用几个事例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论证。
(3)提出一种观点或看法,然后用事例论证,最后再进一步阐述或总结自己的观点。
解答夹叙夹议类完形填空必须做到整体合一,“大环境”与“小环境”有机结合,其中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渗透和延伸。因此,在逐个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叙述与议论之间的相互转换,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切不可偏离所叙及所议之事,按自己的思路分析题目。
应对技巧:
1.首尾遥相呼应,主题鲜明统一
大多数夹叙夹议类完形填空的尾段是文章的结论段落,是对前面所述故事的分析评论,这样与首段往往形成呼应的效果,所以考生做此类文章时,要仔细分析首段与尾段的这种对应关系。
2.行文逻辑推理,增强语篇意识
夹叙夹议文,文章以叙述为主,绝大多数篇幅是作者在描述事件,而作者的态度及观点往往隐含在叙述中。这就要求考生增强语篇意识,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通过语境辨析词语,做出选择。
3.围绕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夹叙夹议文虽然在讲故事、描述人,但都是作者为了表达某个主题而精心编排的,所以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意图,即作者意在通过文章告诉读者道理。如果考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了解,会引起系列的错误认识,导致几个选项连续错误。一般来说,作者讲故事是为了给人经验、教训,那么行文中的词汇应该是与其有关的;如果作者是为了讲述生活中的哲理,那么词汇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