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他是晚清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卢作孚 B.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2.(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口号、主张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状元实业家张謇践行的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3.(2022·云南昭通·统考一模)我们要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大生纱厂的变迁,可以查询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任志强 C.张謇 D.任正非
4.(2022·云南丽江·统考二模)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B.民族工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影响
C.一战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5.(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6.(2022·云南文山·统考一模)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出版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C.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新华书店是中共在根据地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7.(2022·云南昆明·一模)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名称 地位
《申报》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经济的变化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8.(2022·云南文山·统考二模)下列关于“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解放日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定军山》——中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C.《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
D.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9.(2022·云南昆明·统考模拟预测)刊登新闻,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近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报刊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10.(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它是我国近代创办的第一家出版事业机构,也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它是(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11.(2022·云南普洱·统考模拟预测)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循守旧必将遭到历史的淘汰。影响了我国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创立和废止分别是在
A.秦朝和明末
B.西汉和明末
C.唐朝和清朝末年
D.隋朝和清朝末年
12.(2022·云南曲靖·统考二模)我国自隋朝以来维持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才被废除的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是( )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13.(2022·云南昭通·统考一模)《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作品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国民革命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人民解放
14.(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
A.鲁迅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15.(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今年是人民音乐家聂耳诞辰110周年,聂耳1912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其中1935年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松花江上》 D.《八路军进行曲》
16.(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1912年,聂耳出生于昆明甬道街73-74号,后此处被命名为“聂耳故居”。如果我们去参观聂耳故居,最有可能从陈列馆中了解到的作品是( )
A.《黄河大合唱》 B.《定军山》 C.《义勇军进行曲》 D.《东方红》
17.(2022·云南红河·校考模拟预测)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是( )
A.《子夜》——曹禺 B.《愚公移山》——徐悲鸿
C.《骆驼祥子》——周立波 D.《暴风骤雨》——郭沫若
二、综合题
18.(2022·云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经略“西南夷”,滇国国王归顺中央王朝,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令他“复长其民”。同时在此设置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附近,郡县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社会的进步。中原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治理滇池地区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二1915年12月22日晚10时,省府重要文武官员39人集中于五华山光复楼都督府,举行秘密会议,由唐继尧主持欲血为盟,誓言拥护共和,兴师起义,誓灭国贼,万苦千难,舍命不渝。随后,原云南都督蔡锷与李烈钧、唐继尧等发表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袁。
——据云南省档案馆资料、谢本书《护国运动史》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护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 聂耳自幼爱好乐,小小年纪就学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从1933年开始, 聂耳先后创作了《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聂耳短暂一生创作的辉煌顶点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据《昆明历史》(云南教育出版社)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B项正确;卢作孚、荣宗敬、荣德生都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但他们都不是晚清状元,排除AC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D项正确;ABC项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民主主义者的实践,排除A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大生纱厂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王义广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任志强北京市华远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排除B项;任正非,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C。
4.A
【详解】根据“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萌芽;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由此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故A项“理解”正确;BCD三项对“曲线图”理解不全面。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的,总体特征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且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的看法或者意见,“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是历史评价,C项正确;ABD项都是单纯描述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叙述,排除。故选C项。
6.C
【详解】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共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7.A
【详解】表格内容是近代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情况,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经济的变化、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C项正确;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排除A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是《歌女红牡丹》,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申报》有关知识的认识。《申报》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刊,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堪称中国近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报刊。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项正确;中华书局,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排除A项;1932年7月,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社基础上成立了“生活出版合作社”,对外称生活书店,排除C项;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所以科举制的创立和废止分别是在隋朝和清朝末年,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古代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科举制一直被后世沿用了1300多年,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D项正确;郡县制是奏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中央官僚制度,不是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我国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抗战的怒吼。聂耳的代表作是《又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气概。《毕业歌》也是这一时期,由田汉作词、聂耳创作的作曲,C项正确;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冼星海,C项正确;鲁迅是作家,徐悲鸿是画家,排除AD项;聂耳创作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不是《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排除B项。故选C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B项正确;《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和《八路军进行曲》没有被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歌,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聂耳”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过程中,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C项正确;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排除A项;1905年拍摄京剧《定军山》,排除B项;《东方红》是陕西民歌,是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愚公移山》是徐悲鸿抗战时期创作的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子夜》是茅盾的作品,《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1)措施:封王,设置郡县。作用:中原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促进滇池地区社会进步,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拥护共和,讨伐袁世凯。
(3)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影响: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争。
(4)昆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昆明要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滇国国王归顺中央王朝,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令他‘复长其民’。同时在此设置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附近”可知,汉武帝的主要措施有封王、设置郡县。作用:根据材料一“郡县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社会的进步。中原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知,中原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促进滇池地区社会进步,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根据材料二“省府重要文武官员39人集中于五华山光复楼都督府,举行秘密会议,由唐继尧主持欲血为盟,誓言拥护共和,兴师起义,誓灭国贼,万苦千难,舍命不渝。”可知,目的是拥护共和,讨伐袁世凯。
(3)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影响:根据材料三“聂耳短暂一生创作的辉煌顶点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可知,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争。
(4)根据材料所涉及的汉武帝时期对昆明地区的管理、近代云南地区拥护共和、积极抗日的爱国人物等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昆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昆明要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