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荷花淀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1 21:44:01

文档简介

12 荷花淀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横祸(hénɡ )  凫水(fú )  吮吸(shǔn )
B.梭鱼(shuō) 菱角(línɡ ) 围剿(jiǎo )
C.席篾儿(miè ) 惦记(diàn ) 噘嘴(juē )
D.晌午(xiǎnɡ ) 瞄准(miáo ) 场院(chánɡ )
解析 A项“横”应读hènɡ 。B项“梭”应读suō 。D项“晌 ”应读shǎnɡ。
答案 C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A.凉爽 湿润 膝盖 藕断丝连
B.振动 震动 吮吸 铜墙铁璧
C.脱缰 缠绞 跳荡 安安稳稳
D.摇橹 噘嘴 凫水 冒冒失失
解析  璧—壁。
答案 B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5分)
A.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才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即使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D.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到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解析 A项后一个“才”改为“还是”。B项“即使”改为“假若”。D项去掉“到”。
答案 C
4.下面是几个青年妇女在战斗结束后的对话描写,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顺序应是 (  )(5分)
①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②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③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④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⑤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⑥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A.③①④⑥⑤② B.⑥③④①⑤②
C.③⑥①⑤②④ D.⑥①③④⑤②
解析 按语言逻辑顺序组合。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5.丈夫很晚才回来,水生嫂却一直在等待,说说这个情节的表达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很晚才回来,说明斗争形势严峻,她为自己的丈夫担心,所以必须等到水生回来才放心。
6.你如何理解水生嫂的一“震”一“吮”?(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震”一“吮”,寥寥数笔,不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白洋淀抗日根据地妇女内心深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从这个“震动”中,我们多少看出一点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心理。
7.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为什么使用这种句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谓倒装句。强调“怎么了”,更能再现惊异关切的情态。
8.这几段文字写出了水生嫂怎样的心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水生嫂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想挽留水生,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从一开始的喜悦到后来的失望,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考验。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9~11题。
棋 王
郑时培
相思湾的傍晚,残阳如血。郑氏祠堂门口,少年郑寿直望着面前的棋盘焦躁不安,手里那枚已经捏出汗的黑子许久才犹犹豫豫落下。对面的叶知春站起来狂笑道:“寿直,你输了!哈哈哈……”这盘棋他们是下过赌注的,郑寿直事先发誓,要是输了就自己剁掉右手。叶知春笑够了,轻蔑地说:“你要是肯跪下来称我为棋王,发誓以后再不下棋,我便饶了你。”郑寿直朝郑氏祠堂上的门匾看了一眼,一把夺过叶知春手上的砍刀,手起刀落,那只细嫩的右手已经断在棋盘上了,鲜血染红了整个棋盘。郑寿直望着目瞪口呆的叶知春说:“以德以艺,你配称王?你等着,我一定会赢你的。”说完,沿着苇河边大步走去。
民国三十一年端午节,郑寿直突然回到相思湾。这时候,叶知春已经做了日本鬼子的保安,专陪鬼子头头下棋,屡下屡败。郑寿直找到叶知春说:“听说你已经称棋王了,你可晓得棋界规矩?”当时叶知春刚和鬼子头头下完一盘棋,见郑寿直来挑战,笑笑说:“手下败将还谈什么规矩,是不是还有一只手也不想要了?”鬼子是半个中国通,见郑寿直与叶知春叽里咕噜的要较量棋艺,便在一边怂恿他们下赌,说输了的砍头大大的好。叶知春不敢驳鬼子的面子,冷笑一声应承下来,心里想对付鬼子不敢用真本事,对付你郑寿直真是小菜一碟,便激郑寿直说:“皇军说以头相赌,你还是算了吧,我本不想伤你。”郑寿直扬眉一笑,抖出一张棋盘往桌上一摊,稳稳坐下说:“下吧。”
叶知春一看,认出是当年的那一张,心里不由一愣,但碍于鬼子的面子还是缓缓地坐了下来。棋下得相当艰难,从早上下到傍晚,两人不断拼杀。掌灯时分,叶知春站起来将棋子一抛,拱手认输。鬼子的小头头骂了声什么话,郑寿直没听懂,只见叶知春脸色一变,转身逃出门去了。鬼子顺手一枪,叶知春当即倒下。郑寿直收起棋盘想走,鬼子转过身来按住说:“我们下一盘,赌头。”
桌上摇曳的灯照着鬼子,屋子里阴森森的。郑寿直重新坐下来,感到肚子有点饿,这才想起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棋下得更加缓慢,郑寿直的心里平静如水,只几手便看出鬼子的棋艺远在叶知春之下。天亮时分,疲惫至极的郑寿直终于以绝对的优势赢了。鬼子望着输定的棋,忽然将棋掀下桌,掏出枪来朝郑寿直大喊:“八格牙路。”郑寿直看着鬼子那熊样,不由仰起头来狂笑。笑毕,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鬼子腰间的佩刀,就势抹向鬼子的脖子。鬼子没防着郑寿直会来这一手,待扣动手枪扳机时,头已落地。听见枪响,鬼子从睡梦中惊醒,立即把郑寿直围在屋里举枪乱射。许久,鬼子见屋里没有了动静才走进去,只见郑寿直以刀做杖,至死不倒。这以后不断有鬼子失踪,没多久鬼子惶惶地逃出相思湾。郑氏乡亲拾掇了郑寿直的遗骨厚葬,树碑曰:棋王之墓。自此以后,相思湾人再也不碰棋,更无人敢称棋王。
(选自《语文读本》,略有删改)
9.你怎样看待郑寿直到日军军营挑战叶知春?请写出自己的理解。(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郑寿直到日军军营挑战叶知春,不仅仅是为了雪当年断手之辱,更是为了赢得中国人的尊严。因为已经称棋王的叶知春做了日本鬼子的保安,专陪鬼子头头下棋,(故意)屡下屡败。
