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一、丝绸之路
目录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商路、贸易
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丝绸之路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
(2)丝绸在欧亚大陆是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1.由来:
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条件:
德.李希霍芬
一、丝绸之路
3.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
①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②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1)时间:
公元前138年。
(2)目的:
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3)影响:
观看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通西域的时间、目的和影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张骞墓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开辟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2)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一、丝绸之路
4.变化:
①多戈壁,自然险恶;
②西域地区割据、战乱等因素导致政治环境不稳定;
③运载量有限,费用高;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以后影响陆上丝绸之路兴衰的因素有哪些?
原因: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亚大陆还有哪些重要商路?各有什么作用?
草原丝绸之路
沙漠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1.草原丝绸之路
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 咸海、里海 欧洲/小亚细亚
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是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
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的生活习俗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有关。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路线:
(2)作用:
草原丝绸之路的见证“鸭型玻璃水注”
南西伯利亚
漠北草原
咸海
里海
欧洲
小亚细亚
2.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路线:
(2)发展: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3)作用:
①汉武帝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
②唐宋时期,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
材料:《宋史·职官志》云:"(宋哲宗)元符末,程元邵言,戎俗食肉饮酪,故茶而病于难得,专以蜀易上乘。"《明史·食货志》谓:"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与此正同。
陆游《南唐书》:契丹虽通商南唐,徒持虚辞,利南方茶叶珠贝而已。确系实情。北蕃好食肉,必饮茶,因茶可清肉之浓味。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内地与边疆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3.海上丝绸之路
(1)概念:
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
(2)条件:
①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宋元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
(3)作用:
①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③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2021年7月25日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观看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商路上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有什么?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④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1.物质文化交流
(1)对外输出
铁器
丝绸
瓷器
漆器
中 国
西
方
四大发明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质文化交流
(2)对内输入
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棉花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核桃
良种马
香料
宝石
玻璃
苜蓿
石榴
葡萄
胡豆
胡瓜
中 国
西
方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
棉花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精神文化交流
(1)对内输入
①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②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2)对外输出
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敦煌莫高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丝路上的石窟艺术走廊
伎乐供养——敦煌220窟“胡旋舞”供养
唐代彩绘胡人伎乐俑群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一带一路”战略
谈古论今:
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什么是新时期的"丝路精神"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新时期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 有何价值?
【素养提升】
①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对中国:
①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有利于各国消除分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2)对世界:
1.(2016·天津高考·4)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B
【课堂练习】
2. 下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塟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 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 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A
【课堂练习】
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塟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