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综合知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综合知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4 19: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基础综合知识
一、字词书写(共0分)
1.(2022·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典jí( ),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shǔ( )往,犹气韵生动,声声入耳。中华文化,哺育心灵成长,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典jí( ) (2)寒来shǔ( )往
(3)千载____(A.zǎi B.zài) (4)哺育____(A.fǔ B.bǔ)
二、选择题(共0分)
2.(2018·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àn)丽的花海。
D.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3.(2018·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4.(2018·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5.(2019·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6.(2019·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7.(2021·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对联一】
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对联三】
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8.(2022·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三、基础知识综合(共0分)
9.(2018·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0.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喜上眉□(shāo) (2)乡土情□(jié) (3)取□(jué)
1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怯(A.qiè B.què) (2)翘(A.qiào B.qiáo)
1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2021·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会力以(fù)□、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波德莱尔)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 ;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黄宗羲)
13.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爱( ) 会力以( )
1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厉害 B.利益 C.利害
15.(2021·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文字是同学写的学习体会,请帮助修改完善。
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大家联想到近期西南边疆官兵的故事,发出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的热情。抗美援朝的英雄曾激励了几代人,今天子弟兵续写英雄的故事,继续激励着我们。 。
(1)画线语句搭配不当,请修改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B.记录英雄故事的文章,常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
C.解放军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第一节,是和平时代的英雄。
(2020·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主题为“我爱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识城标,了解家乡】
◆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诸多要素(róng)[ ]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又通“航”,反(yìng)[ ]了杭州之名源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
◆城标以翘屋角与(yuán)[ ]拱门为表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图形相结合, 。
16.根据语境,在上文[ ]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róng)______入其中 反(yìng)______ (yuán)______拱门
17.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浑然一体
【写对联,宣传家乡】
18.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学公约,爱护家乡】
19.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诵美文,歌赞家乡】
20.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籍 暑 A 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
(1)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jí”写作“籍”。
(2)寒来暑往:指四时更替,泛指时光流逝。“shǔ”写作“暑”。
(3)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载”读作“zǎi”。故选A。
(4)哺育:喂养,培育教养。“哺”读作“bǔ”。故选B。
2.D
【详解】A.溯(sù)。
B.栖(qī)息。
C.突如其来。
故选D。
3.C
【详解】A.搭配不当,不能“创造”“进程”,应该改为“加快”“进程”。
B.选项,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同时出现,让句子没有主语了,删掉一个就可以。
D.选项,第一个分句属句式杂糅,在“发布”后面加“的”即可。
故选C。
4.B
【详解】B.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对联“失马真成福”并不是出自《马说》,而是出自《塞翁失马》,而《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因此“化用了‘伯乐相马’”也不对。故选B。
5.B
【详解】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不符合语境。故选B。
6.A
【详解】B:普希金:俄国,C:《朝花夕拾》是散文集。D:《木兰诗》是乐府古诗。故选A。
7.D
【详解】D.三副对联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D。
8.C
【详解】本语段主要围绕“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走好长征路”展开叙述。④句“忆往昔”先叙述先辈们的精神,确定④句为首句;②句“想今朝”,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的问题,因此②句承接④句;①③句说明了我们这一代人应怎样做,回答②句的问题;根据“先打好基础”“然后在实践中历练”的顺序,可知③句排在最后,故排序为:④②①③;
故选C。
9. B A
【详解】(1)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能用来形容灯光。可改为“光怪陆离”。故选B。
(2)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去掉其一即可。其它三项无误。故选A。
10.(1)梢 (2)结 (3)决 11.(1)A (2)B 12.A
【解析】10.需要注意“梢”的偏旁,与“稍”区分开。注意“取决”的字形。
11.(1)“怯”是一个易错字,应读qiè。故选A。(2)“翘”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qiáo,故选B。
12.A:“故知”意思是“老朋友”。故选A。
13. 戴 赴 14.C
【分析】1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戴、赴”的正确书写。爱戴:意思是敬爱并且拥护。全力以赴:意思是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14.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厉害:意思是剧烈的、强大的、猛烈的本事或手段,指实力高强,具备有某项特殊超凡的能力,形容能做出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多用于比喻人物或其他事物,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社会中常见运用较为广泛的口头用词。利益:指人类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包括:金钱、权势、色欲、情感、荣誉、名气、国家地位、领土、主权等所带来的快感,但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利害: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结合大丈夫做事只论对错的语境,应填“利害”;故选C。
15. (1)将“发出”改为“激发” (2)A
【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划线句中“发出”和“激情”搭配不当,可以将“发出”改为“激发”。
(2)结合上文中“激励着我们”一句可以看出下文中应该表明我们的决心,所以应该是“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故选A。
16. 融 映 圆 17.D 18.A 19.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 20.C
【解析】16.字形书写。“融”,融合,混合 ,易写成别字。反映,句中意思是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注意不要写成“反应”。圆,形声,从囗,员声,这里表形状。
17.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浑然一体,意思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句中意思是城标字体与图形融合成一个整体。故“浑然一体”恰当。
18.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落。根据“仄起平落”原则,BD尾字均为仄音,下联排除BD。根据“词性相对”原则,“晴好”对“雨奇”,“一湖”对“千岛”,“照明镜”对“洗青螺”,对仗工整。故选A。
19.本题考查语言特色。从句式上看,某小区的公约运用祈使句,“不得”“严禁”“禁止”这些表示强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语气强烈。“村民公约”则运用语气较亲切、委婉的陈述句,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语言文明。从内容看,“村民公约”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让村民明白了具体的做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0.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作答此题,先通读文段,了解所写内容,梳理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内容上,②句承接前一句“航行需借风力”。“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由这句话又可知,“借风力”在前,“人工拉纤”在后,故④③相连。①句“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是对④③句的总结。综合分析,正确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