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高尔基
海燕
1. 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 朗读诗歌,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
3. 把握海燕形象,体会文中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及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4.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乐观主义精神,勇敢、顽强、乐观、自信地对待生活。
学习目标
图片上这种海鸟叫海燕,体色苍灰,两翼细长,常掠海面疾飞。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一起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
新课导入
知识链接
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散文诗的特点:
(1)本质上,属于诗也属于散文,有诗的情绪和幻想,也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给读者以美和想象。(2)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3)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七上 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写作背景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这篇《海燕》。
苍茫( ) 高傲( ) 海鸥( ) 飞窜( ) 蠢笨( ) 熄灭( )
字词过关
máng
ào
ōu
cuàn
chǔn
xī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注意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初步揣摩海燕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情感。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散文诗,请根据内容划分层次。
文章是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几个场景来刻画海燕形象的。
第一部分(1-6)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部分(7-11)暴风雨逼近时,海燕搏击风浪,以欢乐的情怀和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地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这是一只______的海燕。
句式:“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 。
示例:我从文中“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乐观的海燕。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只____的海燕
矫健勇猛
乐观自信
无所畏惧
斗志昂扬
敏锐洞察力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课文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描绘了海燕的三个不同画面。请找出文章中描写暴风雨的句子,赏析其作用。
阶段 环境描写
暴风雨来临之前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暴风雨迫近之时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暴风雨即将来临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随着环境的变化,海燕又有何表现?
阶段 海燕表现
暴风雨来临之前 “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暴风雨迫近之时 “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兩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暴风雨即将来临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总结海燕的形象
勇猛
坚强
乐观
自信
勇于献身
敢于革命
顽强
拼搏
进取
高傲
英勇无畏
胜利的预言家
自由自在
面对暴风雨,除了海燕,文中还写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何表现?
表现和特征
海鸥 呻吟,飞窜,掩藏,充满恐惧
海鸭 呻吟,吓坏
企鹅 蠢笨,胆怯,躲藏
写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恐和丑态,与海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写大海、狂风和乌云,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结合背景,思考:在这篇散文诗中出现的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象征
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海燕
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 鸥
象征形形色色怯于革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海 鸭
企鹅
海燕
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暴风雨
象征迅猛发展的革命运动
乌云、狂风、闪电
象征反动势力
海燕
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大海
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运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一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这也是革命者从胸中迸发出来的对人民群众的革命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课文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高傲飞翔、勇敢搏击的描写,刻画了海燕勇猛坚强、乐观自信、敢于搏击风浪的战士形象,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课堂小结
拓展阅读
阅读张九龄的《归燕诗》,自主探究诗中“海燕”的象征意义。
归燕诗
张九龄(唐)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让我们像海燕一样高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