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23 23: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相同的时间内,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功多
C.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3.用同一滑轮按如图1所示三种方式匀速拉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则所用拉力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  )
图1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2<F1<F3
4.如图2所示,皮划艇运动员一只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另一只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列选项图中船桨的杠杆模型最合理的是(  )
图2
5.如图3所示,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3
A.甲的拉力大 B.乙做的额外功少
C.甲的功率大 D.乙的机械效率低
6.如图4-甲,杠杆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4
A.若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加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下沉
B.若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右端下沉
C.若将图甲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远离支点一格,杠杆左端下沉
D.如图4-乙所示,用光滑的滑轮向左推动杠杆右侧的绳子,杠杆仍然平衡
7.如图5-甲所示,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拉力F的功率随绳端的移动速度v变化的图象如图5-乙所示,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2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A.拉力F的大小为40 N
B.拉力F的功率为30 W时,10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6 m
C.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时,10 s内拉力做的有用功为120 J
D.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8.用起重机吊臂吊起某厢式板房的情景如图6所示。上面的小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下面的大滑轮是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作用是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图6
9.如图7,轻质杠杆的中点悬挂一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力F,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若力F始终竖直向上(如图甲),则其力臂将________,大小将________;若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如图乙),则其大小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7
10.如图8,斜面长1 m,高0.4 m,用大小为5 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 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拉力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_J,铁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图8
11.图9-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在井上汲水用的桔槔,其简化示意图如图9-乙所示,其中 l1=0.5 m,l2=0.2 m。在其左端悬挂重20 N的物体A,右端悬挂物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为20 N,则此时杠杆右端所受的拉力为________N,物体B的重力为________N。若不改变坠石的重量,想要一次提起更多的水,支点O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图9
三、作图题:本题6分。
12.(1)如图10所示,在A点挂一重物G,要求在B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AOB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1和阻力F2。
图10
(2)如图11所示,站在斜面顶端的小海利用滑轮组沿斜面拉动重物G,请画出滑轮组正确的绕线方式。
图11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12分,第14小题14分,共26分。
13.小明用一根每格等距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图12
(1)小明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接下来他应该调节______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支点O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小明正确进行实验后杠杆水平平衡,得到的数据为F1=1 N、L1=10 cm、F2=0.5 N和L2=20 cm。根据这些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探究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图乙的杠杆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________(选填字母),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A.左侧钩码向左移动1格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1格 
C.平衡螺母向右适当调节
(4)某同学用图丙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得出的数据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图13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__________。
(2)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精确到0.1%)
(3)分析第1、2、3次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第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认为应静止读数,你认为这样操作测得的机械效率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没有刻度尺,实验小组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五、计算题:本题11分。
15.用如图14所示滑轮组使重600 N的货物匀速上升2 m,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图14
(1)此时绳端的拉力;
(2)动滑轮的重力;
(3)若绳子最多能承受300 N的拉力,求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精确至0.1%)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12分。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辘轳
《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15-甲,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辘轳是典型的轮轴,其结构如图15-乙所示,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可以绕轴心O连续转动。R为轮半径,r为轴半径,汲水时人垂直作用在轮上的力为F1,绳子作用在轴上的力为F2,当轮轴匀速转动时,它们之间满足F1R=F2r的关系。
图15
(1)辘轳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下列生活中的工具属于轮轴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杆秤 B.筷子 C.门把手
(3)若辘轳的轮半径R为0.5 m,轴半径r为0.2 m,水和桶的总重为100 N,不计轮重和各种摩擦,则匀速提升木桶时,垂直作用在轮柄末端的力是________N。
(4)使用辘轳时,若想更加省力,可以进行一些改进,请你列举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辘轳从井中匀速提上来一桶水,水重150 N,桶重10 N,提升的高度为8 m,用时30 s,人做的总功为1 500 J,则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________W,辘轳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卷
1.B 2.A 3.D 4.B 5.A 6.C 7.C
8.改变力的方向 动 省力
9.变小 不变 变小
10.80% 1 1
11.50 70 右
12.(1)如答图1所示    (2)如答图2所示
答图1 答图2
13.(1)平衡 平衡螺母
(2)不能 只有一组实验数据,结论有偶然性
(3)B (4)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14.(1)匀速直线运动 (2)88.9% (3)大 无关 
(4)偏大 拉动时摩擦力对机械效率也有影响 
(5)能
15.解:(1)由题图可知,n=3,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80%
解得:F=250 N
(2)由F=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250 N-600 N=150 N
(3)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G′=nF′-G动=3×300 N-150 N=750 N
此时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83.3%
答:(1)此时绳端的拉力为250 N;
(2)动滑轮的重力为150 N;
(3)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3.3%。
16.(1)省力 (2)C (3)40
(4)使轮半径更大些(或使轴半径更小些) (5)40 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