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5-《守株待兔》 课时 2 课型 精读课文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节选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宋国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他再也没有得到野兔,田地也荒芜了,被宋国人笑话。 课文篇幅短小,仅39个字,但情节完整,寓意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劳动,抱着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学情分析 301班的学生对于这个寓言故事比较熟悉,课文还配有插图,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课文一旁还配有注释。借助注释,图文对照,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步积累文言文的语感,课文大意不求精确理解,课文朗读时读出正确停顿即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司马光》,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知晓了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时,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停顿,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领会寓意。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先学:阅读《守株待兔》的故事
基础: 1.认识“宋”等4个生字,学写“守”等9个生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通过范读、跟读、自读的方式,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和节奏,读出韵味。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拓展:读懂《南辕北辙》,能明白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玩游戏《看图猜故事》,引出寓言故事。(出示图片:邯郸学步、狐假虎威、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1)看图,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故事。 (2)小结: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 2.揭示课题。 (1)简介我国古代寓言,引出课题。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这些短短的、浅浅 的,读起来很有味道的文言文故事,又称为小古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小古文《司马光》。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篇小古文。 (2)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守”“株”“待”的写法。 (3)理解课题:“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出停顿,体会文言文特点 1.指名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初读课文。 同学说的故事那么长,可古人只用了39个字就讲清楚了,一起读读吧。(自由 读课文。要求:大声地读,注意字音要读准,句子读通顺) 指名一二位学生读,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出了停顿。 (重点指导: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理解“耒”。这句话里,“耒”是生字,(课件出示)耒是古代的一种翻 土农具,(课件示图)用来松土,除草。 (2)理解“释其耒”。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到耒了吗?耒被放在了一边,没 有拿在手上,用课文里的话说就是——释其耒。 放下手中的农具,古人称为——释其耒。 放下手中的笔,可以说—— 放下手中的书,可以说—— 古文就是这么简洁,这句话不太好读,谁还想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理解“耕者”。今天学的生字里,哪个是以“耒”作偏旁的?(耕) 课件示图:“耕”,左边是“耒”,右边是个井,就是拿着“耒”在井田里劳作; “耒”字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为“点”。 拿着耒在井田里劳动的人,课文里称为“耕者”。 阅读报刊文章的人,可称为“读者”。 当教师的人,可称为——(学生答:师者) 给人治病的人,可称为——(学生答:医者) 有学问的人可称为——(学生答:学者) 再读课文,试着画停顿线。(学生画线自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示范比较读,注意文言文停顿时声断气连的方法。(指名读、齐读) 【板块三】再读课文,探究“守株”原因,明白寓意 1.联系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小结方法: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 (2)运用方法:再读课文,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了解“守株待兔”的原因。 (1)这个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兔子跑得太快,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2)用课文里的话怎么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理解古文中“走”的用法。 (1)句中并没有出现“跑”,只有“走”字。看注释,说说“走”的意思。 (2)拓展理解:古文里的“走”是跑的意思,在古诗里也有出现。课件出示: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里的“急走”就是——“急着跑”的意思。 4.创设情境,指名朗读。 野兔为什么拼命地跑呢? 预设一:遇到猛兽——心情怎样?把它送进句子读。 预设二:遇到了猎人——多可怕,请你读。 5.揣摩“耕者”心理。 那个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怎么想? 预设一:他想这么容易就能得到一只野兔,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是啊,这野兔来得太容易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他在树桩旁继续想—— (不用劳动就能有兔肉吃,我还种什么田哪!)难怪他——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预设二:我这样等,万一有兔子再撞到树桩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 瞧他,充满了期待,连眼睛都放光了,所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交流中随机板书:不劳而获) (如讲不出,可引:这个种田人啊,想着不劳动就有收获,用一个词说就是——不劳而获) 6.了解“不可复得”的原因。这个种田人,想着不劳而获,想着——复得兔,那么,兔可复得吗?为什么?(兔子不会再送上门来,这只是碰巧) 小结: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折颈而死,这是凑巧,是偶然。 7.知晓故事的结果。 种田人守株待兔,想要复得兔,结果却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想要不劳而获,结果却是一无所获。(随机板书:一无所获) 第二课时 【板块一】梳理回顾 故事的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故事的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故事的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板块二】角色劝导,明白寓意。 1.如果你看到了,会怎么劝告呢?(出示《作业本》第3题) 预设一:自己不主动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预设二:好运气不是每天都有,不努力就没有收获。 2.教师小结:靠运气图不劳而获,成笑话终一无所获。 【板块三】朗读背诵课文,读出韵味 1.注意语速(稍慢),适当停顿,把想要强调的意思重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2.去掉标点读。 3.出示竖版《守株待兔》,齐读。 4.根据以下不同提示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1)去原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去经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去结果。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 )。 【板块四】阅读《南辕北辙》 自有对比阅读课后的《南辕北辙》现代文和《作业本》里的《南辕北辙》的古文。 讨论:你认为这个人犯了哪几个错误。 行动与方向相反、不听别人劝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行动与目的不一致,就不会成功。 【板块五】书写指导,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节选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想用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课外,我们也可以继续用这种方法去读更多的文言文 2.指导书写“释”“触”“其”。
作业设计 ★1.回家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2.回家找来《曾子杀猪》《老马识途》这两则寓言读一读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坐享其成 白日做梦 不劳而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后反思