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人类何以会走向战争?
结合课本和导学案材料小组合作思考(3分钟)
殖民地位次:英1法2德4美5
世界霸权:英德剑拔弩张
西欧霸主:法德零和博弈
巴 尔 干:德俄奥塞角逐
三大矛盾焦点
永恒的国家利益与暂时的集团组合
同盟国
协约国
列强彼此底线威胁
集团相互秣马厉兵
极端民族主义狂热
看似偶然的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这场战争背后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裹挟与被裹挟的世界!
从速战速决的幻想到旷日持久的消耗
从局部低烈度战争到世界范围总体战
英法—德交战
俄—德奥交战
俄塞—奥交战
三条战线和三个阶段(西线重心)
1914 马恩河战役与“施里芬计划”破产
1915-1916 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与德国窘境
1917-1918 美中参战-十月革命-奥匈分裂-德国战败
无极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浩劫:人类末日的零界点
1900年,乐观浪漫的法国人怀着喜悦聆听新世纪元旦钟声。《费加罗报》憧憬:“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希望新世纪把愚蠢的仇恨、无聊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但是……
如何制裁发动战争的祸首?如何再建国家间的信任?如何防止重演战争覆辙?如何确立人类和平机制?所有的人们都在痛定思痛!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即将出炉。有幸喜,也有缺憾……
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
各国外交诉求背后有何国家战略?反映了和谈有何特点?会导致什么结果?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提出“门户开放”“十四点原则”
企图谋求战后世界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主张削弱德国,
剥夺其殖民地,
让其支付战争赔款,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索取尽可能多的赔款
以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日本代表牧野伸显。
要求占领原德国太平洋诸岛和中国山东的权利。
中国代表顾维钧。
主张收回山东,
废除“二十一条”。
特点:各有目的,矛盾尖锐
结果:难达共识,危机重重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材料:“德国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即使要他们偿付一千年,也要让他们为其所造成的战时损失偿付每一便士”“德国必须偿付最后一个铜板,我们将为此搜查他们的口袋”
——温斯顿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应不应该由德国承担全部战争罪责?对战败国的过渡处置会带来什么?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巴黎的人民手挽手走在大街上游行庆祝。
德国复仇主义者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 巴黎和会(1919)华盛顿会议(1921-1922)
重要条约 《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九国公约》等
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1920年)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人类的进步:大搏杀后的世界新秩序-承认列强相对实力变化-国联适应了世界整体化-20年的相对平稳。
世界的隐忧:强权政治、国家私欲、意识形态下的新矛盾凸显。国联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冠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身上剥下来。
——-托冯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和而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人类何以会走向战争
裹挟与被裹挟的世界
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
课堂小结: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三大战场:西线、东线、南线
三大阶段:
战争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破坏力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重要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重要条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九国公约》等
国际联盟(1920年)
1.(2020·山东·高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战争削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国际地位遭受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矛盾,排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排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排除D。
【课堂训练】
2.(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答案】D【解析】:由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在坦克的追击下德军纷纷撤退;结合“1918年8月”的时间信息可知,协约国在西线进行了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故D正确;先进武器不一定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故A错误;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故B错误;这是西线战场,故C错误。
【课堂训练】
3.(2022·浙江·高考真题)一战前,德国按速决战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贵它"。下列项中,导致该“作战计划”破产的因素有:
①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②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大东普鲁士
③英国很快参战 ④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溃它"及所学知识可得,德国的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俄军出人意料地攻打东普鲁士,英国很快参战,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出现的,不能称之为期计划破产的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课堂训练】
谢谢聆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