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7 08: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世纪初期国际秩序的破坏与重建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课时教学目标:
1.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来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通过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学生能依据多种史料对该体系安排的国际秩序进行客观评价。
3.通过一战的相关视频、图片等材料,让学生体会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初步具有建立秩序、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一战发生的背景。
难点:认识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教学思路
整体思路: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同时通过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用教材教,用足用好教材资源,落实历史学科素养。
预习检测环节,检查学生主干知识的把握。检测1,落实“时空观念”中用时间轴和地图等方式描述一战。检测2,落实主干知识体系化和结构化。
重点研习环节 ,设置两个重点研习任务,设计问题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任务一: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基础上,深入解读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概念,带领学生探究一战的根源,突出重点。任务二:在学生角色扮演理解凡—华体系的强权特征,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凡—华体系的,突破难点。两个研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足教材史料、图片、地图包括课后习题资料等,深入挖掘信息。引导学生琢磨概念、深入思考。
追问历史环节,三个追问,层层深入,既要学生升华知识,又要学生形成见识。让学生古今贯通中,思考历史生成智慧,落实家国情怀。
作业设计环节,二选一,增加选择性和开放性,既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又要能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导入:《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我们知道,以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为起点,在走向整体化的世界中,逐步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尤其是在19世纪欧洲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
但是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他的评论对吗?短时段内“剧情”竟会发生这么大的逆转吗?一战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给世界秩序带来了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设置认知冲突,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预习检测】
检测1:参照课件并结合教材,请从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叙述一战的进程。(时空观念)
(设计意图:会用时间轴和地图等方式描述一战,落实时空观念。)
(学生)最好能展示两类答案,一个时间维度、一个空间维度,其他同学点评。
检测2:请完成下面表格。(归纳概括、建构体系)
(设计意图:会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或大概念来构建知识体系。)
(从左到右) 1919年1月 英国、法国、美国 《凡尔赛条约》 殖民地被瓜分 欧洲、西亚和非洲 凡尔赛体系。
(下一行表从左到右)1921年11月 美国 《九国公约》 共同支配中国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华盛顿体系。
(学生)对照答案、自评自纠。
【重点研习】
(一)秩序的破坏:帝国主义的一战
【重点研习任务一】探究一战根源
【情境切入】
观看视频:萨拉热窝事件介绍。让我们走进一战,探究一战的根源。
(设计意图: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细节,激起探究兴趣。观看一战的现场,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过渡)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竟然演变成一场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相互厮杀的大战。一战的爆发有历史必然性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的根源。
【自主学习】
问题1:围绕“帝国主义”这一核心词,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思路引领:(1)从帝国主义的形成、对外政策、实力对比、两大集团和导火线等方面进行概括。(2)重点解读教材第83页第二则“史料阅读”的材料,深度理解“帝国主义”一词。
本问题第一步:按照思路引领(1)的提示,自主学习来概括要点。
(学生)自学概括要点后回答问题,就不理解的地方提问。
(教师)揭示要点的关系,解答学生的疑惑。
(预设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实际需要展示补充资料)。
本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教材83页史料阅读。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苏]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学生)找出关键词,就不理解的词提问。
(预设:金融资本: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
(教师)讲解:
找出的五个关键词就是列宁揭示的帝国主义的五个特征,这五个方面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其中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是帝国主义的突出特点,资本的输出、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列强瓜分世界是垄断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
列宁很深刻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认为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当世界已经瓜分完毕时,一个垄断的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的时代,就不可避免的到来了。换句话说,是因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争斗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就揭示了一战的根源: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一战的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教材,提炼概括要点;深入解读史料,注重琢磨概念“帝国主义”,带领学生探究一战的根源和性质。)
【目标检测】
1. 关于一战,有人认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是民族主义泛滥而造成的,而主流的观点认为是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的结果。1914年以前,“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为激烈的国家是( B )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德国
C.法国和德国 D.美国和日本
(过渡)除了英德矛盾外,还有哪几对矛盾?面对着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大国决策者采用了极端的手段——世界大战来解决,但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他们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从而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的动摇与毁坏,大战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以同盟国的失败而最终结束。
(二)秩序的重建:凡-华国际体系
【重点研习任务二】评价凡-华体系
【情境切入】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这里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它真的永久和平吗?
