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动前】
2022-2023学年五校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0月5日11时,正是条子泥涨大潮的时刻。大堤外,海浪涌来,正在滩涂觅食的鸟儿展翅腾起。一堤之隔,是它们避潮休憩的720亩“家园”。成千上万只鸟儿飞越海堤,它们落脚这里,等待两小时后潮水退去。
720亩专用地是盐城打造的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全球保护联盟团体携手盐城,把先进的国际观测方法、保护理念落在这片栖息地,最终形成可供全球学习借鉴的好方法。“在这720亩的‘家园’里,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去年我们在这里同一时间监测到5.8万只鸟,今年这个数字上升为6.5万只。这些与小青脚鹬连续两年种群数量增加的实例,都成为条子泥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重要地位的有力注脚。”北京林业大学贾亦飞博士说。
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盐城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更大程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构建融“自然-科普-生态”为一体的黄海湿地,为打造滨海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范例,也为江苏乃至整个黄(渤)海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基于NbS理念修复的“720”高潮位栖息地建成后,来这里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央视《新闻联播》点赞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摘编自《新华日报》2021年10月7日,有删改)
材料二:
与分布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其他鹤鹬类一样,勺嘴鹬的种群数量下降可能与黄渤海区域滩涂围垦所导致的栖息地丧失有着密切联系。2006年和2007年春季,在韩国的东津江和万顷江河口滩涂湿地分别记录有35只和37只勺嘴鹬。随着该区域实施了新万锦滩涂围垦项目,该区域春季迁徙期记录到的勺嘴鹬数量也下降到2008年的11只,且都分布于围垦区域之外的滩涂。近5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有超过一半的滩涂湿地被围垦而消失,这直接导致了勺嘴鹬主要栖息地丧失。勺嘴鹬对栖息地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如旗标编码为01的个体连续多年停歇于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滩涂。滩涂围垦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将使它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场所,从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域的滩涂湿地受到互花米草入侵的威胁。由于互花米草植株密度高,勺嘴鹬以及其他鹤鹬类难以在互花米草分布的滩涂湿地活动,这直接导致其栖息地丧失;另一方面,互花米草入侵也改变了滩涂湿地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勺嘴鹂对食物有很高的专一性,这可能影响勺嘴鹬的食物来源。此外,野外观察表明,互花米草侵占勺嘴鹬在高潮滩的休息地,使得当觅食地被潮水淹没时勺嘴鹬需要在距离觅食地较远的区域休息,这增加了勺嘴鹬在觅食地和高潮休息地之间往返飞行的能量消耗。
勺嘴鹬活动的滩涂湿地也是沿海居民的生产区域。在如东和东台区域,渔民在沿海滩涂养殖双壳类等底栖动物或采取自然生长的经济底栖动物。一方面人类活动会干扰勺嘴鹂等鸟类的觅食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滩涂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从而影响鸟类的食物获取。
(摘编自2017年《动物学杂志》刊文《勺嘴鹬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删节)
材料三:
中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建立起了一套类型、层次基本齐全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我们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等已经达到1.18万处,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比较有效地保护了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护物种的生存地与栖息地,除了保护,还可以进行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修复。这一点,不仅被中国也被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所证明。随着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推进,中国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尤其是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得到大大强化,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大面积的、多种多样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是种质资源最有效、最丰富、最饱满的天然存储库。我们建设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好了各种各类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也就有了强大坚实的保障。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安全。应该这么说,在保护国家种质资源库方面,我们的自然保护地利在当代,更功在千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尽管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多数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亟待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如:哺乳动物栖息地受保护比例相对较高,而两栖和爬行动物栖息地的受保护比例较低;草原、海洋保护地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亟待加强,等等。很多科学家和国际科学组织都警告说,我们人类正面临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到来。自然保护地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根本的保障和最有力的支撑。保护好了我们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就是保护好了各种各类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了自然生态系统内的万千物种,保护好了无限丰富的生物基因!
