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1 17: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各项中的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鬈(juǎn)发 缥(piǎo)碧 禁锢(gù) 无可置(zhì)疑
B.黝(yǒu)黑 炽(chì)热 辄(zhé)尽 冥思暇(xiá)想
C.黔(qián)娄 皲(jūn)裂 眼翳(yì) 广袤(mào)无垠
D.文绉(zhōu)绉 颔(hān)首 轩邈(miǎo) 粗制烂(làn)造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分)…………………………( )
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C.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爱有点象太阳没有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比喻)
B.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C.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5—7小题,每题3分,共9分)
藤野先生(节选) 鲁迅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5.揣摩“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这样写的用意是:(3分) ………………………………………………………………………( )
A.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门功课。
B.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课之多,时间之长。
C.反映了藤野先生在医学修养方面广博而精深。
D.强调了藤野先生长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
6.联系上文,对“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的具体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后你要全照黑板上(解剖图)那样的画。
B.以后你要全照黑板上(血管图)那样的画。
C.以后你要全照黑板上(骨骼图)那样的画。
D.以后你要全照黑板上(神经图)那样的画。
7.从选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么品质?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活俭朴,待人热情,为人率真。
B.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C.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关怀备至。
D.有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古诗文阅读。(8—14题,共20分)
(一)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说、说话)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往、到)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吝惜)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四周)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同类)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酒杯)
9.下列句中“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C.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0.下列四项中不能体现五柳先生志趣的一项是:(3分) …………………………( )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性嗜酒
C.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得分 评卷人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读下面诗歌,完成13—14题。(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解释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 销: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将磨洗认前朝 将: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诗境理解“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锁”字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默写。(每句1分,共8分)
15.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综合题。(6分)
16.班里准备在母亲节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献给母亲的歌”。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话。(2分)
例句:对我的爱,母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则是一条喧嚣浮躁的小溪。
仿句:对我的爱,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母亲的爱,我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18—22题。共15分)
【甲】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荚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乙】 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 鲁彦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农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定着的。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 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8.两选文各记叙了鲁迅先生什么事情?各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要分析【甲】文最后两段中划线的“站”、“停”两个词的使用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乙】文第二段,为什么详写鲁迅先生的相貌、声音和姿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甲】文“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接着写了太阳照着邻家院子;照着鲁迅花园里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何用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试各举一例,简述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七、作文(50分)
23.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孩子正处于争取独立性的年纪,父母用爱包围了孩子,就如同把孩子关进了爱的牢笼。所以孩子若想冲破牢笼,他们第一个要激烈反抗的就是父母。常听到父母这样说起孩子:“在外面是天使,在家里是魔王。”在外面是天使,是因为他们惧怕外面的世界;在家里是魔王,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说一不二。
题目:《我是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天使”或“魔王”,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定;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化名或符号等来代替)。⑤不得抄袭。
题 目
600
800
11.(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分。“好”、“不求甚解”、“会”、“欣然”四处,每译错一处,扣0.5分。 意思译对即可)(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中)于发财做官。(翻译通顺1分,落实“戚戚”和“汲汲”,各0.5分)
12.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共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仅表态,最多只能给0.5分;如果答陶渊明思想的,可给1分)
诗歌阅读:(5分)
13.(1)销:销蚀。 (2)将:拿起。(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锁”有限制人身自由之意(1分),意为东吴战败,二乔被俘去(1分),同时又表明曹操晚年的荒淫生活,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金屋藏娇”(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分析,符合诗意的也应酌情给分)
迅先生牺牲休息、忘我工作的精神(1分);【乙】文表现了鲁迅献身于全人类,把上课当
七、作文:(50分)
23.可参考2013年贵港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好)50—45分 二(较好)44—38分 三(中)37—30分 四(差)29—30分 五(较差)19—0分
内容(17分) 17—16分 15—14分 13—11分 10—8分 7—0分
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感情真挚。 切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立意正确,感情较真挚。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有一定感情。 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感情缺乏。 严重偏离题意。
语言(18分) 18—17分 16—14分 13—12分 11—9分 8—0分
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 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10分) 10分 9分 8—7分 6—4分 3—0分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 结构紧凑,层次清楚,构思新颖。 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 结构层次混乱。 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5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0分
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成整洁。 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 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 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卷面糊涂。
补充说明:①文中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5分。②字数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③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3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