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比例检测卷(B卷 提高卷) 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A3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比例检测卷(B卷 提高卷) 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A3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6 09: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比例检测卷(B卷˙提高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2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知识空格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2.已知x的等于y的(x,y均不为0),则x与y的比值是( )。
3.甲、乙两数的比是3∶7,乙数是119,甲数是( )。
4.一座高12米的小山丘,画在图上高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这幅图上长15厘米的公路,实际长是( )米。
5.6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2包糖,我用21个矿泉水空瓶换了x包糖。请根据题意,写出比例( )。
6.如果《趣味数学故事》书的包数与本数的比是1∶20,那么,3包书共( )本;100本是( )包。
7.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笑笑家到学校距离为。笑笑以平均/分的速度走,从家到学校要用( )分。
8.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图纸上,量得某学校操场长1.5厘米,宽0.8厘米,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9.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10.某球队按男女5 :2的比例招生,如果总共招生人数不超过50人,最多招男生( )人,女生( )人。
二、是非曲直辩一辩。(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5分)
11.和可以组成比例。( )
12.学校操场的实际长是240m,画在图纸上的长是6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40。( )
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为0。( )
14.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 )
15.甲班人数的等于乙班人数的,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9∶8。( )
三、众说纷纭选一选。(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6.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8∶3和8.2∶3.2 B.和
C.和 D.和
17.有一个机器零件长3.2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50 B.1∶5 C.5∶1 D.50∶1
18.如果(、、、均大于0),则、、、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19.甲乙两轮均为圆形,甲轮滚动2周的距离,乙轮要滚动3周,甲轮半径与乙轮半径的比是( )。
A.4∶9 B.9∶4 C.2∶3 D.3∶2
20.用5毫升的蜂蜜兑100毫升水调制成蜂蜜水,如果再加入10毫升的蜂蜜,为了使蜂蜜水的甜度不变,需要加入的水可以是( )。
A.10毫升 B.200毫升 C.原来的3倍 D.原来的4倍
四、巧思妙想算一算。(共18分)
21.(本题6分)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和 (2)和
22.(本题12分)解方程。

五、手工作坊。(共10分)
23.(本题5分)李老师家在学校正东方向800m处,商店在学校北偏西60°,离学校600m处,请你标出李老师家和商店的位置。
24.(本题5分)请先把方格纸中的正方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是1∶2,再将缩小后得到的图形向右平移4格。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25.(本题5分)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26.(本题5分)小明骑车从甲地到乙地,15分钟行了9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一共用了20分钟,返回时每分钟行100米,返回时用了多少分钟?(用比例解答)
27.(本题6分)师徒二人合作加工168个零件,师傅加工9个零件的时间和徒弟加工5个零件的时间相同。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28.(本题6分)学校运来24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级,丙班分到多少棵?
29.(本题6分)同心抗疫,同心守沪。2022年3月30日傍晚,深圳500吨蔬菜星夜送往上海。在一幅比例尺为1∶7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深圳和上海两地的距离为2厘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1)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列式解答你提出的问题。
30.(本题6分)学校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水池的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深为2厘米。
(1)工程队按图施工,这个水池的长、宽、深各应挖多少米?
(2)这个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析部分
一、知识空格填一填。
1.