(摘编自2021年《森林与人类》刊文《自然保护地典藏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让勺嘴鹬等鸟类在涨潮时能有容身之所,条子泥被打造为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B.21世纪初,韩国实施的滩涂围垦项目导致大面积的滩涂湿地消失,使得东亚—澳大和西亚迁徙路线名存实亡。
C.保护野生动植物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对物种的生存地与栖息地进行保护、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修复。
D.当今社会,种质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我们建设的自然保护地能为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属于勺嘴鹬种群数量下降原因的一项是( )
A.勺嘴鹬的主要栖息地丧失。
B.勺嘴鹬食物来源受到影响。
C.勺嘴鹬日常活动的能量消耗大。
D.勺嘴鹬觅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3.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学校推出了系列创意海报《中国古诗中的生物多样性》,你认为下列诗句不适合放在海报中的一项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5.如果你是一位青年志愿者,在“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评选活动中,你会从哪些角度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进行推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别了,武器①(节选)
[美]海明威
军队这么庞大,路又这么少,撤退必然混乱。根本没人下令指挥。
“博内罗呢?”我问。
皮安尼望着我。“他走了,中尉。”他说,“他情愿当俘虏去。”我一声不响。
“他怕我们都会被打死。”我一句话也不说。
“你看,我们对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信心,中尉。”
“他上哪儿去了?”“我不知道,中尉。他溜走了。”
我们绕着城的北面走过乌迪内,过了一会儿便走进大撤退的基本行列,整夜往塔利亚门托河赶去。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规模这么宏大。不但是军队,整个国家都在撤退。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博内罗情愿去当俘虏,真傻了。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
路上车辆和军队很拥挤,我们在路的旁边走着。
“我走得发腻了。”“嗯,我们现在只要走就行了。用不着再操心。”
“博内罗是个傻瓜。”“他真是傻瓜。”
“他的事你怎么处理呢,中尉?”“我还不知道。”
“你看,要是战争继续下去,上面会给他家属找大麻烦的。”
“战争不会继续下去的。”一个士兵说。
“我们正在回家。战争结束了。”
“要是战争真结束了,那就没有关系了,”皮安尼说,“但是我不相信战争已经结束。真这样就太好啦。”
“我们不久就会知道的。”我说。
“我不相信战争结束。他们都这样想,我可不相信。”
天亮前,我们赶到了塔利亚门托河的河岸边,便沿着涨满水的河走,走近一条所有的人马要过的桥。我们沿着河岸走,然后挤进了过桥的人群。我紧紧地夹在人群中慢慢地过桥,上面是雨,下边隔着几尺便是河水,我从桥边探头望望河水。
没人说话。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我们快过去了。木桥的那一头,两边站有一些军官和宪兵,打着手电简。我们走近他们时,我看见有个军官用手指指队伍中的一个人。一名宪兵走进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宪兵强迫他离开大路。他们正仔细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刚要走到正对面时,他们又抓去了一个人。我看见那人是个中校。他头发灰白,长得又矮又胖。宪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检查行人的军官后面。当我走到那一排军官跟前时,我看到有一两个军官正盯着我。其中有一位指指我,对宪兵说了一声。我看见那宪兵跑过来,挤过队伍的边沿来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衣领。
“怎么啦?”我说。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枪。
另一个从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几乎脱了臼。我跟他一起转过身,第一个宪兵狠狠掐住了我的脖子。
“他再抵抗就开枪。”我听见有人在说。
“这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声嚷,但是我的声音并不响亮。他们现在已把我拖到路边来了。
“他再抵抗就开枪,”一个军官说,“押他到后边去。”
“你们是什么人?”
“战场宪兵②。”另外一位军官说。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儿去。”第一个军官说。
他们押着我绕到这排军官的后边,走往公路下边临河的田野,那儿有一堆人。有一小组人由宪兵看守着。审问者的旁边站着四名宪兵,人人挂着卡宾枪。我看看那个正在受审问的人。他就是方才从撤退行列中给拖出来的那个灰头发的中校,胖胖的小个子。
“你属于哪一旅的?”他告诉了他们。
“哪一团?”他又说了。
“为什么不跟你那一团人在一起?”他把原因说了出来。
“就是你们这种人,放野蛮人进来糟蹋祖国神圣的国土。”
“对不起,我不懂你的话。”中校说。
“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叛逆行为,我们才丧失了胜利的果实。
“你们经历过撤退没有?”中校问。
“意大利永远不撤退。”
我们站在雨中,听着这番话。
“要枪毙我的话,”中校说,“就请便吧,不必多问。这种问法是愚蠢的。”
那些军官会商了一下。其中一个在一本纸薄上写了些什么。
“擅离部队,明令枪决。”他宣读。
两个宪兵押着中校到河岸边去。我没看他们枪毙他,但是我听见了枪声。
我们站在雨中,一次提一人出去受审并枪决。到这时,凡是他们问过话的都被枪决了。
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时劈开左右两人,低着头往河边直跑。我在河沿上绊了一跤,哗的一声掉进河里。河水很冷,我竭力躲在水下不上来,自以为再也不会上来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气,连忙又躲下去。我第二次冒出水面时,看见前头有一根木头,就游过去,一手抓住它。找把头缩在木头后边,连看都不敢往上边看。我快冒出水面时就听见枪声。那根木头顺着水流转,我搂住它。河水很冷。我随波逐流,双手抱住那根木头,由它把我顺流漂去。现在已看不见河岸了。
【注】①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男孩亨利参加意大利军队抗击德国,经历了战争后,最终脱离战争的故事。②战场宪兵:主要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了大撤退的场面,官兵们惊恐不已,狼狈逃命,连战场宪兵也阻止不了他们。
B.宪兵们粗鲁蛮横,不讲道理,专门搜索从前线撤回的英勇官兵,并将其残忍杀害。
C.“我”机警灵活,看到被问话的都被枪决后,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找机会侥幸逃离。
D.撤退的官兵们都在盼望着战争的结束,但又不相信真的会结束,内心纠结、绝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精练,句子较为短小而且结构简单,很少使用修饰语,表现力强,突出体现了海明威“电报体”小说的语言风格。
B.小说详细写了胖胖的中校被审问、枪毙的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以点带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甚至荒谬。
C.“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串连起众多情节;是故事的隐蔽叙述者,在叙述中从不流露主观感受,显得冷静而客观。