10.本文把郑寿直与叶知春的棋王之争放在日本侵略的大背景下,有何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把郑寿直与叶知春的棋王之争放在日本侵略的大背景下,深刻地说明了棋王之争,不仅是棋艺的较量,也是人格和民族气节的较量。拓展了小说的内容,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11.想想看,郑寿直死后为什么相思湾无人敢称棋王?(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郑寿直不仅具有高超的棋艺,更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其爱国壮举惊天动地,令人景仰,非一般人所能及。
课件48张PPT。哲思短章
蝎子与爱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指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蜇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但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围的人都要蜇你。 修身名句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
 赏读:孟子说:“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边倒。”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上》
 赏读: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
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他的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孙犁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显示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
2.写作背景
孙犁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虽然热土难离,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打鬼子,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 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3.审美视窗
诗情画意绘荷花——孙犁
你一生笔耕不辍,以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图画,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你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你的风格,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你的笔下,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答案 (1)báo (2)zhànɡ (3)shǔn (4)là (5)suō
(6)bèn (7)jìn (8)qiú (9)hènɡ (10)fú (11)jiǎo 2.辨析组词
答案 (1)穿梭 竣工 (2)教唆 怙恶不悛 (3)陷阱 肉馅 (4)万顷 倾听 (5)瞄准 描绘 (6)硝烟 哨兵 (7)惦记 掂量(1)藕断丝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墙铁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
(2)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3.词语释义 4.近义辨析
(1)精致·精制 “精致”是形容词,表示制造精巧细致,如“这工艺品很精致”。“精制”是动词,指在精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如“在生橡胶里加硫磺精制,就成了普通橡胶”。
例句:①一会儿,跑堂的拿上来一个很________的小拼盘,和一壶烫得恰到好处的竹叶青。
②去年,印尼政府提高了原油和________棕榈油产品的出口税率,以增加国内供应,从而阻止价格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2)消失·消逝 “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消逝”有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例句:①从21日起,人民银行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从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将下调至5%,这使得国债的优势逐渐________。
②暴雨肆意地泼洒,洪水仍在上涨。时间在一分一秒中________,一些楼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可消防队员们毫无惧色,坚持挨家挨户地搜救被困的群众。
答案 (1)①精致 ②精制 (2)①消失 ②消逝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小说通过描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战争生活和妇女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突破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结合文中描写水生嫂语言的句子,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提示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④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留心而被划破了手指;参军去部队,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她克制依恋之情,坚强自若。细腻、丰富的感情全由这一个简单的细节而显露。
⑤“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舍不得丈夫离开。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所以,这是一种责怪的口气。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总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
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她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心爱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提示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埋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
总结: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这篇小说细节传神,含意深厚。文中出现了三次“一捞一丢”的细节,找出并品味其作用和含意。