【分析】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就说明乘积为1,那么两内项的乘积也为1,已知一个内项,求另一个内项,就用1÷。
【详解】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2.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x的等于y的(x,y均不为0),即x=y;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化成比例的形式,再用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即可解答。
【详解】x=y,所以x∶y=∶
x和y的比值是:
÷
=×

【点睛】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3.51
【分析】解比例:求比例的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解比例都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的。因为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所以可以把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转化为方程来解。
【详解】解:设甲数为x,由题意得:
3∶7=x∶119
7x=119×3
x=17×3
x=51
【点睛】因为甲与乙之间存在3∶7的比例关系,故可以列出比例式来解。这也是比例的一种应用,做完后可以把结果代入比例式验算来验证得数是否正确。
4. 1∶200 30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6厘米∶12米
=6厘米∶1200厘米
=1∶200
15÷=3000(厘米)
3000厘米=3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相关公式。
5.6∶2=21∶x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用6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2包糖,所以每包糖的可以换(6÷2)瓶矿泉水瓶,用比表示就是6∶2;用21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x包糖,所以每包糖的可以换(21÷x)瓶矿泉水空瓶,用比表示就是21∶x;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据此写出比例(答案不唯一)。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2包糖,我用21个矿泉水空瓶换了x包糖。请根据题意,写出比例:6∶2=21∶x。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6. 60本 5包
【分析】根据书的包数与本数的比是1∶20,设3包书共有x本,100本有y包。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书的包数与本数的比是1∶20,3包书共有x本的比例为:
1∶20=3∶x
x=20×3
x=60
100本有y包的比例为:
1∶20=y∶100
20y=100×1
y=100÷20
y=5
故答案为:60本;5包。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方程题并细心计算是关键。
7.30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进而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详解】笑笑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1.5÷=150000(cm)
150000cm=1500m
1500÷50=30(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和行程问题中的相关计算公式。
8.12000
【分析】根据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学校操场实际的长和实际的宽,之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5÷=15000(厘米)
0.8÷=8000(厘米)
15000厘米=150米
8000厘米=80米
150×80=12000(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9. 54 30
【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后,长、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都分别是9分米、6分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即可求出面积;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3×3)×(2×3)
=9×6
=54(平方分米)
2×(3×3+2×3)
=2×(9+6)
=2×15
=30(分米)
【点睛】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10. 35 14
【分析】招生人数不超过50人,男女人数都是整数,男女人数一共是7份,所以总人数要被7整除,但不超过50,所以数字是49。再把49人按照5:2按比计算出男女人数。
【详解】不超过50,能被7整除的最大整数是49。
女生人数:49×=14(人)
男生人数:49×=35(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按比分配的计算,其中招生总人数是未知的,根据男女人数一共是7份,而且总人数不超过50,推算出总人数是49。
二、是非曲直辩一辩。
11.×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据此解答。
【详解】∶和∶2
×2=
×=
≠,所以∶和∶2不能组成比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240m=24000cm
6∶24000
=(6÷6)∶(24000÷6)
=1∶4000
学校操场的实际长是240m,画在图纸上的长是6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4000。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13.√
【分析】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被减数=减数,差是0,据此分析。
【详解】由分析可得:比例的两外项积-两内项积=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4.×
【分析】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长的比相等,周长的比也相等,但面积比不相等,原图形按3∶1放大后,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2倍,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现在周长∶原来的周长=3∶1=3,现在的面积∶原来的面积=32∶12=9∶1=9,所以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故答案为:×
【点睛】原图形按n∶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n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2倍。
15.√
【分析】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得:甲班人数×=乙人班数×,因为甲、乙两班人数不能为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如果甲班人数是外项,那么是外项;则乙班人数为内项,为内项;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甲班人数×=乙班人数×,
所以甲数∶乙数=∶ =(×12)∶(×12)=9∶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解答此题应根据比例基本性质的逆运算进行解答。
三、众说纷纭选一选。
16.D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叫做比例,分别算出各项中两个比的比值,即可解答。
【详解】A.8∶3=,8.2∶3.2=,≠,所以8∶3和8.2∶3.2不能组成比例;
B.=,=,≠,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C.=,=,≠,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D.=,=,=,所以和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还需要注意运算的正确性。
17.D
【分析】先统一单位后,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数据代入即可求出这幅零件图的比例尺。
【详解】3.2毫米=0.32厘米
16∶0.32=50∶1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
18.D
【分析】设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分别求出a、b、c、d的值,再比较大小。
【详解】假设=1,
a的值:1÷3=
b的值:1÷2=
c的值:1
d的值:1÷=2