(过渡)让我们走进巴黎和会现场,目睹外交官风采。
(学生活动)
角色扮演,“我是外交官”:请选择担任以下(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中国)的一名首席外交官发言,谈谈本国的诉求。
(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其国家的本质意图,理解凡-华体系的强权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理解凡-华体系的强权特征。)
(过渡)这些决策者的安排,以自己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宰割战败国、奴役弱小民族,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经过争吵妥协,最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一体系呢?
【探究学习】
材料一: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一﹣[苏]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
材料二: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三: 国联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德国和土耳其把所属的前殖民地和属地交给国联,由国联委托受任国进行统治。……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是战胜国帝国主义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一种新的较为隐蔽的形式,是变相维护殖民体系的一种手段。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问题2: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和平是“火山口上的和平”?能进一步探究一战与二战的关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思路引领:(1)提炼凡-华体系的中的矛盾和国联的相关内容。(2)用足教材86-87页的多种史料,并结合史实做到论从史出。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得出答案。一个小组展示后,其它小组补充答案。
(教师)教师组织讨论,给予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完善答案。课件公布答案后,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
(1)激化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德国遭到不公平待遇,力图“复仇”;
(2)未能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日本在海军发展上受到压制,急于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3)强行处置战败国海外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制度加剧了西方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4)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的矛盾,造成以国家利益为根源的意识形态对立;
(5)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缺乏有效机制制止侵略,保卫和平;
总之,凡尔赛—华盛顿体是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创设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但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来探究对凡-华体系的评价。学会有理有据的论证和解释历史。)
(教师总结)大国决策者安排的战后秩序,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旧有的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一语成谶,历史不幸被言中,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教师:收集学生谈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碰撞、思考深入,活化所学知识。
学生:提问、答疑、交流、碰撞……
(设计意图:注重课堂生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目标检测】
2.“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 C )
A. 美国和英法 B苏联和美英 C法国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
3.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D )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过渡)一战孕育了二战,战后的国际秩序并没有带来真的永久和平。我们再次审视“一战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给世界秩序带来了什么?”
【总结提升】
【追问历史、生成智慧】 人类如何走出“平衡-失衡;战争-秩序”的怪圈?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追问1:依据教材最后一段,一战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①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②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学生)提炼教材观点。
(教师)追问促使学生理解结论。
追问2:放在大历史坐标下,看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500年前后-20世纪初,欧洲的中心地位牢牢确立:一战开始改变欧洲的中心地位;二战最终终结欧洲的中心地位。(教师讲述)
追问3:怎样的秩序才能保卫人类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贡献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总书记用五个“要”系统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抚今追昔,历史服务现实,为创建合理的国际秩序而增强责任感!)
【知识总结、建立体系】绘制本课思维导图,或者建构本课知识体系。提供范例:
七、板书设计:
20世纪初期
国际秩序的
破坏与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八、作业设计(二选一):
1、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起新的国际秩序,这个新秩序被称为什么?用不超过200字对此名词进行解释。
点拨提示:名词解释要求简明扼要地说清楚历史事件或现象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国家(人物)内容、结果及影响等。
一战后,以英、法、美为主的战胜国,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的统治秩序,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也属于该体系的一部分。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极力维护自身利益,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它极不公正和极不正常,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2、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从哪些方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探究,并写出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点拨提示:可以考虑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
答案要点提示:
(1)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①飞机:实用阶段;②汽车:取代马车;③化工技术发展;④生产管理革新。
(2)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干预经济,有效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3)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和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4)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答案必须成文。
九、资料拓展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2.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自己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3.国联实行所谓的“全体一致”原则,即要求国联所做决议需要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方可生效,否则决议无效。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和平方面并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5.委任管理制:凡是从前德国、土耳其等同盟国的领土,因为民族弱小,尚未开化而不能自主,应归国际联盟负监护人的责任。国际联盟得委任所谓“先进国”去代为管理,以谋各地的安宁和发展。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