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节 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第三课时 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第2节 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第三课时 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2-24 08: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2节 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3设计目录,发布作品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复备人
编 号 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设计制作演示文稿六个一般流程中的最后两个,目录,对于一份演示文稿来说,虽非必需,但是加上一张可视化的,效果震撼的目录,可以非常有效地为演讲者和听众导航。再加上恰当的美化,以及动画效果的设置,更是一种富有动感的美的享受。最后的发布作品环节肯定少不了,因为演示文稿的制作就是为了满足观众,达到演讲者向大众传递信息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习和创作越到最后,学生越是容易松懈,但是目录的创设、作品的美化,以及最后的发布却是整个演示文稿制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需要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可视化目录的制作,以及作品的适当美化、动感设置,对于平时运用极少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使用“模板”和“幻灯片库”,制作演示文稿的目录页。 (2)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并编辑组织结构图等直观形象的元素,制作可视化的演示文稿。 (3)学会设置“自定义动画、切换效果”,控制演示文稿中不同元素的播放顺序、呈现效果,及各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4)学会将演示文稿“打包”保存,或者保存为“云文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学生的自学,教师适时的讲演,明确演示文稿制作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再通过“连云港元素”作品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对知识得以灵活运用,个性得以彰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实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使用“模板”和“幻灯片”,制作演示文稿的目录页。 (2)插入并编辑组织结构图等直观形象的元素,制作可视化的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 设置“自定义动画、切换效果”,控制演示文稿中不同元素的播放顺序、呈现效果,及各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栏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回顾。 设计意图:回顾,准备,并直奔主题。 学生打开自己的“连云港元素”演示文稿作品,准备继续操作
讲授新课 作品分析 1、设计目录 (1)一般组成:封面页、(目录页)、正文页、(封底页) 操作知识点: ★ ① 目录制作方法1:插入组织结构图;(插入——>SmartArt) ② 目录制作方法2:制作目录页;(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合适的幻灯片样式) 美化页面 思考:美化页面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操作知识点: ★ ① 自定义动画。(选定对象——>动画——>自定义动画) ② 幻灯片切换效果。(选定幻灯片——>动画——>切换效果) <注意:应用范围> 2、发布作品 师:幻灯片放映,观看实际效果后,如果没有问题(备注、细节性错误等),即可发布作品。 操作知识点: ① 打包输出;(WPS演示——>文件打包) ② 导出为图片;(WPS演示——>输出为图片) ③ 打印输出;(WPS演示——>打印) (二)实践学习 任务要求: 打开自己的“连云港元素”演示文稿文件,添加目录页和封底页; 对作品进行适当的美化,并按具体需求,适当设置演示文稿各对象的动画效果及各页面的切换效果; 保存文件,并将演示文档打包成压缩文件输出。 设计意图:学习、归纳、操练,然后实践创作,从赏析到理论,再到及时地运用反馈,最终完成“连云港元素”作品的制作。 在教师简单地讲演,适时地展示和说明之下,学生模仿实践。 看书回答,动画效果的设置在老师的适当提点下,模仿练习。 看书了解,并作适当练习。 自主探究,组内互助,必要时寻求老师帮助——>小组代表展示——>共享知识经验,完成或完善作品。
展示作品 交流评价 组织评价、纠错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展评,让学生多看,多思,多汲取,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知识,完善作品。 展示、自评——>填写评价表——>纠正和完善作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栏
课堂总结 提问: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