2>1>>
所以a、b、c、d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设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根据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分别求出a、b、c、d的值,再比较。
19.D
【分析】设甲轮的半径为a,乙轮的半径为b;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半径×2;分别求出甲轮的周长是2πa和乙轮的周长2πb;又因为甲轮滚动2周的距离等于乙轮要滚动3周;列出等式,即2×2πa=3×2πb,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出两个滚轮的半径比,据此解答。
【详解】设甲滚轮的半径为a;乙滚轮的半径为b。
甲滚轮的周长:2πa
乙滚轮的周长:2πb
2×2πa=3×2πb
2πa=3πb
a∶b=3∶2
故答案为:D
【点睛】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20.B
【分析】根据蜂蜜水的甜度不变,即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据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需要加入x毫升水。
5∶100=10∶x
5x=100×10
5x=1000
x=20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实际应用,答题的关键是明确蜂蜜水的浓度不变,也就是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
四、巧思妙想算一算。
21.(1)和能组成比例;;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和∶能组成比例;
因为6.4×2.5=16,,,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和组成的比例是∶=∶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第一个: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即原式变为:12x=4×27,之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12即可;
第二个: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即原式变为:42∶28=x∶4,根据内项积=外项积,即原式变为:28x=42×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8即可;
第三个: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变为:3.6x=×4.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6即可;
第四个: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变为: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解。
【详解】
解:12x=4×27
12x=108
x=108÷12
x=9
解:42∶28=x∶4
28x=42×4
28x=168
x=168÷28
x=6
解:3.6x=×4.8
3.6x=1.5
x=1.5÷3.6
x=
解:x=×
x=
x=÷
x=×
x=
五、手工作坊。
23.见详解
【分析】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0000,可以分别求出李老师家到学校、商店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它们与学校的方向关系,即可在图上标出李老师家和商店的位置。
【详解】李老师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800米=80000厘米
800000×=4(厘米)
商店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600米=60000厘米
600000×=3(厘米)
所以李老师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商店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
标出李老师家和商店的位置,如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
24.见详解
【分析】将正方形按1∶2缩小,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正方形;再根据平移的特征:把缩小后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首尾连接各点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6×=3
见下图:
【点睛】根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作平移后的图形,进行解答。
六、解决问题。
25.2.5米
【分析】已知小兰的身高1.5m,影子长为2.4m;且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则要求这棵树有多高,可假设这棵树xm高,列方程为:x∶4=1.5∶2.4。
【详解】解:设这棵树高xm,由题意得,
x∶4=1.5∶2.4
2.4x=1.5×4
2.4x=6
x=2.5
答:这棵树有2.5米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故可按正比例关系列方程。
26.12分钟
【分析】先利用除法将小明从甲地到乙地的骑车速度计算出来,再根据从甲到乙和返回时的路程是相等的,列出比例,再解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返回时用了分钟。
100x=900÷15×20
100x=1200
x=12
答:返回时用了12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列出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27.48个
【分析】设师傅加工了x个零件,则徒弟加工了(168-x)个零件,因为两人加工的时间相同,所以师傅与徒弟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9∶5,据此列比例解答。
【详解】解:设师傅加工了x个零件。
x∶(168-x)=9∶5
168×9-9x=5x
14x=1512
x=108
168-108=60(个)
108-60=48(个)
答: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48个零件。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实际应用,明确相同时间内,两人加工的零件个数比是9∶5是解题关键。
28.丙班分到54棵
【分析】要求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级,求丙班分到多少棵。先要求出余下多少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则余下这批树苗总数的(1-10%),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然后运用按比例分配知识解答即可。
【详解】240×(1-10%)
=240×0.9
=216(棵)
=216×
=54(棵)
答:丙班分到54棵。
【点睛】在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解答。
29.(1)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不唯一)
(2)140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合理的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详解】(1)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不唯一)
(2)2×70000000=140000000(厘米)
140000000厘米=1400千米
答: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40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解答即可。
30.(1)长24米,宽20米,深4米
(2)832平方米
【分析】(1)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分别求出水池的长、宽、深的实际长度;
(2)贴瓷砖的面积,就是用表面积减去上口的面积,利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水池实际的长:12÷=2400(厘米)=24(米)
水池实际的宽:10÷=2000(厘米)=20(米)
水池实际的深度:2÷=400(厘米)=4(米)
答:这个水池的长应挖24米、宽应挖20米、深应挖4米。
(2)(24×20+20×4+4×24)×2-24×20
=(480+80+96)×2-480
=656×2-480
=1312-480
=832(平方米)
答:这个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实际面积是832平方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运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