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硝酸 课件 (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3硝酸 课件 (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11: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节 氮及氮的化合物
(第3课时 硝酸)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酸性。
2.掌握稀硝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3.了解硝酸的重要用途。
一、物理性质:
状态:
气味:
无色
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颜色:
液态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用的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
质量分数98%以上的为发烟硝酸
1、硝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在热玻璃粉(性质稳定)上滴加几滴浓硝酸
【现象】
【结论】
红棕色气体充满整个烧瓶
+5
+4
4HNO3==4NO2↑+O2↑+2H2O
【实验】
二、化学性质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产生NO2,NO2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现黄色。
为什么久置浓硝酸呈黄色?
密封于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阴暗处!
【保存】
HNO3=H++NO3-
2、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金属氧化物作用
(3)与碱反应(中和反应)
(4)与某些盐作用
稀HNO3使紫色石蕊试剂由紫色变为红色
浓HNO3使紫色石蕊试剂先变红色后褪色
CuO + 2HNO3 = Cu(NO3)2 + H2O
3、HNO3与金属反应
(1)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与所有金属(除Au、Pt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反应通式: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结论: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氧化性:浓HNO3 > 稀HNO3
铜与浓HNO3反应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绿,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现象:
结论:
Cu+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发现问题】:硝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何呈绿色?
∵ 溶解有NO2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铜与稀HNO3反应
现象:
结论:
3Cu+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
铜片上有气泡,溶液变蓝,有无色气体生成,遇空气变红棕色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③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铝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浓硫酸。
a.铁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加热时浓硝酸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4HNO3(稀) = Fe(NO3)3+ NO↑+2H2O
3Fe+8HNO3(稀) = 3Fe(NO3)2+2NO↑+4H2O
Fe+6HNO3(浓) = Fe(NO3)3+3NO2↑+3H2O
C + 4HNO3 (浓)= CO2↑+ 4NO2 ↑+ 2H2O
(2)硝酸与非金属反应
①C与浓HNO3溶液反应
C + 4HNO3(稀)
①S与浓HNO3溶液反应
6HNO3(浓) + S = 6NO2↑ + 2H2SO4 + 2H2O

(3)硝酸可与某些还原性物质(eg: H2S、I-、SO2、SO32-、Fe2+等)反应
eg:Fe2+ 与浓HNO3溶液反应:
Fe2+ + 2H++ NO3- =Fe3+ + NO2 ↑+ H2O
eg:Fe2+ 与稀HNO3溶液反应:
3Fe2+ + 4H++ NO3- = 3Fe3+ + NO ↑+ 2H2O
注:Fe2+ 与H+ 、 NO3-不共存。
(4)硝酸可氧化某些有机物,如松节油、锯末等。
三、硝酸的用途
制造化肥、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医药
p102
治疗心绞痛
四、硝酸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NaNO3+H2SO4(浓)=NaHSO4+HNO3↑
2、工业制法
4NH3+5O2====4NO+6H2O
催化剂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1.HNO3与金属反应规律:
①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 ;Au和Pt不能被浓硝酸溶解,却可以溶解在王水中(王水是 和 按 比配制成的的混和溶液)。
②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 气。
③氧化性:浓硝酸 > 稀硝酸(均比浓硫酸强)。
④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 ,稀硝酸被还原为 。但对于一些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金属跟不同浓度的稀HNO3反应,可将HNO3还原为N2O、N2,甚至于NH4+。
钝化
浓硝酸
浓盐酸
1:3的体积

NO2
NO
课堂小结
2.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的区别
(1)氧化性酸:是指酸根部分中心原子易于获得电子的酸,如浓H2SO4、HNO3、HClO等,由于其中+6价S、+5价N、+1的Cl易获得电子,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
(2)酸的氧化性:在水溶液中,任何酸都能不同程度地电离出H+,H+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电子形成H2,从这一点看,酸都具有氧化性,这是H+的氧化性。
区别上述两个概念的关键在于:酸根部分易得电子→有氧化性→氧化性酸;酸电离出H+→有氧化性→酸的氧化性。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