D.小说结尾写“我”跳河逃生的过程,用了大量的动词,准确地描写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将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扣人心弦。
8.小说节选部分开头写“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太傻了”“是个傻瓜”。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有人说,海明威的小说是“零度写作”。所谓零度写作是作者客观、冷静、从容地陈述,不是不要感情,而是不让作者感情影响读者。请简要分析本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父元敬,世高赀,岁饥,出粟万石赈乡里,开耀二年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①。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穷坟典,耽爱黄老、《易》象,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之风骨。
光宅元年,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①,召见,子昂因是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躬籍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②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③,于时,吐蕃叛,子昂上疏曰:“安北府地当碛南口,制匈奴之冲。今安北有官牛羊六千,粟麦万斛,城孤兵少,降者日众,不加救恤,盗劫日多。盗兴则安北不全,后为边患,祸未可量。”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擢拾遗。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遂送狱。子昂之见捕,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而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唐兴,文章承徐陵,庾信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尝劝后兴明堂⑤、太学,以调元气。与游英俊,多兼权衡。柳公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
(节选自《唐才子传·陈子昂》,有删改)
[注]①弋博:射猎赌博。②陈子昂作《谏灵笃入京书》反对不顾百姓、大兴上木地将唐高宗的灵笃迁回长安。③三老五更:古代一种荣誉职位。从年老退休的官员中设三老、五史各一人,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意在倡导孝养老人。④麟台正字:官名。掌管正文字。⑤明堂:古时天子宣明政教之所,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等均于其中举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B.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C.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家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D.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校,亦称乡学,古代地方学校,源于西周,后世因称地方所办学校。如“庠序之教”。而太学则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
B.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即“三皇五帝之书”,后泛指古代典籍。黄老即黄帝与老子的简称,道家以黄老为祖师,因而借指道家。它与“四书五经”同属坟典。
C.孝廉,汉时设立的选举官吏的两种科日。即选拔孝悌之人、清廉之士,合称为“孝廉”,源于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思想。
D.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如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与迁、陟、授、晋、进的意思一致。李白被放“出京”与白居易“出官”为相同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在东都去世,朝廷拟迁葬京师长安,陈子昂直言进谏,主张可在洛阳建造陵慕 安葬高宗。
B.吐蕃叛乱时,陈子昂上疏进言,认为安北府地处要冲,应当强化治理,以除隐患。后证明其正确。
C.陈子昂性格刚强,面对县令段简的敲诈勒索,他宁可被捕入狱也坚决不从,最终惨死狱中。
D.陈子昂少年时行侠仗义,将近成年仍不学无术,后来幡然悔悟,发愤读书,一举考取进士。
13.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之风骨。
(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姚鼐《登泰山记》)
14.结合材料,请从性格、为政两方面概括陈子昂的形象特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①
严羽
日近觚棱②,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裾玉珮鹚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③。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①本词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朝廷中担任官职时所作。②觚棱(gū léng):宫殿的屋角瓦脊。③唾壶歌缺:用东晋王敦的典故。《世说新语·豪央》: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如描写宫殿巍峨,衬以钱塘怒潮,境界开阔。
B.本词开篇点明节令,“秋渐满”又为全词奠定慷慨悲壮的基调。
C.“把酒送君”以下二句点题,也赞誉友人一旦入朝为官便如同神仙升天,与仙鸟同游。
D.本词用典自然妥帖,如“富贵等浮云”“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等。
16.词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概括说明。
(三)古代诗词默写(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从师态度的明显差距,“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国风》“_________”,《小雅》“_________”。
(3)古代文士常借用“水”的意象表情达意。比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人对戏曲的认知,往往从幼年开始,大多与受上代人 的影响有关。传统生活中的广场、庙会、节庆场所,现代生活中的剧场、电视、网络,都成为戏曲驻足心灵的起点,( ),最终戏曲成了生活 的内容,成了中国人的生活趣味、审美形式,也成了中国人的生命体验、集体记忆。
然而,文艺市场化与大众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传统戏曲的观众逐渐流失。由于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使得传统戏曲迎面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戏曲缺乏足够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戏曲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由于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基于生活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认知落差,让偏见与误解相沿已久,直接造成了文化传承中对戏曲的不自信。戏曲职业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戏曲人才 ;戏曲受众群体的边缘化,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渐行渐远,都成为戏曲发展不断趋于颓势的形象说明。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戏曲在广大农村社区所依存的传统生态也已经发生 的变化,戏曲立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诸多环境已经不复从前,而戏曲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亦不充分,这些都成为戏曲文化生态的现实挑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言传身教 不可或缺 后继无人 面目一新
