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
八年级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17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8--20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物质的主要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用铜作导线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用氢气作燃料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氯化钠 B.水 C.镁 D.二氧化碳
4.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5.有关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6.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氧气可用于潜水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氮气可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7.考古学家通过C-14测定法将我省宁波地区的文明发展史推到距今8000多年前。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
A.6 B.8 C.14 D.20
8.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各图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9.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10.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
1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氮气 B.铜 C.水 D.氯化钠
13.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C.该粒子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
D.该粒子是带负电的阴离子
1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D.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15.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铝的原子序数是13
B.铝属于金属元素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化学反应中铝失电子变成
16.氧元素和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共有四种元素 B.①④属于阳离子
C.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是钠原子
1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等不含有物质的缓慢氧化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D.离子是带电粒子,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19.下列关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B.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
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出更多的氧气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
2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3个氢原子 。
22. 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
2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 汞和氧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此反应生成的金属汞是由 构成;氧气是由 构成(填写粒子名称)。
(2)在这个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和汞原子。
(3)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4.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所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该粒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 ;表示阴离子的是 。
(3)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
25.下图是硫、铁丝、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 。(3)在乙图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 (每题3分,共9分)
26.环境问题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常常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我市市区冬季的早晚是空气质量最差的时段,请你结合实际分析:
我市市区冬季的早晚时空气质量最差的原因是什么?(答一点)
导致这种现象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写出一种)
(3)被污染的空气有什么危害?(答一点)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加热时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28.下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3)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四、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
2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成功的关键,结合下面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块状固体药品从试管口竖直投入试管内.后果是 。
(2)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用 扑盖。熄灭酒精灯要用 盖灭。
(3)洗涤试管应使用的仪器是 ;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填序号)。
30.某兴趣学习小组做如下实验来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在烧杯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从烧杯B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说明 。
在烧杯A中装入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住,几分钟后发现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还知道浓氨水有 性。
31.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要想实验成功,需要注意很多事项,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集气瓶内加入的水有 作用?(答一点)
(2)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3)实验测定的结果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
3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3)制取的氧气可用图中F或D装置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 ,观察到 时说明氧气已集满;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理由是 ,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4)小华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先撤离F装置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理由 。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
八年级化学答案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17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8-20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5 C B A D A 6---10 C B C D D 11---15 A B D B C 16---20 B D A AD AD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
21.(1) Al ;O (2) N2 3H
22.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3.(1)汞原子,氧分子; (2)氧原子; (3)分解
24.(1) 失去 ;金属; (2) A C E;D E; E; (3)Mg2+
25.(1)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引燃铁丝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 红磷 + 氧气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化合
三、简答题 (本题共3道题,每题3分,共9分)
26.(1)大量煤的燃烧产生有害物质
(2)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或可吸入颗粒物等)
(3)危害人体健康等(合理就给分)
27.(1)气体(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液态)分子间的间隔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没有生成新的分子所以是物理变化(合理就给分)
28.(1)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使木炭充分与氧气接触现象明显(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四、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
29. (1) ⑨; 打破试管或损坏试管 (2)湿抹布(或细沙或湿毛巾); 灯帽
(3)⑩ ⑥
30.(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挥发或碱
31.(1)加速降温或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2)耗尽瓶中的氧气 (3)装置漏气或没有等到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红磷量不足
32.(1)酒精灯,锥形瓶
(2)过氧化氢 (
MnO
2
) 水 + 氧气 催化作用
(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或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4) A F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