提示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有‘顺手’‘捞’起和‘顺手’一‘丢’这个细节。这两个‘顺手’、一‘捞’一‘丢’,传神地刻画出了妇女们当时的那种悠闲、愉快、轻松的心情。”妇女们“顺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还应该有些许伤心、失望,也有一点烦躁不安和无可奈何。
(2)“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袋,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这两处描写均在“助夫杀敌”场面中。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情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家乡的挚爱,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请举一、二例分析,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提示 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生动、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衬托出主人的勤快利落。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两个充满想像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1)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2)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情感。 考点链接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常考题型之一。
1.此题型的提问方式一般为以下几种:
①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⑥深化作品主题。
关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作用的侧重点,可参考以下图表: 主人公是水生嫂和其他荷花淀的妇女。但这群妇女没有外貌描写,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可大胆猜测作者的用意。如作者自己说“《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没有外貌描写和名字,更能显示其普通,她们便成了许许多多人的“概括”;作者着力于描写她们的语言,让读者在头脑里想象她们的形象;这群朴素的妇女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高洁美好,当然也如同荷花一样无需再一一命名。
1.文本审美
(1)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小说描写了诗情画意般的景色,让人真正领略到了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2)生动的细节描写。
小说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结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如“话别”情节里“吮手指”这一细节,揭示了人物瞬间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
(3)简洁而传神的对话描写。
文中对话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马庄探夫的一段对话,表现了这些妇女想去探夫的羞涩而又急切的心情。
2.写作迁移
【角度】 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
题目:小说是如何细腻地描写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的,是如何表现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的?请说说你的理解,300字左右。【示例】 在以水生嫂和水生为代表的白洋淀英雄儿女的身上,既有浓郁淳厚的儿女情长,又有神圣深沉的家国之爱。在夜凉如水、月色如银的晚上,水生嫂等候丈夫,这是夫妻之情;而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保卫甜蜜的生活,保卫亲人的安全,水生们义无返顾地走上抗日前线,这是夫妻之情与家国之爱的统一。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上前线,自豪于丈夫的积极带头,又舍不得夫妻分别。像所有依恋丈夫的年青妻子一样,她希望丈夫理解她在家的难处,而丈夫的深深理解和真诚感谢又使她充满了力量独自承担家里的一切。 她“呆呆”地痴等着丈夫。因为爱妻子,丈夫嘱咐妻子别让敌人活捉,要拼命;因为爱丈夫,妻子含泪答应了一切。因难以抑制对丈夫的思念,冒险去找丈夫,遇到敌人拼命划船,最后一齐跳入水中,实现了对丈夫的承诺。伏击战中,水生们为了家乡和妻子们奋勇杀敌,而妻子们忙里偷闲各自找到自己的丈夫,演绎了在战斗的浪漫硝烟中的温馨。水生的责怪,夫妻互投衣物食品,表达着深深的关切,为和丈夫并肩进步,她们学会了射击,参加了战斗,水生嫂们与水生们把夫妻之情融入了家国之爱中,夫妻之情使家国之爱散发着人性的纯美;家国之爱又使夫妻之情闪耀着品格的崇高。【漫漫古典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词中“风雨”,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人生三象
雷抒雁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
骆驼、狮子好懂。
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一干旱荒芜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采以为人生得先吃苦。这很像中国古代儒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民间亦有劝孩子小时要学会吃苦的俗谚:“小时不晒背,老时必受罪。”少时吃苦,经历一些坎坷,强身健体之外,更强健“心志”,及至长时,遇到波折不至于脆弱。骆驼,是强者人生的第一台阶。
狮子之凶猛,也是人生之不可缺。骆驼最能吃苦,但不能厮杀。即使遇上狼一类的敌手,往往也难逃厄运。人生遇到的对手、敌手、挫折,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狮子一般的体格、牙爪及勇气,实难应付。向狮子学习,应该不错。许多民族崇尚狮子,有的国家把狮子画在国徽上、国旗上。我们国家雕刻石狮用于镇宅显威,其传统至今不衰。
但是,尼采还要人们由猛狮再到婴儿。婴儿之软弱、无知,难道也要学吗?要学的!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最初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
婴儿的可爱之处在于:
天真。这是人性的本真。没有伪饰,没有欺骗,没有恶意。记着你是婴儿,就是始终保持着没有污染的人性源头。
善忘。不是一切东西都得记住,许多事,忘了比记着好。忘了,可以从头开始,可以轻装前进。
无知。无知并非总是缺点。因为无知,才产生出无限的求知欲望,看见什么,就想问,就想学。人常说“满招损”,是劝人要留出求知的空间,常常跳进“无知状态”去看世界。
成长。婴儿是人生的起点,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成长。成长永远是愉快的。老人的烦恼,恰在于不会成长了,而且即便成长,也意味着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