B.言传身教 价值连城 后继无人 翻天覆地
C.潜移默化 不可或缺 难以为继 翻天覆地
D.潜移默化 价值连城 难以为继 面目一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
B.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就像开枝散叶、生花结果的植物一样
C.犹如一粒种子,它在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中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
D.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使得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B.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C.由于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D.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迎面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答。
(1)下列《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所列出的是该书中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请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在表格空白处任选两处填写合适的概念。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面对面的社群(文盲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团体道德
小家族
男女有别 两性恋爱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2)从上题所填的概念中任选一个概念,结合该书相关内容,解释其含义。
示例:礼治秩序——根据通过教化让人主动服从的传统来进行治理,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国藩在《挺经·刚柔》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奋发、进取)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刚与柔是相对存在的两种形态,取舍之间彰显人生智慧。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5页 共6页 ◎ 第6页 共6页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 2.C 3.B 4.首先,点出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类型、层次基本齐全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接着,说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成效和作用;然后,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最后,强调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5.①理念先进: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②方法科学:运用了先进的国际观测方法,可供全球学习借鉴;③成果显著:解决了勺嘴鹬等鸟类的栖息地问题,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④范例典型:为打造滨海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范例,是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⑤影响深远:保护好了黄海湿地生态系统内的万千物种,保护好了无限丰富的生物基因。
6.C 7.C 8.①写他们认为撤退没危险,而博内罗逃走很傻,实证明博内罗逃走是对的;没有逃走的人才是傻瓜,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产生波澜。②“反复说”别人傻,可以体现出撤退官兵内心的忐忑与不安(答“体现对博内罗的担忧和同情”,也可)。 9.①借作品中的人物“我”直接说话,没有直接流露作者的立场。②语言表达上客观、冷静,很少使用带有感彩的修饰性词语,多是中性的描写。③零度写作能让读者更为独立、理性、深入地思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反战主题。
10.C 11.D 12.C 13.(1)几年之间,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等各种书籍没有不广泛阅览的,尤其擅长写文章,很有司马相如的风度。
(2)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人都叫它为“天门”。 14.(1)性格:①性情急躁(褊躁);②行侠仗义(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任侠尚气)③见贤思齐,知错善改。(2)为政:①直言善谏;②胸怀天下。
15.C 16.①勉励廖叔仁为官,要轻富贵而重名节;②慨叹自己年老,难酬慷慨大志;③抒发与廖叔仁分别的伤感。
17.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银汉迢迢暗度
18.C 19.D 20.B
21.(1)①差序格局;②家庭;③无讼;④地缘社会。
(2)示例:①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延伸出来的亲疏有别、有差等次序的人际关系格局。
②家庭一一以夫妇为主轴,只履行生育功能,而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夫妇共同经营的团体。
③无讼——指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而利用传统的伦理教化,借助权威,人物来调解纠纷、维持秩序的现象。
④地缘社会一一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从商业社会发展而来的,可视作契约社会基础的社会关系。
22.例文:
亦坚亦柔,成就和谐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
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文豪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爱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成谐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风流》中唱出的“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词作者荀夜羽表达的“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
心在方寸,所求为何?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如此,方能一路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尽光明磊落。
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